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好坞到邬达克|同济吃行&看展招募
乐活
2025-01-05 20:43
上海
去年四月,ShangHigh的上海百年名校行走计划正式上线,目前已经行走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上海圣玛利亚女中旧址和沪江大学旧址。2025年我们继续,这次一月分我们安排在了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同济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领域见长,此外还以樱花大道美景久负盛名。虽然还没有到四月校园的最佳观赏期,但目前正在热展的《一位上海建筑师连接的世界》 (展览包含两部分,分别是 《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 和《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相当值得一看。另外学校还以“吃在同济”闻名上海,我们中午就从三好坞餐厅开始,吃行同济!
时间:01.11 周六 12:00-15:30
集合地点:10号线同济大学站5号口
新朋友报名:50元/人
老朋友报名:还是半价
(费用包含行走的讲解部分,餐费AA)
报名/咨询|主理人微信:yey949
(需备注:上海百年名校)
1.行走是以主理人的兴趣项目个人发起,不以商业为目的。故此途中不含保险,请大家自行购买,且参与者注意自身安全,遵守交通和法规。2.报名费用包含前期路线设计和现场组织、内容讲解。此次活动范围的校友和展览都是免费的,有兴趣的也可以自行打卡,也欢迎偶遇。3.常规路线时长约2.5小时左右,对体力有一定要求。4.原则上欢迎所有朋友参加,但为保证活动质量和节奏,建议:3年级以上小朋友参加,另70岁以上需家属陪同。5.活动前一天会拉个小群,通知当天具体安排。若遇天气原因可能会取消/延期(将全额退还报名费用)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武林帕克,拍摄于2017年。这次我们不去,仅做图片展示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中路校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展览主题“一位上海建筑师”既是指纪录片的主角——欧洲旅沪建筑师邬达克,也是指在上海的近代中外建筑师。“连接的世界”既是指这一时期中外建筑师是中西文明交汇的桥梁和使者,也是指建筑师这一职业连接着社会的广泛领域,建筑遗产凝结着文化价值和集体记忆。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媒介的文化载体,在调研、拍摄和传播过程中同样在连接世界、寻找和实现共识。
12月24日至2025年2月14日
·校外人员可刷身份证步行进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主要展示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支持项目——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拍摄的五集纪录片《邬达克》跨越三大洲、历时三年的拍摄过程,从各国采集的丰富档案和访谈素材。该纪录片是2024年中国与匈牙利、斯洛伐克两国建交75周年的重要见证,同济大学的基础研究在该片拍摄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主要展示同济大学在上海近代建筑历史方向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和学术传承。展览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80年代至今数千篇学位论文中梳理出200余篇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的论文,又从中选出15篇直接聚焦上海近代中外建筑师及其作品研究的论文,包括13组共17位建筑师(10位中国建筑师、7位外国建筑师)。从“根基:源于世界”“建树:共建上海”“遗产:融入当下”三个角度展示了以这17位中外建筑师为代表的上海近代建筑师的历史贡献,呈现上海近代建筑与世界文化的连接、与当下生活的交融。大家好我是武林帕克。做过新媒体、修过飞机,是一位“喜新怀旧”的城市记录者。我既沉醉于过去的历史记忆,也关注于当下和未来的城市变化脚步。2014年8月创建“上海ShangHigh”,以“老地图、老地图、老电影里的上海和城市行走”等不同形式来探索、了解关于上海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目前正在做的项目是“老电影里的老上海”、纪录片大厅放映、吃行上海、沪外城市小组等活动。现除公众号外还有同名豆瓣和独立方向微博“城市City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