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钱金贵副研究员、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傅永庆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Joshua E.-Y. Lee教授等课题组联合在《Applied Physcis Review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functions of microfluidics and gravimetric sensing enabled by piezoelectric driven microstructures”的工作。该论文被选为主编推荐文章(Featured Article)(见图1),并受到美国物理学联合会《科学之光》(AIP Scilight)的专访报道(见图2)。本文主要贡献作者还包括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越和香港城市大学Habiba Begum博士。
图1
图2
微纳机电谐振器作为质量精准测量的强大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除了克服流体阻尼和电气接口的问题外,该领域长期面临着如何将微分析物引入谐振器传感检测区域以达到高通量所需的精度和规模的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压电微机械薄膜谐振器(PMDR)提出了一种自激局域化声学操纵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难题。PMDR将声学操控和质量传感功能集成在单个MEMS器件上,数十秒内实现微颗粒在最灵敏区域的富集,利用高捕获率和高度均匀分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微量分析物的液相质量传感检测限。
图3 PMDR的设计、制造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4所示,初始状态下PMDR表面微液滴内的聚苯乙烯微粒稀疏分散,扫频测量PMDR的传输系数S21时,只有少数微粒轻微移动,显示出富集的趋势。然而,在24 V射频信号驱动下,微液滴中形成四个微粒簇并匹配谐振模态,关闭射频信号后,声聚焦的微粒未发生分散。对比无微粒与微粒聚集前后三种情况下PMDR谐振频率,微粒聚集后的分数频移(0.407%)远远大于稀疏粒子未聚集时的分数频移(0.068%)。稀疏分布的粒子和声聚焦粒子之间的谐振频率偏移的差异,揭示了声学定位对高灵敏度检测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相同类型微粒下的频移与微粒浓度呈正相关,相同浓度下的频移与微粒的材料密度呈正相关。如图5所示,不同浓度(0.1875 mg/mL、0.375 mg/mL、0.75 mg/mL)的PMMA微粒在PMDR表面的四个扇区中都有明显的聚集,对应频移量为0.625 k Hz、1.25 k Hz、2.5 k Hz ( 0.068 %、0.136 %、0.272 %)。相同浓度( 0.75 mg/mL )的微粒样品(PS、PMMA、Si)均明显聚集在PMDR表面的4个扇形电极区域,对应频率偏移为1.48 kHz、2.37 kHz、3.82 kHz ( 0.016 %、0.258 %、0.415 %)。
图5 基于PMDR微量分析物的浓度、密度测定
这项工作验证了 PMDR 上的自激声流体定位效应推动了微分析物在液滴内 PMDR 质量敏感区域的快速积累,是解决液相共振质量传感中捕获效率低、测量不准确和精度低等问题的突破性解决方案,极大增强了纳克级液相质量传感。作为一种可扩展的紧凑型集成解决方案,有望在疾病快速诊断、食品生产过程和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大显身手。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等的支持。(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直达原文)
END
为作者打call,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