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占豪
重大变化:中印边境“和解”,什么情况?
什么是重大变化?谈了几年了都没达成结果,忽然事就成了,这就是重大变化。
10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近段时间以来,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中印边境的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双方已就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下一步中方将与印方落实好上述解决方案。
印方也于周一表示已和中国就边境巡逻达成协议,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称这意味着“与中国的脱离接触进程已经完成”。
从双方宣布达成解决方案可以看到,近期双方围绕边境事务的磋商取得重要进展,自2020年爆发的中印边境西段军事对峙局面,有望在不久后画上句号,也为双边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中印边境的争端,从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年多了,期间还爆发过多次边境冲突,印军因为冷兵器打不过解放军死了上百人,我军也有伤亡。
后来,印度发现和中国爆发冲突自己吃亏,后续就没有再继续挑衅爆发冲突,中方也比较克制。
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双方进行了二十多轮对话,到了九月份媒体报道称双方经过谈判沟通已经解决了四分之三的问题,在两处问题上印度依然拒绝让步。
现在,双方这是全部达成妥协了。
根据印度国家安全官员9月份向亚洲通讯社披露的消息,中印当时还未解决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西段边境,也就是德姆乔克和德普桑地区,当时双方已经在班公湖、加勒万河谷、洞朗、锡金和藏南等沿实际控制线的多个热点区域达成妥协并拆除了彼此越界的据点,撤回了部分军事力量,缓解了这些地段的紧张局势。
当时新闻报道中印度外长苏杰生就表态称,印度在东段的藏南地区拥有实际控制,而在中段洞朗地区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基于此,印度战略重点现已转向西段,寻求在该区域增强影响力。其实,相比洞朗地区,印度对西段我们处于优势地位更加忌惮,所以印度想在西段获得一些战略平衡。
其实,自从中印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重大冲突导致印方士兵死伤惨重后,印度就不敢再轻易与解放军冲突了,冷兵器是真打不过,热兵器是真不敢动。
所以,过去一段时间里,印方一直强调与中国的军事沟通的重要性,表态支持通过对话快速改善边境状况,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印方这么强调,是既不想与中国再发生冲突,但他又想从中国这里讨到便宜,以及想以中印边境摩擦为筹码,去吸引美国对印度下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突然就行了,这肯定不是中方做的重大让步,因为中印边境问题从开始就是印度挑起来的,中方的战略压力在东南,西南中国根本不那么关注,所以中方在边境摩擦问题上的底线就是印军必须从越界的地方撤出去。
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印度在关键的德普桑和德姆乔克地区一直展现了非常强硬的立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妥协的意向,这是僵局长期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表达自己的强硬,印度还在拉达克地区东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动用了坦克、炮兵和步兵部队,这就是在向中国表达强硬立场。
然而,印度为啥强硬到最后让步了呢?主要应该是三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过去七八年,印度一无所获还有损失
中印边境摩擦从2017年突然开始到现在过去了七年多时间,这个时间里印度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实际上中国还借机巩固了边防,尤其是洞朗地区、班公湖地区,中国都直接增加了军事基地,提高了驻防规模。
就像洞朗地区,过去那里是没有解放军驻防的,但洞朗对峙后,中国政府立刻建设了边防驻地,此后印军再没敢越界。
折腾而没有成果,印度成本也不小,这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中国的一些变化让印度嗅到了风险
最近,中方在很多地缘问题上表现都非常强硬,南海、台海、东海等,根本不给美国任何机会。
与此同时,日前中国对着太平洋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这枚洲际弹道导弹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在全世界比拼战略核打击能力的时候,只有中国过关了!
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两次试射失败,英国两次试射失败,俄罗斯直接炸了,法国只敢搞模拟试射,只有中国是全程试射,并且进行了分导式模拟弹头的投射,这是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这个威慑力量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这还不是中国最先进的。
印度其实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他可能连核弹小型化都还没做到,又如何有真正的远程核打击能力?
当中国在战略威慑能力上甚至比美国俄罗斯还更强的时候,印度是不得不掂量一下的,所以赶紧达成妥协缓和一下局势是符合逻辑的。
更何况,按照印度人的尿性,他们随时可以改变达成的协议,所以这个事后适当妥协缓和局势,是符合印度人心理的。只是,这并不代表印度永远妥协下去,他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第三个原因:全球形势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这第三个原因,我认为是全球局势上出现了重大战略性变化。什么变化呢?那就是伊朗对以色列进行了打击后,美国和以色列陷入了战略犹豫,这实际上凸显出了美国的战略困境。
美国非常不希望陷入中东的重大冲突,但形势意味着他可能不得不陷入中东的重大战略冲突。这个重大冲突意味着,未来全球最大的热点将很可能不是亚太地区,而是中东地区。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美国虽然有心全力对付中国,但现实将意味着他很难全力对付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怎么办?
他也需要调整,到中东去分一杯羹,而不是在中国这里讨不到任何便宜。因此,与中国暂时妥协,然后把目光瞄向中东地区是符合印度人的战略利益的。
印度起变化,是全球风向变了,但印度也可能再变!
印度与中国在中印边境摩擦问题上达成了妥协,这个妥协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两个:
一个是中国试射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这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军事能力;另一个就是全球地缘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也要做出适当调整。
过去数年,美国在对华施压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印度的拉拢。而中国坚持立场不动摇,不为“美印加强联动”所干扰。
印度也看到,随着美印防务关系加深,虽然两国都声称共享“价值观”,但实际上美国只想利用印度来消耗中国,却不愿给印度提供保障,相反还可能把印度推到对抗中国的一线。
与此同时,与中国长期的边境对峙,给印度增添了额外的防务负担;政策上旨在与中国经济“脱钩”,现实中双方经贸数据却不断攀升;限制中国人员签证和中印直航的做法,导致了印度企业在技术和生产上的困难……
在中印关系的变化过程当中,中国以理性、克制和有力的举措,既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也维护了两国关系的整体大局。
当前在巴以冲突中,印度看到美国的战略困境,以及美国未来很大概率还是会陷入中东的冲突中,中东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地缘热点,而不是美国一直鼓吹的印太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与中国“和解”,转而转向中东地区是符合战略需要的。
不仅如此,金砖国家正在推动金砖国家的支付系统,印度虽然表面上不愿意用人民币,但实际上现在他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用的就是人民币,所以他还是要用金砖国家的支付系统,并且这依然是对其有重大利益的。
因此,在金砖国家支付体系方面,印度未来一定有求于中国,这个时候在边境问题上妥协一下,是有利于印度与中方进一步沟通与合作的。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印度妥协了就怎样,他在其它方面可能向中国开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口,想从中国这里获得更多利益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中国来说,印度的诉求是合理的,双方进行合作,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印度要求过分,那中方也就不可能完全满足印度。
就像亚投行其实给了印度很多好处,印度就像一个喂不饱的白眼狼,回馈并不多。因此,中方不可能随着印度的开口而行动。
那么,如果印度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以及国际局势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他都可能会在边境上重新挑衅。
不过,这次妥协也表明,印度其实在边境挑衅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无关大局,再挑衅我们再应对即可,翻不起什么大浪!
这次妥协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要对中印关系抱有太高期望,我们早前已经吃过印度的亏,印度人不守信用,咱们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这种忽悠的亏中国是不会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