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经历了“游春”、“消夏”、“悲秋”之后,冬天似乎一下子萧索沉郁起来。
在白居易的笔下,冬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
可以唤三两好友围炉而坐,喝点小酒放飞自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可以在寂寂雪夜,静听大雪压折竹子的声音——“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只要有颗不畏风雪、寒中作乐的心,总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来。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此情此景,让诗人羡慕起闲酌之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回复【苏澈】,诗词君带你走进他和苏轼之间的故事。无论身在何地、何种境遇,都不如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把酒高歌,不醉不归。把生命的每一刹那都过得欢喜美好,才不辜负一朝一夕一风一月。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于东都洛阳,时常与僧道来往,逐渐开始喜欢静谧的环境,也习惯了一个人独处。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地面上积雪深厚。雪后天晴,诗人在庭院中,背靠着椅背,眯缝着双眼,享受着这和煦的阳光,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天籁,忘忧无恼。如果你还在独自疗伤,不如选一个风轻云高的午后,去晒晒冬天的太阳,将一年的喜怒哀乐曝晒曝晒,那些快乐和温暖的就收藏起来,那些难过和委屈的就让它随风而逝。夜里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全诗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被贬江州的诗人,那彻夜无眠的孤寂,竟也有了别样的情致。
在独处的时间里,做好当下事,不迷失过去,不惊恐未来,享受独处,活出生命的本色,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并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乡愁,是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总有人在等你回家,也总有人在不舍你远行。
孤灯独坐,辗转难眠之际,乡愁最难将息。在万籁俱寂的漫漫长夜,你在思念煎熬中凭窗而立,思绪沿着来时路穿越关山重重,情牵故里。
白居易和刘禹锡,这一对常常唱和的“刘白”CP,惺惺相惜,一向以文字和酒互相安慰着彼此。这是一个普通的初冬早晨,白居易戴好乌纱帽,穿好了衣服,温了炉子,热上酒。早上起来,烟霜都是白的,天气微寒,鸟儿也发愁。诗写完了,找谁和诗呢?还是寄到苏州刘禹锡那儿吧!世间最远与最近的距离,是心灵与心灵的距离,有了懂得,一个眼神也会生出惺惺相惜的温暖。在某一个普通的日子想起懂你的人,最不经意的思念,最动人。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烤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一些。唯有多于情,方能深于诗。对于民生疾苦,白居易有切肤的深刻体会,不论仕途如何,他都坚守着知识分子的一份良知,关注平民的苦难生活,始终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和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
这是古诗里一幅描写冬日的永恒画面。每到这个季节,我们谈及寒冷中的美好,它一定会被轻轻诵起。我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近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尤其是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的问候,在冬日里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安慰。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迎来人生真正的快乐。如果你和白居易一样,用心感受,冬日的美好总会与你不期而遇。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点个【赞】和【在看】,心中无烦恼,便是好时节!内容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