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被视为“京畿重地”,因其环绕着北京市,仿佛肩负着“守护京城”的使命,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名称也反映了这一点。例如,保定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永远保卫大都的安定”,这是元朝时期政府所命名的。
当然,如果政府选择将首都设在南京或其他城市,那么河北省的地位也会相应降低。
例如,在民国时期,中华民国的首都设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使得河北省的重要性有所减弱。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选为首都,这使得河北省的重要性再次上升。此外,为了促进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发展,河北省的行政区划经历了频繁的调整,共有16个县市划归北京和天津。
然而,在这些行政区划的变动中,“北三县”却依然留在河北省——即便北三县只是一个“飞地”,它仍然隶属于河北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 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京津地区发展迅速。
查看中国地图时,可以发现河北省保护着北京和天津,确实形成了“环绕京师”的格局。然而,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存在一片土地,虽然与河北不直接相连,却被划分为河北省廊坊市的辖区,这便是河北省的“飞地”——“北三县”。
北三县的形成与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变迁密切相关。追溯到战国时期,河北大部分地区隶属于赵国和燕国,因此被誉为“燕赵之地”。由于该地区地势复杂、地理位置独特,加之粮食生产丰饶,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非常重视的区域。
因此,河北省的辖区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变动,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河北省——当时被称为直隶省——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得以确定。那个时候,天津和北京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河北省的管辖之下。
在北洋政府时期,直隶省被正式更名为河北省,北京市则改称为北平市,成为一个“直辖市”。然而不久之后,北平市又被“降级”为河北省的省会。直到1930年,北平再次成为直辖市,河北省政府也迁回了天津。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效推动战后重建和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我们设立了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在内的十多个直辖市。然而,当时这些直辖市仅负责管理主城区,周边地区仍由所属省份进行专区管理。
例如,北京是由通县专区进行管理,而天津周边则归天津专区管辖,这两个专区都隶属于河北省。当时,通县专区下辖13个县,包括通县、三河县、怀柔县、密云县和方山县等,而天津专区则管理天津县、静海县等10个县。需要强调的是,天津县与当时的天津市并不相同,天津县是由天津专区管理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然而,这个行政区划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作为首都的北京以及邻近的天津自然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区域。
· 河北省的“北三县”飞地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共实施了156个重要项目,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和天津更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
然而,由于北京和天津作为直辖市仅负责主城区的管理,使得城市面积较小,土地资源极为紧缺。更为关键的是,这两个地区的水资源也十分匮乏。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当时的行政管理区域已无法满足工农业的发展需求。
那该如何解决呢?自然是将河北省的一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和天津的管辖,这样可以扩大这两个城市的面积,促进首都的发展。
自1952年起,随着天津县的划归,京津地区的扩张力度不断加大。天津由一个内陆城市逐渐演变为临海城市,面积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北京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1952年宛平县全境及房山、良乡的部分地区被并入北京市,此后通县专区的9个县,包括通县在内,陆续划入北京。
如今的密云水库所在的密云县,实际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并入北京的,这为首都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推动了北京的城市化发展。
目前,北京的总面积已经扩展至约1.6万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0倍。这些新增的土地主要是从河北省划分而来的。
城市的扩展促进了北京和天津的快速发展,但也引发了许多城市问题。在此背景下,北京和天津意识到城市面积已达饱和状态,决定停止继续扩展。在停止扩张之前,它们共从河北划走了16个县,最终形成了如今环绕北京和天津的区域格局。
京津的扩张停止对河北来说可能是件利好消息,毕竟不再需要将河北的土地划走。然而,对于河北的“北三县”居民来说,这种情况或许并不是那么乐观。
· “北三县”是什么?
“北三县”包括三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根据当前的行政区划,尽管这三个县隶属于河北廊坊市管理,但它们的土地并不相连,因此被视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
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北、西、南三个方向,而天津则主要向滨海地区发展。夹在天津和北京之间的三个县,似乎被“遗忘”了,没有人将它们划入其他地区。
起初,“北三县”与河北省之间还有蓟县相连,然而在1973年,天津将蓟县划走,这使得“北三县”完全与河北省隔离开来。随着京津两地的扩张需求得到满足,水资源等其他需要发展的资源也已相对充足,甚至两地已经连成一体,因此京津对“北三县”不再有扩张和兼并的欲望和意图。
因此,北京和天津停止了扩展,不再从河北划分出土地,这样“北三县”就成了一片“飞地”。
随着北京和天津停止扩展,河北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例如,原本属于通县专区的15个县中,有10个被划归北京,剩下的管辖区域变得十分有限,因此通县专区被撤销,而“北三县”则被纳入唐山专区的管理。
到了1974年,部分人士认为河北为了与天津“区分开来”,于是将天津地区更名为廊坊地区,并将“北三县”纳入廊坊地区的管理范围。
之后,廊坊升格为市,“北三县”便成为了廊坊市的下属县,这片“飞地”至今依然属于河北。
· “北三县”未来是否会并入北京呢?
河北对“北三县”的态度显得“复杂”,尽管河北希望其管辖的县域能够实现充分发展,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感到“力不从心”。
一方面,“北三县”并不与河北直接相连,虽然它们属于廊坊的管辖范围,但由于廊坊自身资源稀缺、经济发展缓慢,难以对“北三县”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管理上也面临着“现实挑战”。
另一方面,河北省对“北三县”也存在一定的担忧,因为这些地区距离北京天安门最近的地方仅有30公里,这个距离甚至比一些北京的下属地区还要近,河北省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北三县”再次被划归北京或天津的情况。
因此,“北三县”似乎成了一个只能依靠自身管理的区域,这使得该地的经济发展始终不理想。考虑到实际情况,居住在“北三县”的居民自然希望能被划归到北京,事实上,将“北三县”划入北京的说法已经流传了几十年,但至今也没有任何实质进展,大家依然不清楚这件事情究竟何时能够实现,甚至是否会实现。
然而,或许可以说幸运的是,尽管目前“北三县”尚未被纳入北京的具体规划,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地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例如,三河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构建了“3+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大休闲和大健康这三大高端服务行业,以及新一代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这三个战略性新兴行业,从而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例如,香河依托其传统的家具制造业进行创新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目前,香河家具城已经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家具集散中心,其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二。
此外,为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北三县”获得的支持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在今年9月,北京市发改委批准了“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段)的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底完成。届时,“北三县”将能够使用“南水”,缓解其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这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有助于改善“北三县”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北三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推动当地经济的提升,并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另外,随着京津冀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提升,“北三县”原本通往北京和天津的“断头路”得以打通,同时新增了轨道交通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使得“北三县”能够全面融入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这将进一步推动“北三县”的经济增长。
北京还推出了有关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旨在完善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机制。
——推荐阅读——
· 重磅!平谷线首辆列车成功动态调试
· 大公园来了,即将开建!北三县的一座“天然氧吧”
· 北京菜篮子(燕郊)流通中心项目启动!
广告投放丨19213229954(同微信)
你若喜欢,点个 “赞” 和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