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的胡杨树

政务   2024-11-30 15:58   北京  


栏目语

21年来,54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和西部双向奔赴,一句“这里需要我”,就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书写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史诗。近日,团中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大型主题宣传的采访团走进新疆、走进兵团,走近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火热实践,一起倾听他们的热血与奋斗、奉献与成长……



人与人的缘分是很奇妙的。我们平直的人生轨迹,不知何时,竟会相交于同一点。


2006年,一名叫孙飞飞的娇小姑娘坐上了从陕西开往新疆的列车,婉拒了父母的相送,带着比自己还要重的行李,抱着师范院校毕业生教书育人的理想,开启了边疆支教之旅;2017年,山西小伙儿张伟晋背起行囊向西而行,看着火车窗外的风景从绿油油的农田变成荒茫茫的戈壁,他忽然意识到,他将到达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完全崭新的生活;2022年,00后大学生郑志成通过网络联系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从福建出发,一路欢歌,共同奔赴他们向往已久的祖国西部,为了“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穿越时间与空间,他们的人生轨迹重叠在一个共同的身份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志愿者。


何为“西部计划”?这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根据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共同组织实施的重大工作项目。项目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选派志愿者到西部和基层艰苦地区进行为期1—3年的服务工作,为高校青年学子参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提供了重要途径。


然而,换个文艺一些的说法也许更为生动贴切:一群年轻人,从五湖四海奔赴祖国边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更像一部用豪情热血浇灌西部沃土的青春史。


仅以新疆地区为例,西部计划实施之初,即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募派遣志愿者。2011年,根据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战略部署,西部计划专门设立服务新疆专项,主要从疆外招募志愿者服务新疆基层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乡村医疗、乡村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截至目前,已累计有7.9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疆服务。


这是一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交融的青春史。


或许,当你和我一样走过新疆这片土地,与这群西部计划志愿者面对面聊一聊,听听他们的人生和梦想,谈谈他们的“月亮与六便士”,你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段故事,每一首青春之歌亦自有它的弦音。


“发芽”



2022年5月的一天,暮春的空气里透着融融暖意,即将从福建警察学院毕业的郑志成窝在宿舍刷手机,突然,一条视频闯入了他的视线——那是一条关于西部计划项目的宣传视频,记录了西藏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墨脱工作服务的日常,视频中,一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郑志成的脑海里久久回响。


“像是被什么东西一下子击中了。”郑志成说,“视频里的志愿者都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我也可以。”


就是带着这样的念头,郑志成报名了当年的西部计划项目,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正式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带着行囊跨过大漠瀚海,来到了天山脚下的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


对郑志成而言,阿瓦提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干燥的气候让从小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他几乎每天都要流鼻血,嗓子也疼了足足半个月,“喝多少水都没用”。


好在,为了方便照顾志愿者,团阿瓦提县委的工作人员经常给大家送去药品和必需的生活物资,在他们的帮助下,郑志成逐渐适应了环境,并开始寻找融入这里的方式。


在日常帮扶青少年的服务工作中,郑志成接触到了当地一些困境儿童,这让他深受触动:“我在想,能不能搭建一个平台,召集县里年轻人一起来帮助这些孩子。”


说干就干,郑志成与团阿瓦提县委的工作人员共同谋划,发起成立阿瓦提县青年联合会,联系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推荐优秀青年加入。很多单位不知道青年联合会能干什么,他便一家一家地去解释;召集来的青年不知道自己加入后能做什么,他便一个一个地去回答,几个昼夜连轴转,“三天只睡了5个小时”,最终为联合会邀请来了102名青年小伙伴。


这102名青联委员就像一面面树立起来的旗帜,在团阿瓦提县委的组织下,在知的层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行的层面,广泛开展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精神在阿瓦提的年轻人中蔚然成风,如今,仍然有新人不断加入进来。自成立后,联合会积极与援建地区、单位合作,为当地困境青少年筹集了数万元的物资,把实打实的温暖送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偶尔,郑志成会想起当年临行前,老师曾对他说:“志成,去新疆参加西部计划,不是去旅游看风景,而是要做实事的。”现在,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他说,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戈壁少年看见戈壁以外的世界,此行无悔。


