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银龄行动” 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政务   2024-11-22 09:55   天津  


11月20日,民政部举行2024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张晓峰,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中国老龄协会权益保护部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增瑞出席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一起关注↓↓


《人民日报》记者
请具体介绍一下今天上午举行的新时代“银龄行动”启动活动的有关情况。
张晓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促进“银龄行动”拓面升级、提质增效,擦亮品牌,形成声势,引导广大老年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今天上午,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共同举办了新时代“银龄行动”启动活动。
启动活动上,全国老龄委向全国广大老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出了倡议,号召广大老年人参与“银龄行动”,做新思想的传播者、新理念的践行者、新征程的奋发者和新风尚的示范者;发布了“银龄行动”标识和志愿服务队队旗;启动了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和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部分“银龄行动”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发言;对开展好新时代“银龄行动”作了部署,强调要加强数字赋能,完善工作措施,做到量质齐升,实现参与主体更加广泛、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品牌形象更加响亮。全国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部分全国性涉老社会组织和“银龄行动”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启动活动。
今天上午的启动活动后,我们还开展了“银龄行动”对口支援工作,首批协调了10个省份签订对口援助协议,援助省份之间将加强老年人才交流,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跨省援助。同时,今天正式上线运行的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银龄行动”网上信息查询、服务链接和事项办理等功能,将进一步促进供需对接、信息共享、集中宣传,为广大“银龄行动”志愿者做好服务保障。
新华社记者
今天上午“银龄行动”启动活动上,同步上线了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请介绍一下这个平台的特色,以及下一步建设发展的考虑?
李邦华:民政部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为了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让养老服务更加可及、可感,今年重阳节试运行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今天上午,在“银龄行动”的启动活动上,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平台坚持适老化设计理念,通过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努力打造成各地养老服务政务平台的总枢纽。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政策资讯一目了然。平台汇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实用信息,方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更好地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社会公众“一站式”了解养老领域惠民利民政策措施。二是养老地图一键查找。平台汇集了全国超过40万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助餐点的点位信息,以图文形式进行展示,让社会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整体情况。三是场景呈现一网统揽。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详实、全面的养老服务资源信息,清晰展示每个养老服务站点的概况、空余床位、服务项目、入住价格和要求、特色服务、咨询电话等内容,让养老服务资源供需双方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接。譬如老年人家属想为老年人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选择区域、机构性质、医疗条件、机构位置等信息,快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信息获取的效率显著提高。四是服务事项一站办理。随着与省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平台将实现在线办理养老服务津补贴申领、养老机构备案等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双平台一键互链。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一键关联,社会公众可以轻松地在两个平台之间切换。老年人在实现“老有所养”的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老有所为”。
平台试运行以来,社会关注度很高,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次,累计访问量已接近550万次。这期间,社会各界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平台不断完善优化。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民政信息化“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的整体布局,持续完善平台建设和应用,以信息化赋能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数据信息,优化展示内容,丰富老年人能力评估、合同网签等功能模块,推动手机端上线应用,不断提升使用体验感,增加办事便利度,让应用“热起来”。二是加快推动平台与地方养老服务系统对接,通过部省两级协同联动,实现数据互连、业务通办,让数据“跑起来”,业务“动起来”。三是加强与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共享,推动实现两个平台间数据互通,推动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与银龄志愿者的服务供给信息有效对接,让不同平台“连起来”。
《法治日报》记者
据了解,“银龄行动”已经开展了20多年。此次启动的新时代“银龄行动”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创新之处?
张晓峰:为了开展好新时代“银龄行动”,今年9月,全国老龄委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银龄行动”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银龄行动”升级拓展、提质增效。
与以往的“银龄行动”相比,新时代“银龄行动”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参与主体更加广泛。把参与主体从老年知识分子拓展到全体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参与“银龄行动”的广泛性,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均有参与“银龄行动”的机会。二是行动内容更加丰富。把行动内容从智力援助、技术帮扶为主,拓展到“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全民参保、扶残助残、探访关爱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银龄行动”。三是需求导向更加明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银龄行动”与国家所需、人民所盼紧密结合,努力在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科教兴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开展形式更加多样。把“银龄行动”从线下活动为主拓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新活动载体,激发“银龄行动”新活力。五是规模质量同步提升。坚持扩大覆盖面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并重,做好“银龄行动”的组织保障和监测评估工作,提升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了解到,老龄协会组建了“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请介绍一下这支队伍的有关情况,有没有哪项活动给您留下过深刻印象?另外,据您了解,全国各地的“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团队中,您觉得哪些做得比较有特色?
刘增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回信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老龄委《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广泛组织动员老年知识分子开展“银龄行动”示范性活动,带动老年志愿服务活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中国老龄协会组建了“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
