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支持 | Space Support :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Seven Doors Culture Media Co., Ltd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在传统认知中,“仙”是远离尘嚣的太虚游者,常腾浮云之上,遁世于洞天福地之中,或以神通变化之术幻化为各种飞禽走兽和不计形体、难测方位的以太物,以这种超脱世俗功利和至高至圣的形象比喻当前时代的艺术家们似乎不太合时宜,但倘若将时间倒回到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前后——这一纯艺术家与器匠还尚未有清晰划分的时代,形势就突然一目了然,排斥服从于功能性与机械化生产的能工巧匠们从自身拥有的心灵之手中获得一种优越感,使他们感到自己明显与流水线工人或精密机器有着本质区别,但事后的历史立即表明逆工业化的手工艺运动是一座漂浮在云端的仙阁玉宇,艺术必然要与工业化进程融为一体。最终,由灵巧的手工艺所创造的那些美观、经久耐用的要素都被压缩在清晰的机械结构中得到解决——这是具有艺术意志的工匠们抵达思想彼岸的历程。
如今,艺术家们早已掌握多种机械切割与熔铸的手段,通过新型技术将不同质感的材料搅碎混合浇筑、开裂,自然成型技术以及对数字科技的接受与转化等,情况完全不同于手工艺时代的琳琅满目的装饰美学,这些基于现代性下产生的丰富可能越来越促进人们对 “Less is bore” (罗伯特·文丘里 Robert Venturi)的深切认同。在符合工业标准的玻璃技术成熟之前,古法琉璃铸造是主要能打通光线使得内外空间界限消除的方式之一,它在佛教中象征着“无垢无净”、“梦幻泡影”等观念,也被求仙问道者遵奉为仙家瑰宝,认为其晶莹通透、流光溢彩的特性是来自太虚幻境,但是摒弃这些历史的文化标记,就物质性来说它同时包含了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在本次展览中,我们拟将与艺术家、设计师、现代技工和传统工匠联动起来,以琉璃作为主材料并结合金属、木、屏幕等元素进行功能性作品的创作——工业感与非工业精度的并存、平滑、弯曲、不确定性外观以及动植物异形的神秘感充斥其间,某种东方神话的特质被以一种气质上神似而非形似的方式展露无遗,犹如一场后现代理想与仙灵主义的交媾。
本次展览由艺术厂牌仙揭谛SANDGADI与合硕琉璃联合出品,由HALF IMAGE提供策展支持,涵盖了2023至2024两年间我们与艺术家合作的成果,以及我们确定将在未来进行合作的艺术家们的相关作品。展览结合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构建的东方神话的美学质感,从现代主义发展及对其反思性的角度出发考察民俗与风土的可能性,在这里,一切具有古典形态或气韵生动的事物都指向一种未知,即人们对于未来形式的多种可能性的想象,而并非指向它们本身。展览时间自2024年8月3日起至8月20日。
/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
/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s
曹斌华(b.1989),南京艺术学院教师,生活并工作于南京。
曹斌华的艺术实践主要涉及综合材料绘画、装置艺术、公共艺术。在这些形式中,他的作品通过视觉策略在当代艺术背景下探索创作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曹斌华的创作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从而推送和拉动这种不确定性。观众可以找到更多元自我的抽象,同时让冲突问题更开放,更普遍的东西。在材料与手段的更新与冲突中寻找隐喻,是个体对自我情感及物自体关系的持续发问。
曹斌华近期展览包括2023:湖州生态艺术展,中国湖州;请问我-时间如何流逝,中国上海;宁夏沙漠艺术季,中国宁夏|2022:径园,大气层空间,中国南京;经编机,ART404 GALLERY,中国南京|2014:脆弱,ARTE POVERA艺术展|2013:Thte Choice of Choice,南京药艺术馆,南京|色域绘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丁世伟(b.1989)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他的作品在基于屏幕经验下的影像装置、雕塑、图像、视频、互动装置等多种媒介形式中展开。他广泛地对意识形态话语、流行图像与哲学符号进行援引和挪用,通过媒体界面开启观者的感知通道,过滤并干预个体降维的用户经验,进而昭示了屏幕景观作为当代政治与信仰的反乌托邦式的自我实现预言。屏显作为处于物质世界与数字拟像的中介,不断在参与观者身体的重塑与规训。他的作品一方面将观众已悄然异化的介面身体与观凝感官重新穿刺,另一方面以可爱化(kawaiification) 作为模糊对立与矛盾的定言令式,在痛感与诙谐的矛盾知觉中不断缝合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近期个展包括:幽灵腹语,拾萬空间,北京,2024;窗,1000 Press,杭州,2023;信仰得来速,Gallery Vacancy,上海,2021;随机预言,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20。近期部分群展机构包括:天目里美术馆,杭州,2023;X美术馆,北京,2023;剩余空间,武汉,2022;山中天艺术中心,北京,2021;K11基金会,上海,2020;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2019;中国美术学院,杭州,2018;昂西城堡博物馆,昂西,2017;