今年是郑志成在阿瓦提服务的第三年,他自嘲已经从一个“新人”变成了一个“老人”,也承担起了照顾志愿者们的责任,每当有新的志愿者来阿瓦提,他总是第一个跑去接站。


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宋枫林就是郑志成接来的小伙伴。这个学中医的姑娘坦言,在专业领域,自己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


宋枫林的服务地是阿瓦提县中医(维吾尔医)医院。她发现,身边的同事大多是维吾尔医专业出身,在面对一些具体病例时,他们使用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理念不尽相同,每每这时,“爱较真儿”的宋枫林往往会与同事展开争论,这令她“有些苦恼”。


她向团阿瓦提县委书记任宝金咨询解决办法。“维吾尔医是深受当地群众认可的治疗方法,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当两个不同的理论发生矛盾时,是否可以去探寻一下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任宝金建议道。


宋枫林决定试一试。她开始主动向同事们请教维吾尔医的基本学理,遇到具体病例时,会认真观摩同事们的治疗手法。渐渐地,随着了解的深入,宋枫林竟然发现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一些共通之处。虽然争论也会时不时发生,但很多次“争着争着,就想到一块儿去了”,最终总能够达成一致意见。


“维吾尔医的一些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并不冲突,有时甚至可以一起使用,治疗效果也很不错”。宋枫林说,下一步,她想做一个课题,深入研究维医维药,让民族医疗的精粹被更多的人知道。


很多改变,往往都是从细微处开始,像一场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这一点,202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武安达深有体会。


三年前,由于疫情原因,武安达比其他人要到得晚一些,在去往服务地阿瓦提的路上,来接他的司机师傅抄近道,一条尘土飞扬的小路越走越荒凉,让武安达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沉下去”,“应该会在这里有所作为吧”,他想。


而武安达真正对这座边疆小城的印象改观,是在他去服务单位工作之后发生的事。在单位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武安达参与了县里很多重大工程项目,新学校奠基开工、棚户区升级改造、现代化医院投入建设……每一个项目投资计划下达的背后,都有他和同事们一起熬夜加班的身影。


三年时间,武安达亲眼看着阿瓦提,这座维吾尔语名字含义为“繁荣”的小县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他也因此越来越喜欢这里,那句来时“会有所作为吧?”的不安疑问句也早已变成了“会有所作为的!”肯定感叹句。


就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来了,他们逐渐适应了在新疆的生活,每一天都仿佛和普通的一天一样,又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同了。


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好比你养了一盆不知名的植物,日日悉心照料,忽然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听到“啪”——那是破土而出的声音。正是因为未知,所以微小的改变也足以令人雀跃,其中虽有忐忑,更多的却是期待,期待着,开启命运的“盲盒”。


“成长”


在一些偶然的契机下,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赵珺没有想到,挑战竟来得这样快。


202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她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服务地——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人民医院。由于中医科是医院的薄弱科室,执业医生少,这就意味着赵珺不得不“挑起大梁”。


“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停留在纸面上。”赵珺说,在来阿瓦提之前,虽然也在医院见习过,但大都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带着,并不需要自己独当一面。


可在这里不行,医生少,病人多,2个月后,她便被安排值班,从“小赵同学”变成了“小赵医生”。


然而,初入职的“小赵医生”略显慌乱。“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出事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珺如是说,那个时候,她每天都要追着有经验的医生请教,这个病怎么治,那种症状该喝什么药,针灸怎么进针才不会疼;不忙的时候,就与同事凑在一起探讨治疗方案,自学一些中医疗法。


当然,“小赵医生”也有“捅娄子”的时候,科室主任艾日夏提总会笑着安慰她:“我们小赵没来多久,刚学会了跳舞,还没学会治病”,然后再默默地帮忙“善后”。


这样微小的善意,赵珺一点一滴都记在心里,在业务上更加努力。半年过去了,在实践磨炼下逐步成长的“小赵医生”越来越受患者们的认可和信任,一声声“小赵医生,下次看病还找你”让她获得了一份十足的成就感。


“我的从医生涯算是提前开始了吧,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赵珺说,她在新疆的生活“像马奶子葡萄一样甜”,她要将这片土地给自己的甜,全部回馈给这里的人们,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们的成长,则发生在与支教地学生双向奔赴的过程中。


其实,刚到服务单位库车市第三中学的时候,研支团的同学们“有点懵”,不知道教学工作该如何下手,比如,实验课上,有的学生不会操作器具;英语课上,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不会拼读单词……研支团队长刘大千给队员们打气:“大家来这儿不就是为了把孩子们教好的吗?我们一心一意干就完了!”


