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三渡水便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三渡水牌坊,静静矗立,见证着时光的流转,昭示着人世的沧桑。在其对面的石壁上,四个红色的大字“祖德流芳”醒目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久远而令人感慨的往事。
据住在三渡水牌楼边年过八十的蒋姓老人说,一九九一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他感觉好像是发生地震,吓得躲在被窝里一定也不敢动。他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出门一看,地上却没有下过雨的痕迹。惊讶之余,他询问邻居昨晚是否听到风声、雨声、打雷声,最邻近的几个说听到了,相隔五座房子的邻居说根本没听到。蒋老汉更觉奇怪了,就来到牌楼边溜达,一看牌楼,感觉牌楼似乎变得清晰了许多,好像被重新磨洗了一遍一样。众人走近一看,都说牌楼变新了,再仔细查看,两边的石柱自上而下竟然有校正的墨线(墨线现在还依稀可见)。而更让人惊诧的是,对面高岩上以前非常清晰的“祖德流芳”四个大字却变得模糊不清了。至于为什么牌楼变得清晰而对面“祖德流芳”四个大字变得模糊,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据说,这“祖德流芳”四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儒生范尔相所写。范尔相,出生于三渡水高石范家院子,少年时便发奋攻读,饱读诗书。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从十五岁开始踏上科举之路,一直考到二十七八岁,却每次都名落孙山,别说举人老爷,就连秀才都未能考中。一九零五年光绪帝废除科举,他更是觉得一肚子学问没了用武之地。
心灰意冷之际,范尔相只好在家设馆收徒以维持生计。某日,他带着学生到牌楼边游玩,联想着牌楼主人的后代如此辉煌(牌楼主人何太安人一家自清朝至民国时期家族兴旺不绝,至今才俊辈出。)而自己屡次科考均告失败,而今科举废除,前程更是渺茫。范尔相越想越恼,他感慨前辈追求留芳后世,期望后人光宗耀祖,可自己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于是,怀着一腔悲愤,他去中龙源采来红石岩砂,炼制成土红,用竹子扎台,在绝壁岩上写下了“祖德流芳”这四个大字,并在旁边题下了一首怀才不遇的小诗(因为年代久远,这首诗字迹模糊,已辨认不清,但依稀感觉是感叹命运之作)。
可悲的是,这位满腹经纶的儒生在写下这四个字后,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愈发强烈。他终日念叨着“祖德尚存,流芳何在?”没过两年,竟抑郁吐血而亡。
范尔相虽已离去,但他毕竟是高石范家的后生。院子里的人们怀着对他的同情与敬意,将他葬在写有“祖德流芳”高岩之下的一个石岩里。
范尔相所写的“祖德流芳”,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科举制度血的控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那红色的字迹虽已慢慢淡化,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祖德流芳”与三渡水牌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头和褪色的字迹,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警示着后人追终慎远,激励着人们砥砺前行。
当我们站在三渡水牌坊前,凝视着对面高岩上“祖德流芳”四个日益模糊的大字,仿佛能听到范尔相的声声叹息,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作者: 蒋双捌 李文达
免责声明: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或信息差异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