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是一段充满诗意与希望的时间。它让我们在自然的变换中,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不息。在这美丽的季节更替之际,我们要加强传染病防控意识,提高预防能力,呵护幼儿健康,共同书写健康与希望的篇章。
01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醒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②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
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02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②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清洗、晾晒、消毒。
③家里要定期开窗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03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什么是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
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主要症状
幼儿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督促孩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
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③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4支原体肺炎
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作为支原体中的一种,是引起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占儿童得性肺炎的10 % ~ 40 % , 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染,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人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刺激性干咳为主,有些宝宝会低烧。
感染加重:随着感染加重,咳嗽不断加重,发烧也可能加重。
后期症状:剧烈咳嗽,逐渐出现白色或黄色浓痰;部分宝宝有喘息、呼吸加快的表现。
预防措施
培养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
及时增减衣物:
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中午气温较高时,多穿一件外套防止着凉。
注意饮食卫生:
为孩子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晚餐避免与幼儿园中餐重复。
少食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多食新鲜果蔬,适当补充维生素。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和孩子们健康快乐!
秋季预防传染病须知: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患者,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