【915开讲啦】村里那些事儿(第八十九期)

文摘   2024-07-15 17:54   山西  

广告合作:0356-4225523








村里那些事儿——《北留村》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下令追杀刘秀。刘秀四子汉明帝刘庄(57-75)继位后,为了彰显其父的丰功伟绩,下诏在“昆阳之战”等故地建立光武庙(刘秀庙),同时在刘秀躲过一劫的尖尖山上的柏树旁建了刘秀庙。南留现存元延佑二年乙卯科进士王善撰写的《重展成汤庙记》:“邑东三十里曰古村南刘,或云村东山有光武刘秀庙故也。”建庙后,庙南村称南刘,庙北村称北刘。明代在北刘、南刘之间的清化道上设“官铺”,车水马龙,商贸鼎盛。客满时,客商分流到南北刘留宿,久而久之,便称北刘为北留。



北留村是北留镇政府所在地,东西中央大道与南北迎宾路相交,把镇区分为四部分,西北为贾庄村,西南为南留村,东南为阳城电厂,东北为北留村。晋韩公路穿境而过,晋阳、晋侯高速入口位于村北。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01

村情概况

北留村位于阳城县东15公里处,地貌南北长,东西短,北窄南宽,略呈一直角三角形状。北与大桥村相连,东与尧沟村、后河村、王庄村接壤,东南与李家村接壤,南与壁河村接壤,西南面与南留村接壤,西与贾庄村只隔一条迎宾路,西北与杏王村接壤。北留村属丘陵地带,亚热带气候。村地下资源丰富,有煤、铁、铝矾土、铁矿石等。


02

古建景观

旧石器遗址   位于北留村西约200米台地上,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在距地表约1.2米灰黄色砂质黏土层内出土石制品2件,另在地面采集20余件,原料均为黑色燧石,类型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表明早在距今4万至5万年前,北留就有人类活动。



古建景观   北留村北有北岭,南有南岭,是为二龙,西有西寨,是为明珠,合为二龙戏珠。有四门、八券、六阁、十三庙。村西大庙为玉皇庙,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53米,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庙中正殿、偏殿、拜殿、戏台、亭阁安排周全。全庙72根半石柱,拜殿没墙,戏台没梁,建筑奇伟。旧社会阁楼为家族打更值班之处,防火防盗,保卫村庄安全。


03

红色记忆

抗日支部    1938年年底,中共二区区分委,在北留村成立了党支部,在北留党支部领导下,北留编村抗日活动深入开展。1940年日军要在北留建立维持会。北留党支部遵照阳城县党组织的指示,借日伪建立维持会的机会,建立了“明为日伪办事,暗为抗日工作服务的两面政权”。北留人刘祥,贾庄人贾治俭就是维持会员,他们就以维持会的名义,做了许多保护北留贾庄人民群众,为八路军抗日服务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


红庙岭伏击战    1941年(民国30年)5月15日,驻扎在北留镇东南、李家坟、高凹村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14军87师补充团获悉,次日有一股日军由晋城西行途经红庙岭的情报,各营连分别占领了红庙岭南北的制高点——北岭、蚂蚁岭和小沟岭,挖掘战壕,严阵以待。听说要在这里打仗,当地群众,全力支援部队,主动把门板、铁锨等送到了战场。

5月16日傍晚,日军沿大路,西进至红庙岭下,这时14军一声令下,南北夹击,弹如雨下。为了夺取制高点,敌人组织了数次冲锋都被压了回去,红庙岭的洸壁铺、土圪洞、黑虎庙附近,完全在北岭机枪最佳射程内,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当夜敌人进退两难,14军与敌相持。当地群众主动给14军送饭、送水、救护伤员,天亮时战斗又打响,一直进行到5月18日上午,14军官兵冲入敌人阵地,在洸壁铺至长安一片开阔地展开白刃战,敌人大部被歼,少数敌人夺路逃窜。14军迅速打扫战场。约11时敌援军赶到,14军已向南转移。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4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04

人物春秋

“幼儿婆婆”王碧莲    王碧莲(1909-1983),原籍润城镇河头村人,后嫁北留李荣甫。为了便于工作,她让丈夫教她识字学习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她和丈夫李荣甫秘密参加了革命,在北留村做八路军的交通员。他们夫妇的所作所为被北留群众认可,碧莲被推选为村妇联主任。有一年北留骑秋旱,她带领全家担水抗旱,秋后评为劳模,受到阳城县政府的表扬。农村合作化,她在家里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后到杨家大院,大家都叫她“幼儿婆婆”。被评选为阳城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至第五届政协委员、阳城县妇联委员。1981年参加省军烈属代表会议,荣获“模范军属”称号。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互助合作带头人王拴马   王拴马(1918-1993),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从一般党员很快成长为群众的带头人,成为北留村党支部主要成员。新中国成立后,王拴马成为互助合作的带头人。1951年全村春季组织了十几个互助组,秋季大都解散或重组,唯有王拴马互助组,发展到20余户,不但困难户不走,而且劳力强、畜力农具充足的户也来加入,到1958年发展成36户的最大的一个互助组,受到阳城县委的表扬。王拴马互助组连年获得大丰收,排在全县前十名。1952年12月,县委决定批准王栓马互助组为试办农业社。1953年3月,廷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连年获得大丰收,公共积累不断扩大,社员收入极大提高,受到阳城县委的嘉奖。1960年北留村荣获国务院“农业科技先进单位"称号。

编辑:李英洁
审核:聂艳芳 武珍霞


版权声明
阳城人民广播电台FM915公众号所有内容欢迎转发分享,媒体转载需取得阳城县融媒体中心的授权,注明作者及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

阳城人都在看


阳城915
阳城人身边的广播电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