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经典30句

职场   2024-11-23 10:35   北京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



-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2-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3-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感悟:很多人作为一个事情的主导者,事情的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就会指责别人,而他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就是一个雕刻者,对于自己雕刻出来的作品不满意,就抱怨作品材质不好,从来都不曾想过是自己的技术不行。



-4-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小人之道,明然而日亡。
摘自《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释: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

-5-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自己就付出百倍的努力。他人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成功的,自己就付出千倍的努力。

-6-
天地之道,
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六章》

解释:天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7-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感悟:有的人聪明,一学就会,而有的人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学会,不过,最终,只要能学习会,最终都会达到同等的水平。

-8-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9-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摘自《中庸·第一章》

解释: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10-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摘自《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释: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11-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12-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13-
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摘自《中庸·第二十一章》

解释:从本性真诚而明晓道理,称之为天性;从明晓道理而生发诚心,称之为教化。


-14-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摘自《中庸·第十三章》

解释:道并不会远离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远离他人,那他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

-15-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16-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有余,不敢尽。
摘自《中庸·第十三章》

解释: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

-17-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摘自《中庸·第二十七章》

解释: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

-18-
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



-19-
射有似乎君子。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20-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21-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摘自《中庸·第二十四章》

解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22-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摘自《中庸·第二十二章》

解释: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了。

-23-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摘自《中庸·第二十七章》

解释: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

-24-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



-25-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摘自《中庸·第十七章》
解释: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

-26-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八章》

解释:愚昧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行事,卑贱的人喜欢一任己意独断独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却一心想恢复古时的制度。这样的人,都会有灾祸殃及其身。

-27-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摘自《大学·第十一章》

解释: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28-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摘自《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释: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29-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自《中庸·第十三章》

解释: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30-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摘自《中庸·第四章》

解释: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路遥《平凡的世界》1-3部(听书合集)

曲黎敏《黄帝内经》听书合集(共50集)

墨香经典
日用而不觉。邀您共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