于是,这群研支团的“小老师”们开始了“个个击破”模式:小姑娘菲罗热很喜欢编程,但因为一些原因耽误了不少课程,研支团队员赵凝就单独为她“开小灶”,耐心地解答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慢慢地,菲罗热已经可以上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程序;高一学生奥斯曼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没有学习积极性,好几门考试成绩不及格,研支团队员赵伟鉴与他谈心,鼓励他主动思考,现在他已经成为了班上最爱问问题的“活跃分子”;调皮男孩努尔尼萨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去抄答案,研支团队员刘佳诺把他悄悄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诚信比成绩更重要,从那之后,努尔尼萨会标注每一道错题,字迹工整的作业成了在全班展示的范本……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库车市第三中学校长王琴琴看来,研支团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很大帮助,“在近年来各地援疆项目的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备,最缺的还是人才。”王琴琴说,“这群小老师工作认真又热情,他们补足了我们学校人才队伍的短板,非常受学生们喜欢。”


除了授课,研支团的队员们还组建了许多有新意的社团,为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个“第一次”:刘佳诺创办了学校第一个英语配音社团,很多学生从不知道什么是配音变成能够独立流利地完成一小段英文配音;王欢成立了学校第一个女生篮球社,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女同学开始爱上篮球运动,有些甚至可以自信地展示球技;在机器人社团,研支团队员周宇航指导学生们学习动作编程,第一次看到机器人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跳起了舞,学生们都发出了欢呼;在无人机社团,研支团队员郭家蓉鼓励学生勇敢试飞无人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操作,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再飞几次总能成功——也许,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一次次不断创新的尝试,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与老师们都在成长:在手工社团,研支团队员宋汝清和学生们一起,解锁了更多手工技能;研支团队员、负责生物课教学的程恺策,则跟着孩子们认识了很多“以前见也没见过”的本地植物;带着孩子们学习玩耍,刘佳诺说自己性格更开朗了,从“i人”变成了“e人”;研支团队员、教高中课程的杨佳明则完成了“学生”到“老师”身份认知的转变,这让他多了一份责任感……


这是一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是一场“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场“青春”与“成长”的双向奔赴。刘大千认为,研支团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埋种子的人”:“我们来这里支教,不仅是帮助孩子们学知识,更希望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价值。”


当风吹过库车市第三中学的校园,有蒲公英随风起舞,我们都坚信,它们的种子会落地生根,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完成属于它们的使命。


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阿图什市去往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需要近2个小时的车程。穿越连绵的灰褐色群山和铺满红柳的戈壁滩,一路颠簸,2023年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高潮来到了这里。


谢依特小学是阿图什市距离国界最近的一所小学,这里的学生多为戍边人员子女,由于工作原因,家长们无法时刻陪伴孩子。高潮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怎么办?她与自己的两位搭档——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冉雪群和努尔比耶·热合曼商量,最终,她们共同决定,用时间改变现状。


“我们最富有的就是时间,我相信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一定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成绩。”高潮很笃定。


在课堂上,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支教老师们会特意放大音量,放慢速度,上完一节40分钟的课后,嗓子往往是哑的。而在课后,高潮他们则会把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叫来单独辅导;周六日,碰到有自愿来学校上自习的学生,支教老师们也会主动帮他们复习功课。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老师和学生很自然地达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有时间就去学习,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努力最终带来了回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高潮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的优秀率从0提升到了50%,整体成绩冲进了全市前五名;语文成绩也从全市倒数提升到了前20名。


