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查询史料翻阅旧书古籍,又再读到关于桂林王城曾被称为“皇城”的段落。想起早些年在朋友老散的书中也有相应的内容。于是复又埋头钻入故纸堆中,试图撷取古趣以成此文。
大家熟知的“靖江王府”所在的这座城池,之所以被称为“王城”,是因为曾有两个朝代藩王的王府都设立在城内:一是作为明朝历代靖江王的王府(从公元1377年2月28日第一代靖江王进驻至1650年11月28日),二是作为清朝定南王孔有德的王府(公元1650年11月28日至1652年8月7日)。而这座城池被称为“皇城”,则是因为其曾作为宋高宗、元惠宗的“潜邸”和明昭宗蒙尘驻跸之地相关。图1:《宋史》卷二十三载“丙午,康王构为太傅,静江、奉宁军节度使”
图2:《金史》本纪卷三载“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丁酉,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宋高宗赵构的“潜邸”——靖康元年二月丙午日(公元1126年3月5日),当时还是宋朝康王的赵构被封为太傅、静江军节度使、奉宁军节度使(图1:《宋史》卷二十三载“丙午,康王构为太傅,静江、奉宁军节度使”)。其中,“静江军”即当时负责驻守桂林的军队。但所授的这些封号只是享受“节钺”待遇的虚职,仅作为加重其军事权威的标志。赵构活了八十一岁,终其一生,都未亲身到过“静江军”的领地。靖康二年二月丙寅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朝皇帝金太宗完颜晟下诏,把已向金朝投降两个月的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废为庶人(图2:《金史》本纪卷三载“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丁酉,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北宋灭亡。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日(公元1127年6月12日),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即皇帝位,建立了南宋帝国,成为宋朝第十任皇帝,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于赵构被封为“静江军节度使”后不久就登基即位,“桂州”被赵构视为自己的“潜邸”。于是在南宋绍兴三年二月丁亥日(公元1133年3月9日),“桂州”被提升为“静江府”,从而提高了桂林的地方行政级别(图3:《宋史》卷二十七载“二月丁亥朔,升桂州为静江府”;图4:《宋史》卷九十载“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旧领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节制管辖北宋时期广南西路的大部分区域。静江府遂成军府,原“静江军节度使”便也被称作“静江府大都督”。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桂林成为了广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被称为“西南会府”。
图3:《宋史》卷二十七载“二月丁亥朔,升桂州为静江府”
图4:《宋史》卷九十载“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旧领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的“潜邸”——至顺元年四月辛丑日(公元1330年5月),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被杀害了自己父亲(元明宗)的的叔父、时任皇帝的元文宗流放到荒凉的高丽大青岛(今韩国大青岛)。一年后,元文宗因害怕高丽人盛传自己“弑兄夺位”而奉妥欢帖睦尔为帝造反,于是在昭告天下称妥欢帖睦尔不是元明宗的儿子之后,又转而将其流放广西静江(今桂林)。妥欢帖睦尔于至顺三年二月(公元1332年3月)到达桂林,居住在独秀峰下报恩寺(元朝一度改称为大圆寺)。在独秀峰下寺庙的生活中,妥欢帖睦尔得到秋江长老指导与诸僧的关照,习读了《论语》、《孝经》等儒家典籍,每天都练习书法,受到了良好的汉文化启蒙教育。他曾书写“正法眼藏”“秋江”赠给寺内长老,书写“九霄”“方谷”“节妇”等赠给当地布衣百姓,又在独秀峰的岩石上书写了“万岁山五福海”“长寿佛”“日月”等汉字。妥欢帖睦尔也因此十分尊崇佛教,在其即位后下令每年给予报恩寺五千石租谷作为香火灯油费。(图5:《元史》卷三十八载“至顺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后班布尔实被谗遇害,遂徙帝高丽,居大青岛中,不与人接。阅一载,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图6:《桂林郡志》卷之三藩邸载“壬申春二月至,因居独秀峰下报恩寺。曾书正法眼藏四大字及秋江二字锡寺僧师澄,又于峰之岩石上书万岁山五福海、长寿佛、日月诸字”;图7:《庚申外史》卷下“后帝即舍与本寺常住,租五千供之”)。