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财政部宣布实施新的一揽子政策后,中国未来还有哪些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洪灏: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强调了中央财政加杠杆的空间较大,以及重点聚焦的方向包括地方政府化债、大型银行注资、房地产回稳和重点群体保障四个领域。
首先,是要实现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即年内大概率会看到新的增量财政支持,以补充当前财政收入缺口,预计在2.8万亿元左右。
其次,地方政府化债方面,大概率会在当前化债模式上有所优化。在地方债务从隐性向显性置换的基础上,可能通过增发特别国债、专项债来补充。
最后,保障民生方面,我们会陆续看到更多针对特定群体的增量补贴,比如二孩及以上家庭、年轻失业群体等等。
夏乐:财政部推出的首批刺激政策,可能还不足以确保中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相信未来会出台更多政策,包括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与优惠;鼓励生育等支持消费的政策;现有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能进行升级;通过地方政府利用消费券对居民消费进行补贴。
唐建伟:我们最关注的是十一月初的人大常委会上确认一次性增加多大规模的债务限额,包括特别国债的发行。这关系到是否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力空间以促进发展和保障民生。
中国基金报:央行启动“新货币政策工具”将如何影响股市、债市?还有哪些货币政策值得期待?
夏乐:预计未来一年内,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概率会从目前的3.10%降至2.5%。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我们认为,这标志着央行宽松政策的空间大大打开。该操作略带量化宽松色彩,5000亿元的规模只是开始,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0月21日,央行开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初始规模5000亿元。同样,我们认为,不排除未来额度会进一步提升。
此外,央行也在鼓励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廉租房,相信该政策将进一步落实。
唐建伟:央行推出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初期规模分别为5000亿和3000亿。这些工具的推出被视为央行首次通过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可能带来股市的增量资金流入,提升市场信心,对股市形成利好。
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导致“股强债弱”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尤其是在股市走强时,非银机构可能通过质押股票ETF或低流动性债券换取高流动性债券进行卖出,参与股票投资,从而对债市构成一定压力。
市场虽然对降准和降息的预期已经部分定价,但随着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市场对于我国央行进一步降息仍有预期。
洪灏:9月24日央行推出的两个创新工具,主要是为非银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入市提供流动性支持,长期看,能够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性,从而利好股市和债市的发展。
后续货币政策总基调将延续,包括降准、降息、国债买卖。值得期待的货币政策方向,一是促进消费,之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有助于减轻居民债务负担,进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预计央行未来有可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
张浩恩:未来三个月MLF到期规模合计近3.9万亿元,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预料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有望抵消MLF于第四季集中到期的影响,更有力地维护年底前充裕的流动性。中长期而言,未来流动性风险将会减弱,同时给予央行更多空间调整债务结构,有利于维持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平衡短期和长期借贷成本。
此外,流动性充裕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债市和股市,有助稳定投资者信心以及股市情绪,流动性注入亦可能使资本市场配置更加集中于优质企业,利好相关公司的股价。
提振经济及资本市场
中国基金报:近期,“耐心资本”成为高频词,从中央到地方,从银行、保险、券商到VC/PE都在积极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引入耐心资本。深圳更率先提出,以“大胆资本”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这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及中国金融市场中长期发展?
洪灏:“耐心资本”好比价值投资,是呼吁给创业企业更多发展空间,扶持有技术创新的企业穿越周期,重点在于退出端的机制优化;“大胆资本”好比创新投资,更强调对投资端的机制优化。在中央正式“定调”后,全国各地的国资容错机制正在加速建立,突出了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力度。
中长期看,无疑将极大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唐建伟:“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的培育有助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的引导,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动将形成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投性。
夏乐:从美国的经验看,“耐心资本”对经济及金融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是有利的。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更多向长期化模式靠拢。
此外,在目前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受到美国诸多限制的情况下,这部分新增的“耐心资本”可作为补充,有利于培育出更多成长高度依赖于VC/PE支持的,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中国基金报:自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这对经济及股市中长期走势有何影响?