对于这样的结果,冉雪群很欣慰,但并不意外。“我的学生们虽然有些比较调皮,但都很努力。”冉雪群说,看着漂亮的成绩单,学生们会用拥抱来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有时候,很多学生会一起跑过来,一个、两个、三个,小手拉着小手抱住她,围成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圈。


而高潮则从这群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年少求学时的影子,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她说自己像蜗牛——不会走捷径,只有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脚一脚地向上爬,“放弃不难,但坚持很难”——这是一种近乎笨拙的努力,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韧性,不做假想,无需预设,只要等待,等待时间给予我们最终的答案,那个关于成长的答案。


“扎根”


200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孙飞飞的青春岁月里,有很多次都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每一次,她都坚定地选择了新疆。


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孙飞飞的第一个服务单位是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第二中学。她清楚地记得,在那里上的第一堂课,自己比学生们还紧张:“我是学小学英语专业的,也没有真正教学实践过,一来就让我教中学生,说不紧张是假的。”


于是,为了给孩子们“一节完美的英语课”,这个不服输的姑娘开始给自己加压,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备课上,同时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孙飞飞发现,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用全英文的上课方式“比较困难”,她不得不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教——字母发音、单词拼写、语法结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不会,她就在课后为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为止。


在学生们看来,这位温柔娇小的孙老师教学很严厉,但平时却“对人非常好”,课后辅导的时候怕他们饿肚子,就自己花钱买来馕饼分给大家吃。就是这样,一年之后,孙飞飞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有了质的飞跃,甚至有学生获得了自治区级英语竞赛一等奖。


时间飞逝,2007年,一年服务期满的孙飞飞面临着是否留疆的抉择。出于对女儿的担心,父母希望她能回陕西老家。但孙飞飞却有着很多不舍,正在纠结的时候,她收到了学生们写的一封“信”。


其实,那甚至称不上是一封信,就是写在了作业本中的一页纸上,里面记录着学生们与孙老师的点滴日常:孙老师刚来的时候烫着卷发,好漂亮、好时髦;孙老师给我们带了火龙果,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种水果,真好吃;孙老师,你回老家还继续教书吗?如果是,不如就还在这里吧……结尾处,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迹,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个名字。


捧读着这样一封信,孙飞飞泪流满面,心里有个声音坚定地告诉她:留下来,这里的孩子更需要你。彼时,在她的身后,南疆深秋的暖阳穿透明亮的玻璃窗,一束小小的光,正一点一点,驱散地上的暗影。


留下来,这一留,就是十几年。这期间,孙飞飞通过了地区补充教师的招考,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她辗转岳普湖县多所学校继续着教育工作,是学生们敬爱的孙老师;她也无时无刻不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会到宿舍里给熟睡的学生盖被子,会给遇到困难的学生写信说“悄悄话”,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孙妈妈”。


然而,追求理想的路上,总是会付出一些“代价”。


孙飞飞与本地小伙儿盛延福相知相爱,2009年,他们决定结婚,把家安在岳普湖。因为不认同女儿留疆的选择,孙飞飞的父母并没有来参加婚礼,这令她很伤心。妹妹打来电话安慰,告诉孙飞飞,父母在家念叨最多的就是她,怕瘦小的女儿在那边生病没人照顾,怕她一个人离开父母身边吃苦受累。


2018年,孙飞飞的父亲检查出了肾癌,手术后,老人家的身体变得很差。已经多年没有回过家的孙飞飞走进病房,看见曾经高大的父亲“瘦得脱了形”,那一瞬间,她想过放弃工作,回父母膝下尽孝。父亲得知了孙飞飞的想法,握着她的手告诉她:“我的病我自己知道,你不要担心。你回新疆去,去干你的事业,去照顾好你的小家庭。”


那天夜里,孙飞飞蒙着被子,哭到了天亮。第二天一早,她背起行囊,再次登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她的心更沉了,那里装着对学生们满满的牵挂,也装着父亲殷殷的嘱托。


2023年,孙飞飞的父母来岳普湖看她,这是两位老人第一次到新疆来,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他们直呼“新疆是个好地方”,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女儿坚定选择的地方。


