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娘娘滩照片。张存良摄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一曲《走西口》,唱出了黄河儿女的艰辛;一曲《走西口》,唱出了辛酸的移民史;一曲《走西口》,唱出了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曲《走西口》,让人们知道,在黄河拐弯处,有一座古城叫河曲。
河曲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西北部,三面环水,与陕西、内蒙古隔河相望,自古以“鸡鸣三省”而闻名遐迩。古老的土地造就了河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远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河曲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唐属太原。五代十国时,冠名“火山王”的杨信在此举起了抗辽大旗。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洲,后更名隩州。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六年省,十四年复置,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改隶保德州,民国3年置道,属雁门道,民国16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河曲又称“曲流”或“蛇曲”,是一座集黄河自然奇景与黄河人文奇景于一体的千年文化名城。据旧志载,宋、元、明、清以来,这里的经济贸易繁荣,西接宁夏陇右,北通阴山草地。清圣祖康熙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河保营与蒙古交易,又准百姓垦蒙古地。其时水旱码头,丝绸之路,商贾辐辏,渡河船只云集,五方杂处,兵民繁错,万家烟火于斯盛焉。这里也曾经是清廷批准汉蒙两族人民往来的通道之一。当年,一批又一批山西特别是晋北农民为生活所迫,从这里渡过黄河,经对岸准格尔旗的马栅进入内蒙古腹地,在包头、后套、大青山、前山、后山一带揽长工打短工。对故土留恋,对亲人不舍,终于,那首叫《走西口》的民歌,开始从黄河渡口唱响三晋。这一唱,竟让一场场生死离别的悲剧低吟了上百年。现在的西口古渡留给我们的就是一段悲惋的历史和无尽的遐想。
黄河大峡谷——弥佛洞。资料图
几千年来,奔流不息的黄河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河曲文化。西线黄河从北到南,奇景迭出。沿黄河入河曲县境第一景观是峭岩倒挂的弥佛洞,也是飞鸟难栖的绝地,崖底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魏晋史学家裴秀著《禹贡图》标著“治水始此”,而今大禹治水的痕迹清晰可见。河岸之上的长城边墙残垣,迤迤逦逦,起伏延绵。石墙、土墙,烽火台,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一带的长城修筑在黄河边上的山岭最高处,长城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着阳刚之美。享有母亲河上“第一滩”美誉的娘娘滩位于黄河河道,岛上绿树参天,硕果满枝。娘娘滩因此博得了“九曲黄河十八弯,传奇莫过娘娘滩;历经沧桑数千年,依然盘踞河中间”的诗名。巧夺天工的状元塔,形似如椽巨笔高耸入云。每当太阳升起时,状元郎的椽笔巨影,就像饱蘸了巨砚中的灵气,开始书写黄河的又一页精彩篇章。河曲城自乾隆年建立了状元塔后,一年比一年兴旺,竟成了南来北往的晋商所必经的水陆码头。驼帮满载着中亚、新疆、内蒙古的毛皮由此赴中原;马帮满载着南方的精绸茶叶,由此赴西北。小小的河曲县城,经常是客商云集,货栈爆满。
杨家将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在河曲民间流传甚广。古往今来,杨信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及艰苦创业的精神,永远萦绕在河曲人民心中。除此之外,九曲黄河还养育了河曲戏剧艺术的兴盛与繁荣。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诞生于此,他的剧本大多以表现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其中的不少佳作至今仍是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河曲二人台《走西口》在山西旅发大会上展演。宫爱文摄
一定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变迁必然形成一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几千年的人文历史变迁,使河曲这块土地留下了深刻的精神记忆,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本,融合草原文化和长城边塞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移民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在内的兼容一体、多元并存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河曲人民勤劳质朴、勇敢无畏、热情开放、团结互助的品质和精神气质。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脊梁。挖掘、整理和弘扬河曲地域文化,对于加快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新河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忻州日报
终审:杨强
复审:王国伟
初审:樊晶璟
编辑:张未平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hbfwz@163.com
新闻热线:18803508818
13903508888
1813505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