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唱起来“闯码头”,大江戏韵传神州

时事   2024-12-25 10:33   安徽  
《安徽日报》2024年12月25日 8版

自南戏在江南问世后,八百多年间,长江流域众多剧种声腔别开生面、发展兴盛。水路、商路都是戏路,一代代融汇开创,滋养了中华戏曲园地的万紫千红。走出去、沉下去、唱起来,一个个戏窝子、戏码头屹立长江文化史,不断谱写新传奇。

“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石”指的正是安徽怀宁县的石牌镇。长江岸边的这座小镇,明清时期已是商埠林立,当时的徽戏、昆曲、青阳腔、黄梅戏等,都在石牌立足并发扬光大。在很依赖水路交通的旧年月,石牌艺人出门演出,会乘船在与石牌镇相邻的洪铺镇作短暂停留。出了洪铺到皖河口进入长江,在浪涛颠簸中怅然回望,又是别离故乡。
长江水道发源雪域高原,滋润云贵,连接着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巴蜀、湖广、江南,给戏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南戏在江南问世后,八百多年间,长江流域众多剧种声腔别开生面、发展兴盛。
在一次次离别后登台,在一处处“戏窝子”“戏码头”辗转打磨,观照着两岸稻花香里的百姓生活,演绎家国深情、儿女真情、悲欢世情、地方风情。唱起来,走天下,找落点,风吹戏韵香神州,这就是绵延至今的长江戏曲故事。

交流融创

“跑码头”中出佳作

从云贵、巴蜀,到湖湘、江淮、吴越,水系密布承载文脉涌流。戏班循水路而行,其流动演出被称为“跑码头”。
在黄梅戏名家韩再芬看来,今天的戏曲艺术工作者依然需要有“跑码头”的那份韧劲,要在不断巡演中完成艺术实践,在观众检验中提升艺术水准。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今年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节上,韩再芬唱响新创黄梅戏《六尺巷·宽》,脍炙人口的桐城六尺巷故事被搬上舞台,流淌时代新韵。安庆市邀请客人来看戏,也走出去为大家送戏。今年,“再芬黄梅”先后到九江和长沙开展“文化走亲”。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女驸马》登陆湖南大剧院,明快优美的黄梅调在九江唱出人间情深意长。
作为“名家唱名戏”第四届地方戏曲精品剧目展演上压轴的艺术家,上个月,川剧名家沈铁梅携《三祭江》亮相成都。《三祭江》得名于孙尚香在江边祭奠刘、关、张三人,声腔复杂,考量旦角唱功。流传百余年的经典之作,在沈铁梅收放自如、荡气回肠的演唱中,为观众呈现了岁月雕琢的戏曲之美。
岁末,“越韵东方展演周”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汇聚越剧徐、王、范、傅、陆、金六大流派,连续三天带来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碧玉簪》是越剧进入上海滩的立足之作,《红楼梦》在上海已走过了60余年的艺术历程,“梁祝”的故事存于多个剧种当中,以越剧剧目最为有名。传世之作,长演不衰,走遍大江南北,带给观众艺术享受,也不断反哺艺术流派的发展。
跑码头,走出去,好戏连台,掌声不断。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表演形式、声腔特色,在表演者一次次舞台演绎中得以传承与创新,中国戏曲数百年来的美学范式还在延续。
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17位黄梅戏演员。李季 摄

