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说蛇
蛇在北京考古中的发现
2025年,农历乙巳年,也就是十二生肖中的蛇年。有关“蛇”在北京的考古发现中为数不少。
01
史前之蛇
房山区周口店第1地点,是距今50万年以前的古遗址。发现有爬行类的蛇舅母科(Lac-ertidae)的一种(与麻蛇子Eremias argus 类似)和蛇类(Ophidia)一个种,但是数量都很少。
周口店的地貌特点是山区,在古代还兼有部分草原。这样的自然环境蛇类是可以生存的。蛇类化石出土量很少,所以不太可能是古人主要的食物来源,最大可能还是自然死亡或被其它动物(例如猫头鹰)捕食后遗留的。
新石器时期没有直接蛇类骨骼的考古发现,但是在北京东北部的平谷区上宅遗址中,出土一装饰物,专家将其命名为双头蛇。
这件装饰物是陶质的,整体作圆弧状,两端是两个头,顶端划出缺口表示嘴,用一个小孔表示眼睛。两头共用一身,身子中间有一个小的圆形穿孔。非常小,几公分长,这件文物距今约6000年。由于它较小,没有实用性,应该是一件原始艺术品。因为有穿孔,也可能是一件系挂的装饰品。
我国古代的《庄子.达生篇》中,曾谈到过一种长着两个蛇头的神——委蛇。委蛇,又名延维,人首蛇身,在颈部长有两个头。它的身子是紫色的,头是红色的,长度差不多和车辕相当。每次打雷的时候,它都会呆立不动。传说中,见到延维后能活命的人能称霸天下。当年,齐桓公就曾经见到过委蛇,后来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未完待续
来源:北京市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