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保障进行时】雪山上的“飞毛腿医生”|“龙之队”滑雪医生守护亚冬“生命之火”

文摘   2025-02-11 18:25   黑龙江  

亚冬会正在进行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突然一名“外籍运动员”进行高难动作时意外摔伤,裁判员立刻叫停比赛,示意医生进场救援。脚踩滑雪板、身背急救包的王晓峰医生率先冲出,他飞速滑到伤员身边用英语询问伤情,和另一位医生一起现场处置,伤者疑似颈椎损伤,需要立刻转运去医疗点。收到呼叫的第二批医生拖着雪上救援船赶到,医生们用担架将伤者固定在救援船上,迅速滑出赛道……这几位犹如神兵天降的“飞毛腿医生”就是本届亚冬会一群特别的“安全卫士”——滑雪医生!他们都是滑雪高手,一旦运动员受伤,能在4 分钟内赶到现场,快速救治并转运伤员。这一幕是他们在赛前针对亚冬会进行的模拟救援演练,亚冬会开幕以后,由42位黑龙江医生组成的滑雪医生“龙之队”已经进驻雪上项目场地,在雪山上守护生命。


“飞毛腿医生”要4分钟内赶到现场


亚冬会负责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项目的滑雪医生王晓峰,是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五病房副主任、主任医师。2月8日,亚冬会举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他凌晨5点多起床,六点从酒店坐通勤车出发去雪场,7点20分到达雪道医疗保障点位。比赛一直持续到14点结束,返回酒店的王医生16点半吃上了当天第一顿热饭。接受采访时,他笑着说,“早晨走得太早了,酒店早餐还没开。滑雪场很冷,大家吃了点巧克力这样高热量的食物维持体力。普通的训练日工作时间会短一些,早8点出发,下午2点多就能返回酒店休息。”



亚冬会医疗指挥中心雪上赛区组副指挥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王广志告诉记者,本次亚冬会亚布力赛区共设有8个赛道,22个FOP点位,配备滑雪医生63名,其中外聘滑雪医生21名、龙江滑雪医生42名,他们是亚冬会的“安全卫士”,时刻待命。21名外聘滑雪医生承担过北京冬奥会雪上比赛场地的医疗保障工作,42名龙江滑雪医生由省内十余家医院的以外科为主的一线医务人员层层选拔而来。根据国际雪联规定,一旦运动员发生受伤事故,救援医生必须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快速救治,这就要求滑雪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出色的滑雪技能,能够在复杂的雪道环境中快速穿梭。普通赛场医生是在相对固定的医疗区域等待伤员被送来,而滑雪医生则需要主动出击,深入到比赛场地内,在低温、地形复杂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医疗操作,这对他们的医疗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龙之队”滑雪医生雪上守护生命


自2024年龙江滑雪医生团队成立以来已经过5轮系统性培训,内容涵盖了雪上运动常见伤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专业的滑雪技能训练等,通过赛前一系列测试赛以及模拟救援演练,滑雪医生们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王晓峰医生是有10多年滑雪经验的爱好者,这次在家乡举行的亚冬会上担任滑雪医生,被他称为“职业与爱好的一次完美结合”。他说黑龙江的这支滑雪医生队伍是继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生之后,中国第二支滑雪医生团队,大家起名叫“龙之队”。



滑雪比赛是高损伤风险的比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摔倒受伤,不能自行离开赛道,裁判员向竞赛长汇报,马上暂停比赛,通知滑雪医生进场。滑雪医生要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治疗,还要保证比赛的连续进行,将伤员快速运离赛道,避免搬运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在1月19日的单板坡面障碍技巧测试赛上,一名男运动员动作失误,没能从跳台成功飞出,而是重重摔落在坡顶。接到裁判员入场指令,王晓峰穿上雪板,背上急救包进入赛道,飞速冲上坡顶,与随后赶来的医生一起快速处置,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转运出赛道。王晓峰说:“这名伤员被转运到后方医院全面检查,诊断为头部损伤、颈部挫伤、多处软组织损伤。后来听说我这次救援是整个测试赛过程中,我们‘龙之队’滑雪医生首次穿雪板滑行进入赛道实施的救援,是这支队伍组建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雪上比赛救援。”


亚布力雪山上闪耀的“生命之火”


王晓峰医生服务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属于难度较大的项目,出成绩较慢,滑雪医生在赛道上的保障时间是最长的,救援雪道狭窄且坡度大,工作难度也最大,首先要直面的就是严寒。亚冬会1月13日至23日的测试赛,正赶上“三九天,虽然医生们浑身贴满了热贴,但室外工作时间长了,有几位医生的脸部、手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工作条件艰苦,天气冷,但大家的心火热,王晓峰说:“作为医疗工作者,能为在家乡举办的国际赛事提供医疗保障是我们的荣耀,我们坡面障碍项目的16位医生每天都干劲十足,会用仁心仁术服务各国参赛运动员。”


11日,哈尔滨日报记者在亚布力去往赛道的山路偶遇了王晓峰医生,他背着AED(自动除颤仪)像风一样划过,身上带有红十字标志的大红色救援背心宛如雪山上跃动的生命之火。像他这样的滑雪医生是亚冬会上“哈尔滨医生”的缩影,大量的医务工作者在为这场国际赛事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赛时转运救治定点医院、哈医大二院院本部专门成立了国际医疗中心,接待各国运动员及工作人员,为亚布力赛区及市内包保场馆开通亚冬会急诊转运绿色通道,每天都有大批运动医学、急诊、骨科、心内科的骨干医生奔赴竞赛场馆、运动员村诊所以及定点医院,他们不仅在为一场体育盛会提供医疗保障,更展现了中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

照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奕萱


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新闻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