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提到
在日本旅游时感染流感,
大S徐熙媛的离世
使得日本流感更加引人关注。
据报道,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日本静冈县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后藤干夫表示,自1月起,当地许多医院的感冒药已宣布告急,许多医院建议轻症患者不要前往医院,避免挤占医疗资源和在医院感染其他病毒。
多人称在日本旅游时感染流感
医生:不同国家流感差异不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一般来说,每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全世界差异不大,会存在时间先后的不同。
如国内2023年冬天11月份流行甲型H3N2,12月份流行乙型流感,2024年流行的则是H1N1,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占据主流的毒株不同,但基本就是这三种,致病率差不多,甲流症状表现也没有区别,不会因为在日本就有明显不同。但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得过H1N1,来到另一个国家流行的是H3N2,则可能再得一次。
▲网友发文称在日本旅游时感染流感。
对于外出特别是海外旅行,李侗曾提到,旅行时时差、体力消耗等会导致身体劳累,抵抗力下降,同时接触大量人群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旅途中就医用药也往往无法及时保障。
李侗曾建议,生病后应该第一时间休息,不要急于去另一个目的地或返程,这些都不利于病情恢复。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提到的高危人群。
在流感高发季节特别是目的地处于流感高发季节,游客可以携带奥司他韦备用。
奥司他韦是非常安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也已经批准用于流感暴露后预防。但是奥司他韦是处方药,原则上应该提前和医生沟通是否适合自己使用,有无禁忌证等问题。
另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解热镇痛药,以及发生腹泻时用于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口服补液盐等。
专家提醒,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
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有何不同?听专家解答↓
奥司他韦服用方法:每日两次,用药疗程5天;
玛巴洛沙韦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专家介绍,从缓解症状来看,两个药物是等效的,玛巴洛沙韦对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要比奥司他韦好一些。当出现流感相关症状时,在“黄金48小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做到自救。
此外,还有两种非甾体的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家中配备一款即可。如果发烧比较明显或引起身体不适,可以使用退热药。
戳这里,关注南国早报👇
“星标”南国早报,接收最新资讯
来源丨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红星新闻
责编丨吴思思
校对丨李 凝
审核丨杨 波
终审丨段钦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