在元文宗与继其位仅53天的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十三岁的妥欢帖睦尔,于元朝至顺四年六月己巳日(公元1333年7月19日)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成为了元朝的第十一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是为元惠宗(明太祖朱元璋特以其“知顺天命、退兵北去”,加称其为顺帝)。至正二十三年三月(公元1363年3月),广西两江道宣慰司从湖广行中书省的管辖中剥离出来,单独设立了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设省之始,额尔吉纳作为其最高行政长官,获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兼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使(图8:《元史》卷三十八载“文宗后曰:吾子尚幼,妥欢贴睦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命中书左丞阔里吉思迎帝于静江··· ···四年六月己巳,帝即位于上都”;图9:《元史》卷九十二载“二十三年三月,置广西行中书省,以廉访使额尔吉纳为平章政事”)。至此,元惠宗的“潜邸”开始成为了省级行政治所所在地。图5:《元史》卷三十八载“至顺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后班布尔实被谗遇害,遂徙帝高丽,居大青岛中,不与人接。阅一载,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
图6:《桂林郡志》卷之三藩邸载“壬申春二月至,因居独秀峰下报恩寺。曾书正法眼藏四大字及秋江二字锡寺僧师澄,又于峰之岩石上书万岁山五福海、长寿佛、日月诸字”
图7:《庚申外史》卷下“后帝即舍与本寺常住,租五千供之”
图8《元史》卷三十八载“文宗后曰:吾子尚幼,妥欢贴睦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命中书左丞阔里吉思迎帝于静江··· ···四年六月己巳,帝即位于上都”
图9《元史》卷九十二载“二十三年三月,置广西行中书省,以廉访使额尔吉纳为平章政事”
图10《明季南略》卷之十三载“十二月,大清兵破广东,永历移跸桂林;内阁吕大器回四川,丁魁楚率子女、辎重由浔州走横江小路,内阁随驾者止瞿式耜一人。丁亥正月驾至广西桂林府”
明昭宗蒙尘驻跸之地——隆武二年十月十四日(公元1646年11月20日),明朝永明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府就任监国后,又于十一月十八日(公元1646年12月24日)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即皇帝位,改元永历,是为明昭宗。瞿式耜向永历皇帝朱由榔提出建议,指出“桂林为西省上游,形胜嵯峨,城郭坚固,确然兴王根本之地。北规楚,东恢粤,惟此地为适中”,坚持认为应当驻跸到桂林。不久,在肇庆失守、梧州告急的情况下,永历皇帝朱由榔于永历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公元1647年2月25日)移跸到达桂林,原先的内阁大臣都离开了,只有瞿式耜一人跟随(图10:《明季南略》卷之十三载“十二月,大清兵破广东,永历移跸桂林;内阁吕大器回四川,丁魁楚率子女、辎重由浔州走横江小路,内阁随驾者止瞿式耜一人。丁亥正月驾至广西桂林府”)。朱由榔驻跸桂林后,安排此时已受封为“临桂伯”的瞿式耜与户部尚书严起恒同掌相印。虽受战事影响,朱由榔也多次反复往返驻跸桂林,但由于瞿式耜怀着对国家的忠诚,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向朱由榔上疏“揽大权,明赏罚,严好恶,亲正人,闻正言,以服远近”(图11:《永历实录》卷二十四),同时进谏尽力为国招贤纳士。桂林城也因此短暂地恢复繁荣的景象,一度作为永历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于是远近的贤人志士纷纷向桂林集结,希望能在此时的乱世之中为国效力;图12:《明季南略》卷之十三“凡趼足而至者,非怀忠抱义之人,亦乱世取功名之士。人之岁月、精神不用之于正,则用之于邪;安可驱为他人用哉!人咸以桂林为稷下”)。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正月,因战事逼近,永历帝逃往梧州,从此就再没有回到桂林。同年十一月初六(公元1650年11月28日),定南王孔有德率清军破城。誓死留守桂林的瞿式耜与张同敞被俘,两人于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闰十一月十七日(公元1651年1月8日)在叠彩山仙鹤岩下英勇就义。图11《永历实录》卷二十四载“瞿式耜疏请上揽大权,明赏罚,严好恶,亲正人,闻正言,以服远近,上嘉纳之”
图12《明季南略》卷之十三“凡趼足而至者,非怀忠抱义之人,亦乱世取功名之士。人之岁月、精神不用之于正,则用之于邪;安可驱为他人用哉!人咸以桂林为稷下”
1920年徐珂编《清稗类钞》第二册宫苑类四五载“贡院形势之佳,粤西为首,本明靖江王府,俗号皇城”;1942年顾震白编《桂林导游》提到“靖江王府在皇城内,前即正阳路,为元顺帝潜邸”。图13 1920年徐珂编《清稗类钞》第二册宫苑类四五载“贡院形势之佳,粤西为首,本明靖江王府,俗号皇城”
图14 1942年顾震白编《桂林导游》“靖江王府在皇城内,前即正阳路,为元顺帝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