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芒市大事记(1949-1978)

时事   2024-09-30 23:22   云南  



前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回望75年时光,新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共芒市委党史研究室、芒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新中国成立75周年·芒市大事记”栏目。
让我们跟随一个个年度标示牌感受芒市不平凡的七十五年,一起重温历史,砥砺前行。



芒市大事记(1949-197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潞西还未解放,抗战时的外敌入侵、封建剥削让这片秀美大地满目疮痍。1949年底,党中央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兵团根据党中央“彻底粉碎敌人逃跑企图,迅速歼敌于云南境内”的指示,迅速突破敌人防线,取得节节胜利,潞西和平解放在即。

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师121团先遣排和工作团进驻潞西(芒市)。月底,部队进驻畹町,标志着潞西(芒市)全境和平解放。

△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1师121团进驻芒市,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1951年1月,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分团到潞西(芒市),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边疆军民的关心和关怀,带来毛主席亲笔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

1951年春,东山山官排早利在潞西县人民政府帮助下,创办景颇族地区第一所小学——翁角学校。招生22人,聘黄麟任教。同年秋,云南省文教厅举办的第一期师训班结业,严子明、陈光希、陆文沛等人分配到潞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支边教师,对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52年3月16日至22日,潞西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芒市召开,成立潞西县各族各界联合政府和潞西县政治协商委员会。

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潞西县划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4年1月28日,州人民医院前身潞西民族医院举行成立典礼。

△1954年1月28日,州人民医院前身潞西民族医院举行开幕典礼

5月9日,中共潞西县工委派出办社工作组,指导、帮助赵老三等6户建立起“直过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赵老三社。

△潞西“直过区”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社长赵老三(德昂族)

10月20日至22日,潞西县第一次民主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成立了潞西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末,原梁河县第四区所属大水井、仙人洞、芒龙、花拉厂、李子坪、大水井和高埂田阿昌族乡7个乡,与潞西县允茂区划出的梁子街、芒蚌、河头村、五岔路、芹菜塘、筠竹园6个乡共同组建成潞西县江东区。至此,全县有5个区。

1955年10月25日,历时65天的第二期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结束,为搞好社会主义社会的互助合作行动打下了基础。

△各族群众开展土改
△“和改区”傣族农民在钉桩分田(摄于1955年9月)

1956年12月14日至18日,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在芒市举行。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行来到芒市,受到潞西县参加边民联欢会的各族各界人士和全州各县代表15000人的夹道欢迎。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两国总理在下榻的芒市宾馆亲手各栽种了1棵缅桂花树。

△1956年12月,周恩来在边民联欢大会上讲话
1956年12月16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巴瑞共同步入中缅两国边境人民联欢大会现场

1957年8月,以群众集资为主,利用沟渠引水,在风平村建成装机12.5千瓦的水电站,这是全州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由于造价低(投资0.9万元),工艺简便,白天用于加工生产,夜晚照明,经济效益明显,被群众称赞为“芒市坝的一颗夜明珠”。

1958年6月,通过开展乡村大办夜校,小学教师划片包干扫盲工作,到8月15日止,全县32178名青壮年文盲中有28371人摘掉文盲帽子,占文盲总数的88.16%。7月,潞西县最大的蓄水工程——芒究中型水库在边测量、边设计中开工修建。同年,实行粮食统销,计划供应,贯彻“余粮户只购不销,自足户不购不销,缺粮户只销不购”的政策。

1959年 1月,中共潞西县委根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地委“当前农村工作11项指示”,开始调整生产关系,改人民公社为联社,缩小生产组织规模,撤销原154个大公社。

1960年11月,中缅勘界双方工作组对潞西地段进行实地勘察划标。

1961年6月,中缅勘界潞西段划标结束。在潞西与缅甸交界的68.22975公里的国界线上,共建立13个桩号24棵永久性界桩。

1962年3月,派工作队整顿全部农业合作社。

1963年2月24日,潞西县人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原法帕联社改设为法帕区;将原法帕联社调整为法帕、腊掌2个乡;将勐戛区的上东乡、平河乡、风平区的遮晏乡、允朗乡划归法帕区。至此,作为试办公社性质的最后一个联社撤销。

1964年10月,建成芒究水库水电站,取代州机械厂火电厂供电。

1965年6月,全县以小麦为主的小春生产获得丰收,总产887万斤,比1964年增277万斤,增45.42%。这是州委、县委联合举办大面积抗锈小麦样板的成果。

1966年3月,芒市糖厂建成投产。6月,成立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

1967年3月17日,根据中央军委代表会议,边防部队及人武部派员4名,进驻公安局,实行军事接管。3月26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3月11日发出的7号布告,保山军分区命令潞西县以县武装部为主,于3月26日对潞西县实行全面军事管制。

1968年12月15日,潞西县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同年,《人民日报》于12月22日发表毛泽东“上山下乡”的指示,12月底,潞西凡属来自农村和农场的学生,基本上都于年末返回原籍接受再教育。

1969年5月28日,在解放军六十四医院毛泽东思想宣传医疗卫生工作队的大力协助下,潞西自4至5月期间,先后在12个公社78个大队中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县合作医疗化,各公社均实施了“重病不收针药费”制度。

1970年9月,果朗河水电站竣工供电。10月,遮放至芒海公路竣工。

1971年6月13日起,正式启用中共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颁发的《中国共产党云南省潞西县委员会》印鉴。

1972年8月,筹建芒市中学。同年,潞西县革委根据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联发16号文件精神,将中山、勐戛、遮放、东山4个边境一线公社及西山、三台山、五岔路3个少数民族山区的部分民办小学改回公办小学教育。至此,全县有公办小学120所、社办小学236所、厂(场)办小学25所,共381所,在校生23682人。

1973年春,动工兴建勐戛小白龙水库。

1974年6月26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原国营农场建制,潞西辖区的12团恢复为遮放农场,14团恢复为芒市农场。

12月5日至11日,潞西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在芒市隆重召开。

1975年冬,通过奋战40天,投工42万个,开挖土方106万方,截湾改直河道15公里,一条河宽50米、深3.5米、堤高6米的新河道在芒市坝平地而起。

1976年5月29日,潞西发生7.4级大地震,属震群型地震。重灾区为上东、平河、回贤、中东、下东、大湾、拉怀、松树寨、木城坡、勐戛、勐旺、象滚塘大队和芒市镇公社,因地震造成11574户71691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总值约5508万元。

6月1日中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以吴桂贤副总理为团长,姚连蔚、张劲夫、张元培为副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到达地震中心,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国务院向各族人民、部队指战员和下乡知识青年进行亲切慰问,并于6月10日在芒市召开了8千人参加的慰问会。

△中央慰问团到潞西慰问了解灾情
1977年秋季,潞西县委决定创办芒市坝万亩小麦样板。
1978年县农技站风平基地、芒市华侨农场风平分场种植小麦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511.14千克,创德宏小麦种植史新高。
7月1日,成立国营芒市华侨农场。
同年,1272名昆明、成都、上海知识青年返回原籍。

同年,撤销县境内小学附设初中班,合并到公社中学,确定3所完中(芒中、遮放、勐戛),2所初级中学(风平、江东),10所耕读中学。










来源 / 微美芒市

栏目责任编辑 / 韩珊  李焕湘

栏目总编辑 / 陈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芒市先锋
《芒市先锋》由中共芒市委主办,芒市委组织部承办,主要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推送党建和组织工作重要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热点问题评析和先进典型等,让大家从另一个视角了解组织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