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立即关注
这 7 个过年的传统习俗竟然源自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人除了延续中国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之外,也创造出独具南洋特色的春节习俗,可谓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马来西亚过春节,气氛、年味一点都不输中国。
以下几个农历新年庆祝方式,皆源自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所发明的农历新年欢庆习俗:
捞生
说到马来西亚华人的春节特色活动,第一个当然是“捞生”啦!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盛行的“捞生”,无论是企业的收工宴、开工酒、亲戚朋友的家庭聚会等,大家总是爱来“捞”一番!大伙儿在“捞生”时都会边捞边说吉祥话,并且越捞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捞得风生水起、好运连连。
二十四节令鼓
“二十四节令鼓”虽然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但这完完全全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创作与骄傲。
1988年,世界首支二十四节令鼓队,在马来西亚柔佛宽柔中学成立。二十四节令鼓,气势澎湃、鼓舞人心,也是许多大型节庆、新春晚会等的重要表演环节。如今二十四节令鼓的足迹遍布全球;除了惊艳大中华地区,由4名马来西亚留学生联合创办的奥克拉荷马洲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美国)二十四节令鼓队,也在2010年登上世界篮球最高殿堂 NBA豪强雷霆队(当年可是总亚军)中场休息的表演舞台,用最磅礴的方式将马来西亚华人独有的文化精髓震撼了美国人。
元宵节抛柑
马来西亚本地华人的春节特色活动之一,元宵抛柑!
元宵节这天,许多组织、团体都会在湖边、河边举办“抛柑大会”,让许多单身男女共赴喜庆。从原本只是女生抛、男生捞的抛柑大会,后来变成男女双方将自己的联络方式写在柑上,然后将之抛入河里,企图在茫茫人海中“捞”爱情!
贺岁歌曲、贺岁电影
“听新年歌”已成为大马华人过春节独有文化与特色,少了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歌,感觉就不像是“过新年”,而推出贺岁专辑,也成为大马华人独有的文化;选购新年专辑,更是消费者必备的“年货”之一。
所谓贺岁专辑,指的是马来西亚本地电台、电视台,抢发的新年贺岁专辑。在马来西亚除了旧歌新唱,还有本地电台、电视台每年都会重新编曲、甚至是完全创新的新年曲子,制作成全新贺岁专辑,且都深受大家欢迎,逐渐地养成大家在过年时,一定要听新年歌、买新年专辑的习惯,促使新年专辑成为了大马的新年特色之一。
柔佛古庙游神
柔佛古庙象征着五个不同籍贯——潮州帮、福建帮、客家帮、广东帮和海南帮互相合作的精神。柔佛古庙游神本来不算是农历新年活动,但因为游神日期是正月二十一日,与农历新年相近,所以当地华人也顺理成章地将之归类为农历新年重要庆典之一;一般华人在年十五元宵后就过完年,可是柔佛当地华人则要过了游神才算正式过完年。这项活动,每年吸引数十万的民众共同参与,更在2012年正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初九:天公诞
天公诞是福建人“过年”的重大节庆,素有“天公大过年”的说法。在福建信徒的眼里,“天公”即众神之首的“玉皇大帝”是高尚的神明之一,所以,祭拜天公非得要隆重其事不可。各籍贯华裔和一些印裔同胞,还有许多各国游客早已融入其中,部分彼此欢庆佳节。热烈庆祝“天公诞”,使庆典更具意义,欢愉的气氛更是沸腾到顶点。“拜天公”文化不再只属于福建人。
高桩舞狮
舞狮源自中国,传入马来西亚已经有百余年的记载,在华社热爱文化,报着传薪的大前提下,舞狮得以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发扬光大。马来西亚是国际公认的舞狮王国,高桩舞狮甚至还是源自于马来西亚华人本土自创,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竞相派人来马来西亚取经。打从八十年代起,马来西亚狮艺界的前辈们发起组织总会,汇集各路狮艺豪杰,研制比赛规则,精诚团结,积极保持联络,同时首开先河,举办舞狮比赛,互相交流及观摩。
END
关注我们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