洪灏:并购重组主要聚焦两条主线,即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和传统行业产业整合。虽然现阶段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但通过并购重组能够促进资源更高效配置,加快推进产业的整合和转型升级。
中长期看,“并购六条”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加宽松和支持性的并购环境,无疑利好经济发展和股市。
夏乐:根据海外的经验,并购重组是VC/PE除IPO外退出的一个重要渠道,并购重组的活跃,中长期看,是有利于创业企业和VC/PE的健康发展的。
此外,并购优质资产,也有助于提升已上市企业的质量。
唐建伟:并购重组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提升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率。
历史经验表明,并购重组活跃的行业通常跑赢大盘,尤其是在政策支持和宏观经济有利条件下,并购活动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股市的上涨。并购重组的正向循环可以推动相关行业股价上涨,增强市场信心。
张浩恩:对传统企业而言,企业并购有利他们应对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而通过并购活动,传统企业能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事实上,通过整合资源,并购活动有助于提高产业资源分配的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券商板块上升,而券商板块往往是A股市场的风向标,当板块上升时,对应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也有所改善。
A股、港股均有很好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您对A股、港股中长期走势作何判断?
洪灏:9月以来超预期宽松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投资者信心也逐渐修复。尽管市场在短期内可能经历波动,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股市行情仍有一定空间。A股、港股的走势取决于国内政策能否取得更大进展,以及经济基本面的修复。
夏乐:鉴于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大概率会推动中国经济走稳,我个人认为,目前A股和港股,估值都显著低于海外主要资本市场,因此从长期来看,都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唐建伟:尽管A股自9月以来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A股的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仍然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A股市场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近期政策的发布对市场的上涨空间需要进一步评估,但政策的潜在意义可能会对市场中长期走势产生积极影响。
张浩恩:中国政府在美联储9月公布减息后接连推出刺激政策,盘活股市之余,亦积极推出不同措施振兴房地产市场,以及刺激消费信心。
过去中央多次推出刺激政策,均带动港股上升,但升势往往不仅不能维持,甚至出现回吐,本轮亦不例外。港股10月初冲高后回落,并已整固多时,市场正等待中央进一步公布刺激经济方案,并期待落实的规模。
美国大选临近,总统候选人有可能推进的政策正左右着金融市场表现。特朗普扬言当选后将增加关税,可能会刺激通胀重新走高,近日一度程度上推高美债收益率,为股市带来压力。若美债收益率进一步抽高,将导致环球股市包括港股出现波动。
预计中央政府即将推行的政策将有助稳定市场信心。我们此前预料港股支持位或上移。事实确是如此。
中国基金报:您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作何判断?
唐建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的美元指数变化、国内经济基本面、市场情绪以及长期经济改革等。短期内,人民币可能会在7.0到7.2的区间内波动,而长期走势则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和政策的有效性。
洪灏:若共和党胜选,特朗普的激进贸易政策、移民政策大概率指向强美元,因此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外部压力。国内方面,人民币走升可能需要后续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综上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年内或仍维持在窄幅区间内波动。
夏乐: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美国大选。如果哈里斯当选,延续拜登政府的政策,明年人民币汇率预计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小幅升值。但是如果特朗普当选,执行贸易保护政策,将会给人民币带来很大的贬值压力。
张浩恩:人民币短期受美元影响而走弱。但美国经济在高息环境下放缓是不争事实,加上美国财政赤字及债务上升,美联储适当时候仍有必要减息以稳定经济及金融市场。届时美元将面对下跌压力,为人民币带来反弹空间。
人民银行曾多次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因此预期人民币大概率会双向波动。
2025年底美基准利率将降至3.25%~3.50%
中国基金报:您对美联储未来一两年的降息节奏作何预测?
