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烙馍,办肆!

政务   2024-11-20 09:25   江苏  



你好AI,我是大徐。从身边变化看徐州基层社会治理,你能说几个创新举措吗?


一起来看看它的回答吧↓↓↓



徐州烙馍,这道传统美食不仅能卷裹万般风味,还悄然“卷起”了一群大姐们的生活新篇章。


在徐州市泉山区金山街道茶棚社区,有30多名大姐(平均年龄在50岁—70岁之间)在一家“烙馍公司”工作,日均可生产10000张烙馍,如今还有更多的大姐选择加入进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社区开起“烙馍公司”?“烙馍”给“大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家公司又是如何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


一年前的“玩笑”


“咔嚓”,开锁声打破了凌晨3点半的寂静。李建春和王大姐每天准时到岗,两人合力从公司仓库抬出一袋25公斤的面粉准备和面。


凌晨5点左右,近30位大姐陆续到岗。400平方米的操作间里,大家换上工作服坐到固定工位,开始了“流水线式”操作。


三人一组,两人擀烙馍、一人烙烙馍。8个工作小组每天5点上班,工作到中午12点左右,可以生产600斤烙馍。


别看“茶棚烙馍”现在干得风风火火,其实一年前工厂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空地。


用茶棚社区党委书记王俊尧的话说,建立“烙馍公司”这个点子来自于一次“玩笑”。


去年11月的一天,王俊尧打算找李建春商量小区卫生整治的事情,发现她正和老姐妹们一起在楼下烙烙馍。


“李大姐,你们咋又烙上了!说了多少遍在小区烙烙馍存在安全隐患,炉子、鏊子堆在单元楼道里占用公共空间。”


“书记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家就靠这手艺赚点小钱。”


茶棚社区很多上了年纪的大姐想干点活儿补贴家用,烙烙馍成本低、时间自由成为她们的最佳选择。


“李大姐,你们有这么好的手艺,为啥不一起组织起来?学人家办个公司产业化生产。”


“俺们这小家小院的哪能开公司?再说也没有本钱!要不书记你办个厂,俺给你打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彼时的茶棚社区正在为“村改居”治理和集体经济而发愁。另外作为涉农社区,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生活补助费、各类过节费,一年下来收入支出倒挂80万元。


这次简单对话后,“开公司”的想法在王俊尧心里扎了根。



半年多的努力


“社区居民几乎家家都会烙烙馍,如果能够实现烙馍产业化,增加集体经济也未尝不可。”王俊尧发动社区“两委”成员一起开会讨论,挖掘居民自身的传统手艺。


“开公司”这个想法的确创新,如何落实却令大家犯了难。


王俊尧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考察社区资源,多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收集建议意见。最终经过8次调研,花了三个月时间,创办烙馍公司的想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同意。


2024年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茶棚社区“两委”正式成立项目组。曾在茶棚长大的王龙听说此事,主动要求加入项目组,他以自己开设的家政公司入股,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和外联管理工作。


“姥姥家是茶棚社区的老户,我从小就爱吃她烙的烙馍,产业化是个好事,我必须尽一份力。”王龙回忆起做方案、跑市场那段时间笑着说,“自己创业都没这么尽心尽力过。”


去周边特色农产品加工厂考察、申请注册品牌、设计logo、应聘员工、制定工作流程,每个环节项目组都要和居民反复确认,大家反馈问题后再逐一修改。


其间泉山区社工部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咨询、企业运营、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


“问题由居民提出、方案由居民商定、计划由居民执行、收益由居民共享,茶棚社区探索出来‘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的社区问题解决闭环。”泉山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朱晓琳说。


仅仅过去半年,公司真就开起来了。今年4月16日,“徐州市兴旺茶棚烙馍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员工优先招收社区家庭困难妇女、残疾人、特殊群体。


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公司由茶棚社区居委会、辖区重点企业徐州金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烙馍能手李建春三方共同合作组建。烙馍能手李建春技术入股,指导培训工作人员,社区家政公司资金入股,负责购置硬件设备,社区居委会提供场地以及后续的配套服务。



