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0万张照片,记录80年代的中国,简直不要太美!

文摘   2024-10-19 12:03   浙江  



久保田博二是谁?

作为马格南唯一日本摄影师的久保田博二,并不像另一位马格南摄影师马克·吕布那样为人所知,但他却是新中国第一位包机航拍的外国摄影师,还促成了当时新华社与柯达、富士胶片公司的合作。

久保田毕业于东京大学政治经济系。1961年,马格南摄影师勒内·布里、波特·格林、艾略特·厄韦特来东京访问,还在大学读书的久保田博二因为出色的英语能力成为他们此次访问的向导。之后,厄韦特还给了他一本布列松的书籍《决定性瞬间》,这本书以及之前他遇到的马格南三人组,为久保田找到了职业方向。

“那些人使我着迷,而且他们让我有了成为摄影师的想法。”

纽约.1964.   反越战聚会


第二年,他拿着仅有的500美元来到了美国,据说他的父亲没有给他一分钱。他曾在摄影师康奈尔·卡帕麾下工作,这位美籍匈牙利裔摄影师是著名的战地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卡帕的弟弟。


1965年他在芝加哥停留一段时期后,搬回纽约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同时详细报道了“大纽约特殊教育计划”,并开始与马格南图片社合作,从而成为这个著名机构的第一位亚洲成员。


其摄影作品很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尖锐的社会眼光,从记录反映美国民权运动到越南战争,从追踪中国的巨大变化到独家报道朝鲜问题,及拍摄他自己钟情的祖国,他的照相机见证了过去五十年间世界上许多活生生的现实和历史的变迁。


云南西双版纳. 1983. 
像这样的傣族村落散布在景洪郊区。

吉林延吉. 1981. 
在中国北方,新年假期庆祝活动包括一种叫做秧歌的舞蹈,其中的舞者踏入驴模或小船和高跷。

广东中山. 1982. 

宁夏中卫. 1980. 
用羊皮筏渡河的方法对村民来说很方便,因为附近没有渡轮站。 乘坐很安全,但不是很舒服。

宁夏中卫. 1980. 
要制作一只羊皮筏,需要多达十五只山羊和辛苦的工作。这些筏最多可持续用五年。


广西桂林.



拍摄中国的契机是什么呢?



久保田在一个采访中曾说“毋庸置疑,中国是日本人总有一天想要去走走看看的国家。我也抱有这样的想法。”然而直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他才有机会结识了西园寺公一先生。


西园寺家族在日本是与近卫家族齐名的名门望族。他被委托帮忙制作赠送给中国访日代表团的礼物——摄影集。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提出了想要前往中国的想法,但没有音信。


直到几年之后,西园寺公一的秘书联系,问他是不是还想去中国,就这样,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他首先到的北京,新华社帮忙安排了那次的行程。新华社摄影局局长问他想拍点儿什么样的照片时,他回答:“全部的省。”


新疆天山地区


在1979年,他首次航拍桂林。“当时我来中国是作为周总理的贵宾,所以获得许可,我乘坐飞机拍摄”,他说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军用飞机。(注:久保田博二在1979年之前已经来过中国,那时候他的朋友是周总理的贵宾,他作为摄影师随行。1979年他再次拜访中国,当时周总理已经逝世,但人们还是把他当做周总理的贵宾对待。)


广西桂林. 1979. 

兴坪村有一条小轮渡。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左右,急忙上学的孩子们和把水牛带到田野的农民们乘坐这种渡轮。 


他拍了大量的中国桂林的山水照片,以及其他省份的照片。就是在中国,在桂林,在那个时候他发现风景对人的生活和审美产生的影响,这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实风景不只有自然,还有社会性风景。”

不过他也坦言:“当时其实我还不是对风景很感兴趣,马格南里的摄影师对风光感兴趣的也少。”

新疆吐鲁番. 1979. 

高昌古城遗址从五世纪到七世纪中叶蓬勃发展。


真的在全部的省市自治区拍摄?是从哪里开始拍的呢?

刚开始是他想拍一些像南宋水墨画一样的风景,所以他申请了94天的签证。从1979年4月1日开始先在桂林待了一个月,接下来的一个月去新疆,再接下来的一个月在上海。接待方还给他配了一个新华社担任过华盛顿特派员、会说英文的翻译。

广西桂林. 1979. 

早晨的阳光充沛。4月必须将禾苗种入田间。村民们在黎明前起床,带着水牛来到田间。


他想完整地看中国。7年,45次,1050天,到1985年,终于完成了全部省市自治区的拍摄工作。最冷是在佳木斯的森林地带,零下50摄氏度。最热的是夏天的吐鲁番, 45摄氏度。所到之处都特别有意思。基本上他都是跟翻译两个人一起行动。而新华社和摄影家协会的工作人员等也都曾提供帮助。


在桂林航拍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在桂林一共拍了两次,军用小型复叶机,5人团队,当时在空中俯瞰过桂林的人是很少的。之后在美术馆举办大展览时,展览照片尺幅巨大,一时轰动京华。


但当时因中国摄影师的物质条件还很低下,所以展览开始不久就传出久保田博二是一个娶了日本富婆的纨绔子弟的传闻,因为据陪同的中国人士说,久保田博二航拍桂林时使用胶卷无数,拍照时安上马达像机关枪一样狂扫。


此说引起诸多中国影人的反感。后来才知此是讹传,他并非纨绔,只是一位职业摄影师,而拍摄方式和习惯,也是专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使然。


西贡.1975.