Castello Di Rivara当代美术馆,都灵,201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5。他曾于2015获得法国克莱蒙费朗Prix Videoformes特别奖,并在2014年获美国华盛顿华语电影节
银奖。他的短片作品在众多国际电影节展出,曾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荷兰国际动画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坦佩雷电影节等。他的作品也亦被机构收藏包括: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中国;天目里美术馆,杭州,中国等。
黄佩姗 Huang Peishan
黄佩姗,1994年出生于云南大理,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和上海。她于201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在2022年取得马里兰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黄佩姗的创作跨越多种媒介,包括图像、影像、雕塑和装置。她的作品深入探讨物理景观和情感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物体和空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色彩、材料和诗意情感的巧妙运用,以及通过它们所创造的叙事来表达审美观点。在过去两年中,黄佩姗通过 "人造自然 "系列及其衍生子系列,探索了城市系统与自然和人之间的多重关系。她的作品还关注生活在当代城市景观中的少数民族群体。
梁绍基,1945年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天台。梁绍基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研究软雕塑。三十余年来,潜心在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上进行探索,创造了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重要展览:溶熔之幻,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2024);海溟溟,深圳海上世界艺术中心,深圳(2024);迪里耶双年展,沙特(2024);一个柔软的着陆地,克里夫兰当代艺术馆,美国(2023);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吴文化博物馆,苏州(2023);梁绍基:蚕我 我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1-2022);物质的魅力: 来自中国的材料艺术(巡回展),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Smart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2019-2020);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北京(2018);库里巴蒂当代艺术双年展,奥斯克·尼迈耶博物馆,库里巴蒂,巴西(2017);梁绍基:雲上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科展览馆, 多哈,卡塔尔(2016);梁绍基:元,香格纳画廊,上海(2015);艺术之变,海沃德美术馆,伦敦,英国(2012);云,梁绍基个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7);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第五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00);第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土耳其(1999);第
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199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等。
梁绍基于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沈之 Shen Zhi
沈之,于1993年出生,毕业于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其艺术实践以观念艺术为主要方向,涉及装置、雕塑、图像及影像等复合媒介。近期课题主要关注于数字权利、数据和参数化算法、机械生产中数据形成的数字人性,从现实角度作为切入点重构现实和虚拟的关系系统。
曾受邀参加 Gallery 杂志采访,上汽 R Space 对谈,作品曾在喜玛拉雅美术馆,春美术馆,苏宁艺术馆,华泰美术馆,要空间,k11艺术空间,张园,外滩 8 号,南京大气层空间,全摄影画廊等艺术机构展出。宋抒阳,1992年生于黑龙江,现生活于上海。作品曾入困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彩师奖。
宋抒阳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时间” 展开,空间在其作品中被燃予一种特殊的属性,即南构一种永恒而具有历史穿透力的黑畸区间。用以消解科学借助空间概念来测量时间的那种方式。自2021年起,宋抒阳开始使用影像与3D技术以及椰用古物件与工业材料制作装置,在这些作品中,时问借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被象征性地置入空问之中,现代科技材料与过去的已经失去原本价值的物品在空间中构建一种新的连结,从而论证时间的綿廷。汤国 Tang Guo
