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山烽火铁骑连(散文)
作者/朱富喜
【作家/诗人风采】
★朱富喜,曾用名福喜、朱士清,江苏淮安人。军旅生涯中从新闻报道员开始文学写作,主要作品有诗、散文、小说,发表在《前线报》、《故事会》、《洪泽湖文学》、《诗词天地》、《诗生活》等期刊,以及《诗艺国际》等网络平台。性格自由散漫,理想主义者。
【作家/诗人作品】
红山烽火铁骑连(散文)
朱富喜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红山峰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威严地耸立着,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抗日战争的烽火熊熊燃烧至此,一支英勇无畏的骑兵队伍横空出世,他们以杜拉连长为代表,成为了草原上抗击日寇的先锋连。
杜拉:这位身材魁梧、目光如炬的草原汉子,骑在他那匹威风凛凛的黑色战马上,犹如战神一般。他古铜色的脸庞刻着岁月的痕迹,却更显坚毅;深邃的眼睛里燃烧着对侵略者的怒火,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他的身后,是一群同样英勇无畏的骑兵战士,他们身着羊皮袄,腰挎马刀,个个英姿飒爽。
这支铁骑兵连一百二十人左右。不仅有着英勇无畏抗日的决心,更有着坚定的民族大义精神。他们深知,保卫家园,抗击日寇,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杜拉连长的号召下,他们团结了乡绅组织的小武装。尽管队员们虽然年纪差距大,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草原的地形不似开阔,山势起伏,杜拉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制定了一系列独特的作战策略。他们在山谷中设下埋伏,等待着日寇的到来。
有一天上午,阳光明媚,日军的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趾高气扬地踏入了他们的伏击地。杜拉躲在山谷上方的草丛中,用望远镜紧紧盯着这支一百多人日军的一举一动,手中的马刀握得更紧了。当日军队伍完全进入包围圈,他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从山谷两侧冲了出来。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喊杀声震耳欲聋。
“冲啊!杀鬼子!”杜拉的怒吼声响彻山谷。
他一马当先,挥舞着马刀,冲向毫无防备的日军队伍。他一马当先。瞬间砍倒了几个鬼子兵。身后的骑兵们也个个勇猛无比,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每一次挥动都带来敌人的惨叫。
地方小武装队员也不甘示弱,他们在后方用自制的弓箭和土枪攻击敌人,当日军三本小队长被杜拉刀劈两半后。给日军小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但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击。他们的机枪疯狂扫射,不少骑兵战士中枪落马。但铁骑兵们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勇猛。
“为了草原!为了乡亲们!”杜拉高喊着,激励着战士们冲锋。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就在这时,杜拉发现了日军付指挥官的位置,他双腿一夹马腹,朝着付指挥官冲了过去。几个日军士兵企图阻挡,都被他乱刀斩于马下。
终于,他来到付指挥官面前,手起刀落,结束了他的性命。日军见指挥官都被杀死,顿时军心大乱。铁骑兵们趁机发起总攻,敌人开始溃败。
这场战斗,铁骑兵们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但他也牺牲了二十八人,伤亡惨重。
然而,胜利并没有让他们骄傲自满。杜拉清楚地知道,日寇不会善罢甘休,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面。
果不其然,日军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对铁骑兵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他们派出飞机轰炸,派出装甲车追击。
但杜拉和他的队员们没有荒乱退缩,他们利用地形与村庄。继续在草原上与敌人周旋。
一次,日军将他们围困在一座红峰山上。面对困境,杜拉冷静地观察着日军的动向。寻找突破口,发现了山边右侧有一条隐秘的小路。他带领着骑兵们趁着夜色,悄悄地从这条小路突围而出。
随后,他们又迂回到日军的后方,发起了突然袭击。
“兄弟们,让小鬼子尝尝我们骑兵的厉害!”杜拉再次冲锋向前。英雄无畏地战斗着!
这一次,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铁骑兵们竟然能如此神出鬼没。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血战,杜拉带领的铁骑兵在草原上声名远扬。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更多的草原儿女投身抗日,为保卫家园而战。
经历三年半的抗战红峰山骑兵连扩编成三个团的人数,在全体抗日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草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杜拉和他的铁骑兵成为了草原上的英雄传奇,他们的故事永远被人们传颂,激励着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后记:在解放战争中,杜拉己升为师长。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
传统诗词曲赋
现代诗歌,歌词
译诗,译文
文学评论
散文随笔,小说,等等
★
杜绝一稿多投
随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清晰近照2-3张
特别说明
敬请关注本平台,不关注不接受投稿
传播正能量★共创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