大姐们的烙馍火了


操作间进门处的白板上,标注着每天需要配送的烙馍数量与各个小组完成的数量。


“和自己在家干活不一样,这里每张烙馍必须保证大小统一、薄厚均匀,刚开始大家都不大习惯。”李大姐的“闺蜜”苏大姐挑起一张刚刚擀好的烙馍,薄到可以透光。


在公司,每份面剂子都要称重,每张烙馍要求尺寸达标。一斤二两重的面要烙10张直径40厘米的烙馍,九两重的面烙10张直径34厘米的烙馍。


技术主管李建春牵头制定操作标准,每袋烙馍上都有编号,每个编号对应到人,便于溯源以及统计工作量。


慢慢的,大家理解了社区和李大姐的良苦用心,没有质量哪来的销量。


“陈一道”200斤、“大佬陈”100斤、陈记老味沓烙馍80斤……“茶棚烙馍”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为她们带来了更多的客户。


一旁的冀俊英大姐熟练而有节奏地挑起烙馍放在鏊子上,“过去就是自己在楼下支个炉子,简陋得很,哪像这儿条件那么好,街道给提供场地、原材料,还有统一定制的设备。”


目前公司已注册成立半年,社区摸索出一套“三集中”与“三统一”的管理模式,集中生产区域、集中安置特殊群体人员、集中市场运营与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整合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从最开始只有3个工人发展到如今30余人,厂房由最初20平方米扩大到400余平方米,大大超出了预期。”王龙介绍,截至10月底,公司营收已达到88万元。目前铜山区汉王镇、三堡街道的加工点月底可以投入运营,预计今年年底日产量有望增加到1000斤,日销售额达到7000元。



大姐们的生活美了


为了让公司尽快步入正轨,李建春首先邀请身边的老姐们来入职体验。冀俊英大姐说,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社区开公司,来了才发现是真不错。“凌晨5点上工,下午1点左右收工,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工资一个月到手4000多块。我们也很知足,这待遇到外面上哪找去。”


过去大姐们时不时会被家庭矛盾所困扰,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得她们在经济上缺乏独立性和安全感;如今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大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仅经济上开始独立,精神上也得到了满足。


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大家都知道在“茶棚烙馍”工作,不仅待遇好,心情也舒畅。


“都是邻里多少沾点亲,老姐们儿一起边干活边聊天,时间过得也快,比过去打牌打麻将实在。”李建春说只要肯干,来这保证亏待不了大家。


茶棚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其组织优势,安置特殊群体,增加居民收入。“大姐们”每天工作6个小时,一个月工资能领4000-6000元。


“我和我嫂子是经人介绍过来的,嫂子胯骨动过手术只能坐着干活儿。”家住金泉花园的59岁的顾中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感叹,“我们年纪大了不好找活儿,这里没有年龄限制,下午回去还能帮忙接孩子,时间也相对宽裕能顾家!”


“社区有不少老姐妹主动要求来这工作,‘茶棚烙馍’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真正做到了让居民们安居又乐业。”烙馍能手李建春见证了整个企业成立的全过程,也看到了邻里关系发生的变化。


利用自身技能再就业,“茶棚烙馍”团队闯出了一片天地。今年“茶棚烙馍”获评了徐州市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基层治理创新项目大赛的一等奖。


目前“茶棚烙馍”已整合安置、招聘启用社区内目标人群达30余人,惠及30多户家庭,充分激发社区产业发展的活力,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茶棚社区正在筹划扩大经营范围,加入金丝馓子、老味咸菜、盐豆等徐州特产,充分利用徐州文旅优势,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合作机制。


“扫描烙馍包装袋上二维码,即可显示招聘信息。”王俊尧说,除了周边居民,很多其他辖区的大姐们也想加入,所以社区才在徐州市选址建立分厂,希望“茶棚烙馍”能够惠及全市更多“大姐”。



文图 | 孙冯燕 王春莹

编辑 | 耿萌 魏晓青



徐州发布
徐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