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仁廉公勤
官箴碑
所谓官箴,就是规诫、劝勉官员的箴言。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依托邹城市孟庙政德教学点“官箴碑”,围绕“仁、廉、公、勤”四个主题编撰了《古代官箴与政德修养》 一书,共收录60篇文章,聚焦官箴原文、作者、时代背景等诠释官箴中的精华,挖掘古代官员为政故事和典范启示,为党员干部政德修养提供一定的文化借鉴。现开设【古代官箴与政德修养】专栏,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官 箴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五代后蜀·孟昶《颁令箴》
释 义
你们的俸禄,都是民脂民膏。小民容易被虐待,但上天不可被欺骗。
政德修养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官箴,寥寥数语,却振聋发聩。这十六个字,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亲撰的《颁令箴》。这篇《颁令箴》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之心溢于言表,是一篇告诫、规劝官员勤政爱民的范文。宋太宗灭后蜀后,虽对孟昶的奢侈很不屑,但是对他的这道戒石箴却刮目相看,认为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于是宋太宗便对孟昶的九十六字进行删减,只保留了其中四句十六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宗将这四句戒石箴颁行天下,用来约束官吏们的行为。到了南宋时期,朝廷还以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所写的戒石箴为范本,命令各州县的官员刻石,置于县衙,以时时警诫自己要奉公守法,善待民众。传说凡新官上任,要举行一个庄严的拜碑仪式,当场要大声诵读这十六个字,类似于现在的就职宣誓。
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孟庙内保存有一通“戒石铭碑”,这通碑是元丰八年(1085 年),黄庭坚在邹县任县令时立的,后来被移到邹城市孟苑“廉政展馆”,成为党员廉政教育的活教材。
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为民思想沃土。明初济宁知府方克勤——百姓称他为“方济宁”——就秉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他在济宁府任知府三年,可谓尽职尽责,功绩显著。他使一个底子很薄、基础很差的济宁府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主要之点,是他以“救民病”作为自己的责任,一心为民排忧解难。当他初上任时,恰逢皇帝下诏号召百姓开垦荒地,过三年后再开始交税。然而,当地官吏没有等到三年的期限就要开始征税,百姓都说皇帝的诏旨不可信,于是就弃田离去,田地又再次荒废。方克勤就与百姓互相约好,交税的事情一定按期限 ( 三年后 ) 交纳。接着,他将田地划分为九等,以差等的田地收成情况为标准来征收税率,规定官吏不得耍奸,如有违反,当日就罢免他的官位。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学文化的风尚。
有一年农忙时节,守城将领督使凭借权势役使百姓修筑城池,给农民加重了负担,方克勤发出了“民病不救,焉用我为”的慨叹。他说:“百姓这个时候正在耕耘田地都忙不过来,怎么能够承受这么重的工程。”于是写信到中书省去为百姓请命,得到停止服役的回复。明朝开国将领——朱亮祖曾经率领船队开赴北平,途经济宁,当时久旱不雨,河水干涸,朱亮祖准备使用劳役五千多人清理河道。方克勤不同意,哭泣着向天祈祷。忽然天降大雨,水深达几尺,船队才得以通过,百姓认为这十分神异。
应当说,在方克勤所取得的一系列政绩中,为民排忧解难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最生动的政绩。方克勤“救民病”,以强烈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百姓便编出歌谣广为传唱 :“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活民者,方使君也。”(“是谁免去我们的劳役?使君 ( 指方克勤 ) 出了力气。是谁让我们有了粮食吃?蒙受使君的甘霖之雨。”“使民存活的,是方使君。”)由此可见,为官者在任一方,政绩优劣自有公论,民众是不会埋没和无视他们的功绩的。
“民病不救,焉用我为?”这种对官职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应当说是更进一步的。实际上,方克勤的“救民病”之举,在当今也就是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体现。不论是谁,只要他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好处,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和有义务比方克勤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