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代表了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重大进步,其能量转换效率比单结电池更高。单片串联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组件是互连层,它有助于宽带隙和低带隙子电池的集成。全钙钛矿串联电池的传统设计基于超薄金属复合层(通常为Au)以及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 (PEDOT:PSS) 空穴传输层,这会带来光学和复合损耗以及不稳定性。基于此,剑桥大学Samuel D. Stranks团队介绍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复合层的新型互连层,它有助于用首选的自组装单层[2-(9H-咔唑-9-基)乙基]膦酸 (2PACz) 取代 PEDOT:PSS,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期刊。这种器件结构可显著降低光学和非辐射损耗,使器件效率达到23.4%,而传统层器件的效率仅为19.7%,同时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这项工作解决了全钙钛矿串联电池器件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挑战。论文信息: ACS Energy Lett. 2025, 10, XXX, 713–725.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4c03065薄膜太阳电池微信交流群,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