百花争艳

“戏码头”重焕光彩

前不久,武汉汉剧院复排了青春版汉剧《王昭君》,11月,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原创楚剧《田耕牛本传》也在武汉全新上演。两部地方戏都迎来了青春洋溢的脸庞,年轻演员表现不俗。
近年来,“京汉楚花黄”等主要剧种在湖北不断推陈出新,地方戏曲百花争艳,汉口“戏码头”的名号穿越时空,依旧响亮。“湖广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富庶的江汉平原上,人口与商品的流动,带来文化的交融,逐渐形成融合南北声腔的“楚腔”“汉调”,最后演变为湖北的代表性剧种“汉剧”。
戏曲承载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流布于田间地头与街衢巷陌。长江流域的人口流动将不同地域风格的戏曲元素播撒开来,并与当地的艺术元素交流融合,推动一个个新声腔、新剧种诞生。
明清时期徽商发展壮大,由于长江水路交通的便捷,安徽逐渐成为各类戏曲声腔的汇集地。黄梅戏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湖北黄梅县,在安庆完成艺术塑造,发扬光大。明代,昆山腔逆江而上,徽州腔顺江而下,对昆山腔的发展成熟及徽剧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
弋阳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专家介绍,其声腔“本无宫调”,可以“错用乡语”,有着强大的地域适应能力:到乐平就形成了乐平腔,至安徽就形成了青阳腔,去湖北就形成了清戏。全国40多个剧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
初冬时节,在江西弋阳县朱坑镇西童古戏台上,演员们将一出《游园惊梦》奉献给现场观众。江西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介绍,他们一年送戏下乡140天到150天,场场爆满。一方小戏台守住了一个古老的剧种,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戏”。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立地成台,张口戏来……一直到现在,还是这般模样。”怀宁县石牌镇文化站站长汪传龙如此形容当地的黄梅戏生态。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安庆搭建起国字号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两大演出平台,前者32年来,迎接了全国36个黄梅戏表演团体3000多名演职人员同台竞技。安庆成为名家新秀们轮番亮嗓的“戏码头”重镇,成为黄梅戏新编剧目鸣锣开演的重要首发地。
戏曲艺术在戏码头的文化交融中执着前行。古朴的声腔也好,灵动的声线也罢,都能拥有并扩大属于自己的“朋友圈”,不断刷新当地的文化风貌。
怀宁县石牌镇戏剧盔帽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李季 摄

青春戏韵

出圈涨粉立潮头

晚清徽班,将长江的“声音”带出安徽、带入北京,成为影响深远的国粹京剧,这何尝不是当时的潮流典范?
近现代以来,上海成为新的剧演中心。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戏曲艺术大力创新。“越剧”之名,就来自于1925年上海《申报》的广告词。1927年,女子越剧班进入上海并打响品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1954年赴沪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并演出《天仙配》,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黄梅戏一炮而红。
发轫于乡土的戏曲艺术,在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带,得到更强大牢固的经济文化培育支撑,更随着顺应时代潮流的载体媒介走向全国。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去年演出总场次超过了200场,创下了历史新高。剧场内80%都是此前从未接触过越剧的年轻人,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新国风环境式《新龙门客栈》?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联合上海音乐剧制作新锐团队“一台好戏”推出新国风沉浸式幻境秀《新刘海砍樵》,正在出圈涨粉。年轻人到了长沙,为什么特意去看花鼓戏和湘剧?
因为这些新戏有着沉浸式体验、国潮范美感、现代化叙事,能够更加丝滑地与当代对话。
昆曲名家柯军说:“深入挖掘传统剧目,在保存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同时,赋予其当代审美,这叫‘老戏新演’;对于新戏,我们坚守传统规矩,以‘经典再造’的理念进行创作,这叫‘新戏老演’。”他认为,戏曲工作者要往外走、往下沉,积极与观众交流互动,让年轻人走进剧场、靠近戏曲,戏曲才有更好的未来。
以戏曲观众逐渐年轻化为起点,戏曲工作者们在持续思考、实践、深耕。奔腾不息的长江浇灌了中华戏曲园地的万紫千红,中华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续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晋文婧

编辑:马珺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经省政府同意!安徽印发这一实施意见

定了!12月26日上午10时通车

来安徽,共享美好时光!

安徽日报
主流权威,引领舆论,把握全局,及时发布,关注大事,关切民生, 展示安徽形象,凝聚发展力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