汤国(b.1955,Tang Guo.Wuxi,China),出生于江苏无锡,曾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央工艺美院书籍装帧系学习,曾任江苏省作家协会《钟山》杂志美术编辑。
主要个展包括
2021年:忆江南,汤国个展,Temple东景缘画廊,北京,中国 | 2020年:大江东去,汤国个展,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佛山,中国 | 2017年: 纸草, 艺术家汤国个展,澳门莲花美术馆,澳门,中国; 纸草纲目, 汤国个展,逸空间,南京,中国 | 2016年: 智珠寺与澹园, 汤国户外投影墙视频展,东景缘,北京,中国 | 2015年:大江东去, 汤国个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 2013年:墟:汤国个展,香格纳主空间,上海 | 2008年:流溢,外滩18号创意中心,上海,中国 | 2006年:水.土, 汤国个展,朱屺瞻艺术馆,上海,中国 | 2005年:人境, 汤国摄影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中国 | 2002年: 乐水-汤国摄影展,香格纳复兴公园,上海,中国 | 2001年: 汤国新作品展,香格纳复兴公园,上海,中国 | 2000年: 生命的渴望,LA GALLIAVOLA,米兰,意大利 | 1998年: 汤国纸上新作品,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 1996年: 汤国作品展,香格纳波特曼,上海,中国;汤国水墨作品展,国父纪念馆,台北,中国 | 1995年: 飞越故园, 汤国新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东方画廊,南京,中国 | 1994年: 香港-北京, 汤国绘画艺术展,意大利使馆文化处,北京,中国;东方家园, 汤国作品展,PHIMS 画廊,伦敦,英国 | 1991年: 汤国绘画艺术展,国际艺苑,北京,中国 | 1990年: 汤国作品展,意大利使馆文化处,北
京。
吴厚挺,1985年出生,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吴厚挺个展包括 “2066”(东画廊,上海,2023年)、“埋伏”(美博美术馆,上海,2023年)、“破格”(五五画廊,上海,2019年)。其作品曾在沪东当代美术馆(上海,2022年)、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上海,2021年)、美博美术馆(上海,2021年)、库博美术馆(上海,2020年)、新桥美术馆(上海,2016年)、宁波美术馆(宁波,2015年)等机构展出;曾参与群展“百年海上·外滩空间艺术季”(百空间,上海,2021年)、“青年艺术家海上邀请展”(上海,普陀区文化馆,2021年)、“退相干”(香格纳画廊,上海,2017)等。
文爵 Wenjue
文爵,2001年生于北京。2015年就读于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2016年进修于弗朗索瓦·勒朗德工作室,2019年成为法国泰勒艺术基金会终身会员,现居上海。他的创作围绕着对“油画”这种媒介的实验,通过颜料的物理质感堆积,令三维的类岩石和浅浮雕与二维绘画相互碰撞,产生出新的对话关系,赋予结构与图像以全新的定义。
近期个展包括 “超体:丰饶角”(BANK,上海,2023),“夏日弗拉明戈”(hiart space,深圳,2021),“我和我的…”(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 北京,2020),也参与群展“梦之飞鸟”(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黄竹坑空间,香港,2023),“青春乐园 —— 中国新绘画案例研究展(一)”(又生空间,北京,2023), “I Waited For You”(无事发生画廊,上海,2023),“春潮”(BLANKgallery ,上海,2022),“术士与猎犬”(HALF IMAGE ,上海,2022),“人间”(BLANKgallery,上海,2022),“经编机”(大气层空间,南京,2022)。
王一 Wang Yi
王一,1991年出生于上海,2016年硕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新具象工作室。
王一从绘画出发,以具有象征性的形状、颜色和结构作为载体,试图拓宽抽象在纯形式研究之外的可能
性。他的创作涉及多种媒介,并将古典技法、工业材料、现成品结合,回应自然与城市、社会历史、人的存在等经典主题。王一认为抽象艺术的使命在于承载观念,而一切现象和思维最终将以形式显现;他将基于现实脉络的批判与对峙隐藏在抽象化的外壳中,使之与中国的特有境遇和文化现象对话并生长出新的含义。
他曾获得或入围多个奖项包括:“保时捷2020-2021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明天雕塑奖”、“宝龙艺术奖 (PAA) ”、"The Signature Art Prize (中国)”、“约翰•莫尔画奖(中国)〞、“罗中立奖学金”、“Creative M50 创意新镜评选”等。
