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岁末寒冬,警报声再次划破长空,如泣如诉,揪扯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一段用血泪写就、深深刻进民族脊梁的沉重历史。
八十七年前,南京城沦为人间炼狱,兽性大发的日军如阴霾蔽日,六周之内,三十多万无辜百姓与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戮。街巷横尸,秦淮河畔哀号遍野,六朝古都被血腥浸没。那是人性最黑暗的深渊,是文明被野蛮无情践踏,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生命如蝼蚁般消逝,幸存者的惨痛记忆成了民族无法愈合的创口。
历史不容忘却,记忆不容尘封。国家公祭,是生者对逝者庄重的祭奠。在肃穆的仪式里,国旗半降,白鸽振翅,我们向死难同胞默哀,为往昔冤魂祈愿。每一束菊花摆放,都是后辈深情的追思;每一次钟声敲响,皆在警示世人莫忘国耻。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稚气未脱的孩童,低头默立,这一刻,民族情感凝为一体,传承着对历史真相的执着守护。
公祭日也是面向未来的声声警钟。“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它告诫我们和平如珍宝易碎,唯有自强奋进,方能护山河无恙。如今,中华巨龙腾飞九霄,经济繁荣、科技跃进、国防坚实,可往昔伤痛绝不能抛却脑后。于世界舞台,我们秉持和平共处,却也有捍卫正义的底气;在时代浪潮,教育赓续先辈不屈精神,让爱国火种代代燎原。
当幸存者渐少,历史证言更需珍视。纪念馆内件件遗物、张张旧照,诉说着那段惨烈过往;学术研究深挖史实,不容侵略者篡改半分;国际交流中,中国故事里的南京记忆,唤起全球对和平守护的共鸣。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以铭记为剑,斩破遗忘阴霾;以史为舟,驶向和平港湾。在国家公祭日,让哀思化作前行力量,在追怀中砥砺,在铭记里奋发。
本期编辑:郭玙璠
文案:团委新媒体中心 胡欣月 网络
图片:网络
责任编辑:谢佳炜
审核:任一帆 卢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