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捷克大使冯飚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电动汽车造福欧洲人民》

政务   2024-07-01 16:37   捷克  

2024年6月27日,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克媒体《议会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电动汽车造福欧洲人民》,强调中欧电动汽车合作良好势头不应被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阻断。文章全文如下:

世界各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之一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电动汽车是具体举措之一。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都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给消费者带来福利。

一、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汽车是能源使用大户,为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成为行业共识。汽车产业推进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共识为基础,落实是关键。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商和相关国家政府均制定了汽车电动化发展规划。坚持开放合作,共创循环畅通、互利共赢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将为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增长、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贡献,并助力全球汽车业转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预测,如各国既定的能源、气候和产业政策得到落实,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到2030年,全球每天的石油需求可以减少600万桶,到2035年,可以减少逾1000万桶,这相当于美国目前的道路运输用油量。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汽车行业一直朝着节能低碳和电动化的方向发展。据上述报告数据,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400万辆,其中,60%在中国市场销售,50%由中国厂商生产。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业当之无愧的的领导者。

三、中国电动汽车为欧洲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依靠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以及低成本优势,中国高性价比电动汽车在欧洲广受欢迎。

此前有捷克媒体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物美价廉,深受欧洲和捷克消费者喜欢。

德国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莫索夫集团董事长兼CEO莫索夫表示,德国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反响非常好,尤其喜欢中国汽车精美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

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认为,创新的中国电动汽车可以促进欧洲汽车制造商转型,消费者是最终的受益者。

四、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而非所谓的“产能过剩”。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目前全球电动汽车产能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电动汽车需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五、中欧汽车产业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典范,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是新亮点。长期以来,中国是欧洲汽车企业最为重要的销售市场。2023年,仅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超过300万辆。欧洲是中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重要进口来源地,占比过半。在电动汽车领域,欧洲车企正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研发等方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华开展全方位合作。多家欧洲车企在华生产的电动汽车返销欧洲。中国汽车相关厂商也在通过扩大在欧投资等方式,深化合作,将工作岗位和产业技术带到欧洲。

中欧电动汽车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共同目标,也符合市场规律,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其良好势头不应被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阻断。双方可以通过加强磋商交流、化解分歧、深化合作,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携手共创中欧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官方账号,为您提供中捷关系、使馆动态和领事侨务等方面最新资讯和服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