洪灏:年内美联储预计还有一两次降息,大概率会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若10月非农就业数据强劲,也存在11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预计2025年美联储将继续降息,但节奏会更加缓慢。
夏乐:我们预计的基准情景是,到明年年底,美联储将把基准利率降到3.25%~3.5%的水平。但是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基准利率下调的步伐可能会被迫减缓,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加美国的通胀压力。
唐建伟:美联储预计在2024年11月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点阵图预计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利率降至3.25%~3.5%之间。
李慧琪:虽然美国月度通胀数据波动较大,但通胀回落的整体趋势不变,支持美联储继续降息。我们认为,通胀放缓使得美联储更有信心将利率朝中性水平下调,但不会仓促行事。我们预期2024年底前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2025年美联储有望进一步降息100个基点,从而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25%~3.50%,与我们预估的中性利率一致。
及中国经济刺激政策
中国基金报:今明两年,哪些因素将给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唐建伟: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两大巨头,其财政政策的调整将是关键因素。而未来两国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两国的经济表现。美国大选的结果也将对财政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包括地区冲突和大国博弈,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这些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需要特别关注。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欧洲央行也可能减息,这些变化将影响全球金融条件和资本流动。
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去全球化趋势对供应链产生了持续影响,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
夏乐: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中国经济的走势也会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中国政策变化、力度及持续性,也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中国基金报:在当前宏观大环境下,投资者应如何调整全球资产配置?
洪灏:坚持看多黄金。
股票方面,因中国资产和海外相关性走弱,以及中国经济刺激措施不断出台,可在投资组合中提升中国资产的配比;美股受美国大选影响,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会有所提升。
债券方面,美债的行情可能持续。复盘过去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的资产表现,美债都有近半年的上涨行情。
唐建伟: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投资者应关注全球流动性变化对资产配置的影响。短期内,A股和港股可能提供投资机会。
李慧琪: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健、利率持续下降以及中国刺激政策驱动其经济复苏,股票市场或迎来更多上行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亚洲市场有望带来具吸引力的回报。
若中国宣布并立即实施增量财政刺激政策,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中国股票或迎来中双位数的上行空间。但涨势可能比最近一波从9月低点急速反弹更缓和,波动也更大,且主要由基本面驱动。我们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我们更看好部分领先的互联网和消费类股票,以及具防御性、高股息的国企。
鉴于美联储主导的降息周期展开、中国出台刺激措施以及增长动能改善,我们对亚洲(日本除外)股票的表现持更积极的态度。我们预计韩国和部分东盟市场将在未来6个月~12个月内实现高个位数到低两位数回报。
我们看好韩国的代工厂和内存公司,印尼、印度和菲律宾的部分银行,以及包括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在内的东盟高股息股票。
此外,由于现金利率可能会继续从当前水平下滑,现在是在优质亚洲投资级信用债市场中获取额外收益的良机。亚洲本币债券也应受益于中期内利率下降和美元走弱。
担心选举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结构化策略来保护其投资组合。
在亚洲,我们建议持有人民币敞口的投资者对冲关税风险,包括通过直接做多美元兑人民币头寸。
张浩恩:为防范美国大选对金融市场构成意料之外的影响,投资者有必要建构一个能控制波幅的投资组合。股市方面可分散至环球不同地区,包括业绩理想的美股、同样进入减息周期的欧股、以及整体亚洲市场。
债市方面,债券组合应保持多元化。美国国债息率抽升,对美国国债的负面影响最直接,把组合分散至企业债,有助分散风险及控制存续期以减低债息抽升的负面影响。
中国基金报:美股屡创新高,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趋势会否持续?
