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总是很少注意那些看起来“乖巧”的孩子,他们寡言少语、不哭闹,一个人就可以玩一天,但其实他们背后往往隐藏着大问题。
01
看似“乖巧”的孩子
为何会被诊断为孤独症?
11岁的浩远,是一名自幼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但由于平时孤僻、少语,身边只有隔壁邻居家的小孩是其玩伴。在祖父母眼里,自己的孙子除了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业成绩较差外,还算是“省心”的孩子。即使放学回家后不愿意与自己交流,祖父母只当是其性格使然,没放在心上。
直到去年10月份,浩远时常出现自言自语、凭空比划的行为,并在祖母阻止时居然动起了手。因担心儿子病情加重,浩远父母便带其来到长春市第六医院就诊。
02
得了孤独症的孩子
长大自己能变好吗?
浩远的主治医生说,目前像他这样的孩子,在长春市第六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经常能够见到。对于这类常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医学上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自闭症、孤独症)。
这些核心症状不仅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常伴有智力缺陷、语言障碍、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其他方面异常。
目前,仍无有效药物可治疗或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重度孤独症儿童若不及时干预,有较高的致残率。这种疾病通常会延续至成年,也就导致很多成人孤独症患者,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话且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需要他人的日常帮助和支持。
03
孤独症儿童早期的可能表现
若3月龄至3岁的宝宝出现了以下症状,家长们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进行检查。
04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治疗现状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谱系”两个字,就足以看出孤独症的多样性,所以,不能单靠“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这些特征,就觉得孩子一定是孤独症。
即便是在专科医院,孤独症的诊断也需要详细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躯体情况、在家庭学校等环境的日常表现,并结合面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情况,综合分析评估孩子的发育及社交能力,才能判定孩子是否是孤独症。
终审:吴 静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官方微信
邮箱:ccwjwx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