主要群展包括:“化身”,松美术馆,2024;“流光”,四方当代美术馆,2023;“楼上的城市”,ASE艺术基金会,2023;“比抽象重要”,外滩艺术中心,2023;“共栖: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2023”;“发光·反光—第16届海平线艺术展”,中华艺术宫,2022;“重生:2020-2021 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获奖作品展”,上海展览中心,2022,“第九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重塑边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21;“糖果炮弹”,广州K11艺术馆,2021;“愿你生活甜如蜜”,巽美当代艺术馆,2020;“璀璨都市”(复现),DavidZwirner,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罗中立奖学金”,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16;“新资本论”,成都当代美术馆,2016;“秩序的边界:抽象绘画的中国途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5;“抽象艺术新一代”,寺上美术馆,2014。汪天鑫 Wang Tianxin
汪天鑫,1986年生,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2010毕业于安徽大学绘画专业,同年赴日本高知大学、韩国全南大学学习,创作艺术表现横跨装置、绘画、影像及剧场展演。他擅长运用图像重构、智能算法编辑系统、自动化剧场机器等媒介创作大型交互声光装置,探索并思辨媒体技术、电子剧场、社会雕塑之间的边界想象。不断挑战着个人与当代社会的密切关联。
其作品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艺仓美术馆、震旦博物馆、宝龙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重庆时代美术馆、韩国培材大学、日本高知大学、韩国文化院等展出。杨熹 Yang Xi
杨熹,2014年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创作主要以雕塑为主,作品来源于个人行为或感知的狭缝中产生的记忆、情感等感性的世界,以直觉来捕捉和归纳抽象的形态。主要关注当下人类与大自然所创造与演变的事物与事件的发展生态,通过重新想象定义历史、生态乃至日常,以及每天的网络、现实生活等经验积累,在细小的体验中捕捉出有意向的场景、形态、材料,并收集、叠加、再处理,进行再语境化创作,给雕塑提供一种新的生成逻辑以及再生态的可能性,并在消解雕塑时间性的同时,在空间中寻找成立的瞬间,创造一种新的有效观看途径。
近期个展:“皮毛手塑料眼”(snap艺术中心,上海,2021)| 群展:“通|道”(艾可,上海,2023);“浮潜Flux Zone”(BLANK gallery, 上海, 2023);“诸歧路:;同的 / 潜在的 / 流动的”(拱形画廊,长沙,2023);“柔者成承”(震旦博物馆,上海,2023);“通道”(当下艺术空间,北京,2023);“未来出走”(长江美术馆,山西,2022);“反光体”(沪申画廊,上海,2022);“未来祭中祭” (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2021)“略;于宇宙” (宝龙艺术中心,上海,2021);“冷焰”BFC艺术季(外滩BFC艺术中心,HALF IMAGE/上海,2021);“变量的活力”(how昊美术馆,温州,2020);“螺蛳壳里做道场”(166艺术空间,上海,2020);
周子正 Zhou Zizheng
周子正,1995年出生于浙江嘉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周子正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要表现形式。工作室和实验室中的一系列跨学科领域的创建,以及从一般思维实验到复杂算法和现场干预,此种实验性的探索和糅合,已经触达了大量的学科边界。将大量的不确定性分为明显和简单的常数定律,并对当前的偶然机制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和研究。创作诗意作品,重新定义艺术的本质,解释图像宇宙及其背后的规律,并模糊界限。2020年上海弥金画廊个展“置物与边界”。作品曾于以下机构展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chiK11美术馆(上海、沈阳);上海穹顶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油罐艺术中心;上海展览中心;龙现代艺术中心;复星艺术中心;上海春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马利美术馆;捷克Prague Gallery;日本能登半岛美术馆;中国雕塑博物馆(收藏);青岛美术馆(收藏);景德镇陶溪川艺术中心(收藏);秦皇岛玻璃博物馆;河南省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等。曾
获以下奖项:“Stanislav Libensky Award”(2021, 2018),“UCCA Lab新锐艺术家-最佳呈现奖”(2022),“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21),“明天雕塑奖”(2020),“日本金泽国际玻璃艺术奖励赏”(2019)。
HALF IMAGE
联系我们:cyanknight@163.com
+86 021-60730568/18721007913
/
欢迎咨询
Exhibition Reservatio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