作为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之一

为什么拍起了风景?


久保田的纪实摄影照片里,越南恐怕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1972年,久保田搭乘美国军事直升机来到越南,深度记录了这场冲突。1975年,他亲眼目睹了西贡的陷落。在越南的拍摄,一度让他成为了当地最高薪酬的摄影家,但是越南行程带给他的却是难言的愧疚。


“我从别人的苦难中赚钱,这样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因此从那之后我决定再也不去任何地方拍摄战争和冲突的场面。我尊重那些战地摄影师的选择,但是于我而言选择拒绝。” 此后,他再也没拍摄过一张关于战争场面的照片。


新疆喀什


久保田对中国摄影有哪些影响?


久保田的摄影作品对一大批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摄影师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四月影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1981年1月15日,“久保田博二访华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他那些纪实风格照片很好地启发了处于沙龙风格的摄影青年向社会观察的转变。


1985年3月再次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久保田博二摄影作品展览”。之后,“中国”展在美国、日本、欧洲多家重要美术博物馆展出。


江西南昌. 1983. 


今日观看久保田博二的中国影像,可谓弥足珍贵。因为其时的中国影人们,多数并不这样观看拍摄自己的生活。所以,久保田博二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自己历史的真实瞬间,现在看来亲切无比。而久保田也曾说,八十年代在中国现代史中也是一个特别的时期,那时“文革”也结束了,是一个人们充满了纯粹和好奇心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有着积极美好的表情。即使从事着辛苦的工作,大家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状态。”


新疆吐鲁番. 1979.

维吾尔族农民在回家的路上,身后是火焰山。


同样拍摄中国,他和马克·吕布的摄影有哪些不同?


久保田博二的中国影像,以一个外国人和东方日本人的视角,和马格南式的摄影风格对变革中的中国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观看。他虽然不可能全面细致的审视中国发生的一切,但他的眼光由于距离的设定,还是非常敏锐和独特的。


久保田博二的技术纯熟,所用胶片长期坚持是柯达克罗姆,曝光色彩控制极佳。他的照片承载着一种耐人寻味的东方美学和现实情怀,有一直以来对世界朴实、敏感而诗意的一面。他能够比较准确地抓取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变化之中的中国人,而且其态度和立场非常友好,这点是非常可贵的。


北京. 1984.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节燃放烟花。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无数的烟花同时燃放。


久保田说:“在某些方面来说,我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我得以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从黑人到3K党的美国土著,他们都愿意接受我,因为我介于他们是另一个人种,我身材瘦小,我看起来并无恶意。”


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在书籍《摄影师:久保田博二》的序中,表达出的另外一个观点:


“不论是与谁打交道,博二都展示出与生俱来的政治技巧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人脉关系网,他让我想起我一直铭记在心的一句话‘优秀的摄影师远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他们也是深谙世事、懂得如何研究和谈判的大师。’”


北京.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彩排。在游行前几天的下午,工厂工人手持大旗和小纸花排练。

北京. 1984. 
昆明湖上的滑冰者。从北京市中心乘公共汽车只需一小时就可到达,非常受欢迎。

北京. 1984. 
庆祝建国纪念日的阅兵式。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现,是中国国力和现代化政策的象征。

北京. 1984. 
国庆节东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景观。 

云南大理. 1982. 
洱海,渔夫经常使用小型装置捕捉鱼,以便精确定位水面以下的鱼群。每天早晨没有风的时候,村里的小船就会出动捕鱼。

四川大足. 1983. 
三位中国青年来到大足听录音机导游讲解。石刻中最大的是一尊31米长的卧佛。

江苏东山. 1981.
这是为数不多的像江南那样盛开油菜花的地方之一。

四川奉节. 1981.
奉节附近的三个峡谷。

甘肃. 1982. 

河南巩县. 1982. 
石像。辽阔的坟地叫永定陵,北宋皇帝在那里休息。

广东广州. 1982. 
人们在听鸟。很多人很早就去茶馆喝茶,吃蛋糕“点心”并聊天。府南茶馆很典型。人们自豪地将宠物鸟带到竹笼中,欣赏鸟声。

广西桂林. 1979. 
农民栽种水稻。

广西桂林. 1979. 

广西桂林. 1979. 
用煤油灯在细雨中捕鱼。在鸬鹚的脖子上松松地绑着一根短绳子,这样它就不会吞下它捉到的任何鱼。漓江之所以使用鸬鹚,是因为漓江的底部多岩石,使用渔网是不切实际的。

广西桂林. 1979. 