留疆18年,孙飞飞最终与父母达成了这场漫长的“和解”。这一生还能有多少个18年?孙飞飞不知道。她只知道,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回头,路,就在脚下;希望,也总是在前方。


谈起留疆初心,孙飞飞说:“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我的心愿,就是让岳普湖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深爱的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


为了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这个朴素的愿望,也一直存在于2017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张伟晋的心中。服务期满后,张伟晋主动选择留在喀什,通过招考成为了喀什市英吾斯坦乡人民政府的一名公职人员,主要负责扶贫(乡村振兴)工作。


英吾斯坦乡位于喀什市东部,下辖27个行政村,这里也是张伟晋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主战场”。2023年,张伟晋到古尼恰艾日克村驻村,这是全乡最大的深度贫困村,共有567户2600多位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一半。


如何真正帮助乡亲们致富?张伟晋认为,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靠“就业带动+产业推动”。在深入了解村情的基础上,张伟晋一方面积极宣传就业政策,确保家家有人就业;另一方面则不断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查阅资料,张伟晋发现了与古尼恰艾日克村同纬度的宁夏某村靠蟠枣种植发展乡村经济的成功案例。他向乡政府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后续,经过充分调研,乡政府决定引入蟠枣,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丰收。那一年,全村蟠枣销售收入突破8万元,整个蟠枣种植、采摘、销售全产业链条累计带动了超68位村民增收致富。


张伟晋在基层的七年时间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张伟晋自学了维吾尔语,“学习笔记写满了二十多个本子”。日常入户调研,他会操着一口地道的维吾尔语和老乡们唠家常,村里的阿卡、阿恰(维吾尔语中“大哥、大姐”的音译)见到他就像见到自家小弟一样亲切。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老汉我是瓜(指喀什特产水果“老汉瓜”),你是牙膏我是刷,喀什有我就有家”,这是张伟晋自编自唱的一首打油诗,他已经把喀什当成了第二故乡。他说,去新疆是他少年时就有的心愿,如今,他实现了这个心愿。


像一棵树摇撼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群扎根新疆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默契地做出了同一个选择:留下来。


也许,我们用一组变化惊人的数据可以佐证:西部计划实施21年来,共有7.9万名志愿者来疆服务,其中超过30%留疆发展。新疆专项实施规模从最初的600余人扩大到2024年的2.2万人。


也许,这不只是一组数据,因为在这些数字背后,有无数张年轻的脸,无数双明亮的眼,无数个有趣的灵魂与无数段鲜活的故事——这群青年用自己坚定的选择告诉我们,梦想,会有无数种实现方式;青春,更有无数种突破可能。


你知道吗?新疆有很多胡杨树,它们总是成群地聚集依偎在一起,曲折的褐色的枝,茂密的金黄的叶,就那么大大咧咧地绽放在茫茫戈壁,肆意展示着那精彩而旺盛的生命力——总觉得,那必是一种自深处生发的惊人的力量,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韧劲选择在艰苦的环境里发芽、生长、扎根,直到将自己的每一缕根脉都深深刺探入沙土中,穿越风霜雨雪,历经沧海桑田,直到与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心意相通,灵魂相触,血脉相融,创造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的动人传说。


或许,这群志愿支援新疆的年轻人,也在心里种下了这么一片胡杨树吧——那片连接着“小我”与“大我”、贯通着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理想之林,是一份特别的礼物,给自己,也敬青春;为家国,更致未来。



我想,这样好的年华,大抵是值得歌颂的——

我曾仰望日月、流云、星河
始知天之远

我曾蹚过山川、旷野、湖泊
始知地之广

我窥见时间的无涯
才更珍惜当下的明朗

我看过世态的炎凉
愈发坚守内心的滚烫

就像

我明白平凡的意义

却依然怀揣创造不凡的梦想
我向往烟火的归途

也从未放弃探索远方的航向

(本文中出现的所有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2期
作者:王晓芸
编  辑丨   
责  编丨韩志博
审  核丨许文立
值班编委丨董俊杰

点亮“在看”,“小我”与“大我”!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