洪灏:美股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数据强劲和科技股行情的推动。后续来看,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和美国大选带来的波动性都是影响美股走势的重要因素。
夏乐:一是因为美国2008年以来,长时间保持零利率,时至今日,很多美国的上市企业仍然受益于之前的零利率,因为它们之前以极低的利率发行了3年~5年期的债券,近期的加息对其影响不大。二是因为美国的企业税在过去这些年也是持续降低。三是短期内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很强,因为疫情以来,美国经济表现一直优于预期。
唐建伟:美股的上涨与AI应用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头部科技公司,在AI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使其股价表现强劲。尽管AI应用推动了股市上涨,但在高利率环境下,很多公司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可能对未来市场形成压力,影响股市的持续上涨。美股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这可能限制其进一步上涨的空间。高估值可能导致市场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过高,从而增加市场调整的风险。
张浩恩:美国标普500企业正公布第三季业绩,截至10月28日,已公布业绩的184间企业之中,近八成盈利超预期,整体盈利增长为4.3%。除了增长型板块,个别板块如金融业亦能交出亮丽成绩,带动美股三大指数再度破顶。
美国进入减息周期,将有助支撑美股盈利,市场目前估计未来四个季度,美股盈利仍能保持双位数增长,预料能支持整体美股中长期表现。
李慧琪: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和美国选举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情绪,标普500指数最近从历史高点回落。
尽管短期内波动性可能会加剧,但鉴于企业盈利稳健、美联储降息和人工智能需求强劲,我们预计美国股市将进一步上涨。我们维持看好美国股市的观点,并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明年年底前升至6600点。
我们看好IT以及公用事业、金融、可选消费和通信服务板块。
尽管美国实施出口限制的政策风险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我们预计大型科技公司今年和2025年的合计资本支出或将分别达到2180亿美元和2540亿美元,有望利好人工智能投资。
金价料将再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金价屡创新高,上涨趋势会否延续?主要原因是什么?
洪灏:年内金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有中东冲突升级导致避险需求飙升,全球央行购金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等等。短期内,预计地缘政治和市场情绪将继续支撑金价上涨的趋势。
唐建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是金价上涨的重要基础。随着美联储降息,许多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也纷纷进入降息周期,这种趋势被认为是不可逆的。货币宽松为金价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地缘政治冲突的升级是金价上涨的直接触发因素。近年来,全球不确定性增加,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处于高位,例如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影响不断外溢。
以上因素提升了市场的避险需求,从而推动了金价的上行。金价屡创新高的趋势可能会在全球货币宽松、地缘政治风险和避险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延续。
张浩恩: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全球黄金需求创下历年第三季需求新高。黄金需求其中一部分来自环球不同央行买入黄金,以分散美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的风险。这很大程度缘于欧美为制裁俄罗斯冻结其海外美元资产。
同时,美国债务和财政规模持续膨胀,在高息环境下,美国偿付能力将会下降,长远对美元构成压力,这也是央行买入黄金分散风险的诱因。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亦带动资金流入黄金。
李慧琪:我们认为未来黄金或继续表现亮眼,因为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消散,下一届美国政府及其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乌克兰和中东的冲突仍在继续。美元走软和美国利率下降往往能够支撑金价。
我们认为,基准情景是,到2025年3月,黄金价格将升至2850美元/盎司,并建议在平衡型的美元投资组合中配置5% 左右的黄金。除了实物黄金,投资者还可以考虑通过结构性策略、ETF或黄金矿业相关公司进行黄金主题投资。投资者还可以考虑通过主动管理策略进行投资以避免单一大宗商品波动。
中国基金报:您对美元走势作何预测?
洪灏: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或加剧美元波动。若哈里斯当选,政策对通胀的刺激更低,美元表现可能更加温和。若特朗普当选,激进贸易政策支撑美元走强。
唐建伟:美元的未来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表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等。美元在降息周期中更可能趋向走弱,尽管短期内因地缘政治摩擦和降息预期反复而有所反弹,但中周期上美元可能进入弱势周期。
李慧琪:随着国债收益率上升,美元兑主要贸易伙伴货币进一步走强,美元指数升至8月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我们维持对美元“不具吸引力”的观点,并建议投资者在美元走强时卖出以减少敞口。
我们认为在通胀广泛回落的背景下,美国央行将倾向于采取更为中性的利率立场,进而收窄与其他G10货币的利差。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8月已降至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近期通胀的最大驱动因素——住房领域有所降温,这应有助于在未来几个月内抑制整体通胀。
对美国财政的担忧可能会令美元承压。美元可能会因特朗普再次上台而走强,但我们预计这种强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潜在的关税对美国消费和GDP造成的冲击可能大于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减税也可能引发赤字担忧。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