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积累丨“风声鹤唳”出自于哪部典籍?

教育   2024-12-02 15:37   天津  

行测想要拿高分,时政复习少不了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发送“1900

免费下载《必考时政要闻及1900题》


共计386页(PDF版本)


接下来一起来看今天的知识点

👇




01



1 、(单选题)“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些话出自: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朱元璋

D.康熙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明太祖朱元璋。

第二步,《皇明大政记》中提到:“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由“我朝罢相”即可确定答案为明太祖朱元璋。

因此,选择C选项。





02



2 、(单选题)下列典故或事件与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赵括、孙膑

B.图穷匕见:荆轲、嬴政

C.破釜沉舟:项羽、刘邦

D.约法三章:商鞅、秦孝公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第二步,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本典故记载了荆轲行刺秦王嬴政的故事。现在也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长平之战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赵括和白起;和孙膑有关的典故是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等。

C项:破釜沉舟涉及的主要人物是项羽,没有刘邦;和项羽有关的典故是破釜沉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D项:约法三章涉及的主要人物是刘邦;商鞅和秦孝公涉及的典故是商鞅变法。





03



3 、(单选题)下列成语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约法三章

④完璧归赵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①“风声鹤唳”出自于《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意思形容惊慌失措,对应的事件是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事件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写的是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

③“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写的是公元前207年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

④“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本指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

事件发生顺序依次为④③②①,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04



4 、(单选题)下列哪一成语的典故不是来自真实历史事件:

A.暗度陈仓

B.草木皆兵

C.逼上梁山

D.乐不思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与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相关典故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逼上梁山”出自小说《水浒传》第11回“林冲雪夜上梁山”,并非真实历史事件。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即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根据《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史书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而不是《水浒传》所写的一百零八将。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暗度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后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此典故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B项:“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与淝水之战有关。前秦皇帝苻坚率80万大军进攻东晋,出发前,苻坚自认兵力强大,可“投鞭断流”,结果却被东晋8万人打败。苻坚受到惊吓仓皇逃跑,出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窘状。“草木皆兵”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认为那些草是兵,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此典故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D项:“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刘备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刘禅投降后,被封为 “安乐公”,并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人据此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此典故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05



5 、(单选题)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B.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

C.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

D.孙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马陵之战。

第二步,从图片中可看出的关键词有“齐军”“魏军”“马陵”,作战图中交战双方箭头最终指向“马陵”,可推出本次战役为战国时期的马陵之战。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近代考古显示战场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齐国在战局中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助韩国竭力抗魏国。

B项: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为魏国与齐国。齐国和韩国是同盟关系。

D项: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孙膑和庞涓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



每天搞定一个小知识点,长期积累下来等待你的必然是高分!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发送“常识判断

查看更多干货~


 往期干货 




● 干货积累丨“走”字的原始义是?

● 干货积累丨《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

● 干货积累丨什么情况容易产生山体滑坡?

● 干货积累丨楷书起源于什么朝代?


本文含有课程及培训服务等营销广告)

必胜公考
作为一家教育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历经7年发展,辅导学员超过百万人,关注必胜公考,公考必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