海南三亚. 1982. 
三亚,渔港和海军港口。早上钓鱼。准备出售的鱼主要由妇女来完成。

黑龙江哈尔滨. 1981. 
因为桥太远,所以马车穿过松花江。无数的车辆穿过,包括卡车、自行车、拖拉机、吉普车,几乎每年冬天或早春,卡车都会从冰上坠落。

黑龙江哈尔滨. 1981. 
许多游客晚上都来参观被照亮的冰雕。在新年庆祝活动开始前几周,人们从松花江上取冰雕雕像。

黑龙江哈尔滨. 1981. 
市场里卖年糕,卖各种食品。热气腾腾的热面包很畅销,卖红薯的小贩生意也很红火。

黑龙江哈尔滨. 1981. 
古老的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在背景中已经不再使用。在哈尔滨最大的市场,道里市场两旁都是修鞋包的人,他们在积雪覆盖的街道上开了店。许多人从浙江来到这里挣钱。很多人是这样谋生的。

河南花园口. 1980.
黄河上的公共渡船。在镇守附近。船夫解释说,马和驴都有保险,但人没有保险。

福建惠安. 1983. 
惠安位于泉州东北40公里处。这个城镇附近的妇女戴着涂有黄色的帽子和露出肚脐的短衫,营造出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的浪漫形象。他们一大早就来卖贝类。

内蒙古. 1983. 

内蒙古. 1981. 
和骆驼玩耍的孩子们。大布西勒图公社。这些孩子能很熟练地驾驭大骆驼。


内蒙古. 1981. 
蒙古民兵。军事演习和阅兵仪式最近才在那达慕举行,但由女民兵组织的演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景点,这是许多观察家的主要活动。令人怀疑的是,骑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将是非常重要的,但巴彦乌尔霍特距离蒙古边境200公里,据报道苏联机械化师就驻扎在那里。也许这些演习是为了鼓舞老百姓的士气。在这里,我们看到参与者在演习开始前休息。



内蒙古. 1981.
雪地上的蒙古族家庭。胜利村生产大队。大队总部外,人们居住在散落在雪地上的蒙古包(帐篷)。当我访问锡林浩特和巴彦淖尔热时,那是蒙古族的新年。人们穿着蒙古族的原色服装,四处走亲访友。图中的一家人要到家长家拜年。





吉林. 1981. 
雾中过松花江的船。一名妇女和她的男乘客紧紧抓住船桨划过湍急的河水。

吉林. 1981. 
松花江畔以冬天的雾凇而闻名。

吉林. 1982.
市郊石化工业区。在灰色的天空中,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火焰的颜色很清晰。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


湖南君山. 1983. 
采茶者。岳阳楼是一座著名的古塔,俯瞰着洞庭湖,这是许多诗歌和绘画的灵感来源。栽培中国最好的茶“银针茶”。当五月至十二月的水位上升时,君山变成了一个漂浮在湖中的小岛。每年仅收获20公斤银针茶。


黑龙江齐齐哈尔. 1981. 
冰原上的马车。齐齐哈尔附近的大堡子湖和龙袍子湖周围的大沼泽地是候鸟的保护地。

福建泉州. 1983. 
牛奶小贩把他的牛带到镇上,在顾客门前挤奶。

上海. 1979. 
一个炎热潮湿的上海夏天,人们离开他们的小房间,把狭窄的后街变成他们的打牌场所。


辽宁沈阳. 1981. 
沈阳,雪中故宫,现为博物馆,建于1637年。

辽宁沈阳. 1981. 


点击商品查看详细信



内容简介

 Description


这一段的坚定旅程,28个省份、超过1000个日夜、20万次快门,从森林到丘陵,从沙漠到高原,从农田到马路,从餐桌到广场,超越普通人能身之所往、目之所及的景象,遥远的,邻近的,陌生的,亲切的,皆有共鸣。一个关键的变革时期,山野间的原始欢乐混合着城市化的滚滚车轮,旧的模式还未消亡,新的表达正在萌发,敏锐的历史眼光发掘出充满希望感的画面,如早春般流露自然的生机。国家有了具体的面孔,名词有了真切的注脚。翻开这本厚重的中国现代生活影像集,可以看到我们的祖辈、我们的父母、我们自己。资深纪实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首位亚洲成员久保田博二1980年代轰动世界的重要摄影专题“中国”,启发一代摄影青年观察社会的纪实风格创作,200余张彩色照片鲜活呈现一个时代的丰富细节。







摄影:久保田博二

页数:448页

出版:四川美术出版社

装帧:平装


--------------


容细节
















致各位读者: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想正常看到推送,需要大家在阅读后,在文末右下角点一下“点赞 在看”, 我每次的新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或者直接“☆”艺术无解Art,如果你觉得有趣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大家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微信:YSWJ_Art

艺术无解Art
“艺术无解强调了每个观众对艺术作品理解都是独特且个人的,我们在这寻找灵感并给予你灵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