这支队伍,依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具体组织,主要是以开展智力援助、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团队成员由自愿参加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的“银龄行动”公益活动的老年志愿者组成,原则上年龄在55到70岁之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包括全国“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以及在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专家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平时各自在所在单位和社区做志愿服务,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重大“银龄行动”时,大家自愿报名参与。团队成员的主要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第二是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第三是发挥专家志愿者优势,积极参与“银龄行动”,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是动员老年人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纠纷调解、文教卫生、体育健身等活动,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社区治理做贡献。目前,这支以知名专家志愿者为骨干的队伍已初步建成,人数已达到300名。
志愿服务队开展的很多活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今年7月,我们在乌兰察布搞“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专家组成员、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原主任王文远,以79岁高龄主动请缨,要求参与义诊并传授平衡针灸技术,被传为佳话。各地“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最典型的是“沪疆银龄行动”,上海是开展“银龄行动”最早的地方,至今已经坚持了21年,共组织十九批次、426人次老年志愿者,支援了新疆5个地州市、16个县市,累计服务185家单位,形成了长效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老年志愿者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还有四川,在全国首个发布省级的老年志愿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召开四川首次老年志愿服务大会;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4662个,注册人数达90万人;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老年志愿者服务网络平台。应该说,各地做得比较好的案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们也想借这次新闻发布会,借助媒体呼吁广大老年朋友积极加入“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快乐。
《光明日报》记者
请问目前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如何?具体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刘增瑞:今年9月印发的全国老龄委《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互联网+银龄行动”服务模式,实现“银龄行动”供需网上办理。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积极鼓励各地搭建“银龄行动”服务平台,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目前,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已在今天上午正式上线。
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服务于全国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集政策与信息发布和志愿服务供需双方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平台。该平台设置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专题,深入宣传各地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的举措成效。同时还提供四个方面的信息服务:第一个方面是银龄新闻。这一栏目主要发布中央领导同志对“银龄行动”的指示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银龄行动”的政策措施,帮助广大老年志愿者及时学习掌握方针政策;第二个方面是银龄动态。这一栏目主要向社会公众系统全面介绍国家及地方各层面的“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时代风貌;第三个方面是银龄风采。这一栏目主要是系统展示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六大领域“银龄行动”项目实施情况,方便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第四个方面是银龄服务。这一栏目主要是发布志愿服务事项、供需双方信息,展示示范项目,并提供“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项目申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龄人口基础数据查询等服务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平台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完善信息发布和网上服务等功能,同时为全国各地“银龄行动”平台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争取实现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全覆盖,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老年志愿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中国老年报》记者
新时代“银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张晓峰:按照全国老龄委印发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总体目标是:2024年,全国老龄委有关成员单位、各省级老龄委要做好“银龄行动”筹划安排,推动“银龄行动”有序启动,各省级民政厅(局)、老龄办至少开展1项主题活动。到2026年,“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长期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到2028年,“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下一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将进一步健全“银龄行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发挥好全国老龄委议事协调作用,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拓展智力援助“银龄行动”。把“银龄行动”融入东西部协作和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广泛动员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二是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银龄行动”。结合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纠纷调解、文教卫生、体育健身等活动。三是把“银龄行动”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多领域。引导全国性涉老组织开展“银龄行动”,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有特色、层次高、规模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四是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充分利用老年人原单位、所在社区的有利条件,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为有意愿参与“银龄行动”的老年人提供机会。五是提升“银龄行动”管理服务水平。强化“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做好注册认证、志愿服务记录和证明出具等工作,普及老年志愿服务知识,做好志愿者安全保障。六是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开展全国“银龄行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宣传“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先进事迹,展现老年人老骥伏枥、向上向善精神风貌。


来源中国民政



天津民政
发布天津市民政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