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关公文化的力量

文化   2024-11-13 16:51   山西  


关羽,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穿越历史长河,随着远行的游子一步步走向世界,至今仍受到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的敬仰。他被人们尊称为“关公”“关帝”“武圣”,以“忠义仁勇”为核心的关公精神也早已化入中华民族精神谱系,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金秋十月,应福建漳州武庙等宫庙的盛情邀请,解州关帝祖庙馆藏明代关帝圣像(以下简称为关帝圣像)远赴漳州。10月17日至31日,圣像依次前往漳州武庙、打锡巷文衡殿、新桥头正德宫、浦头崇福宫、赤岭关帝庙、天宝寨关帝庙、江东麒麟宫、内社关帝庙、南靖山城武庙、平和福星宫等宫庙进行巡游,并进行文化交流。



热闹非凡的巡游


初到漳州,便被深秋的南方气候“热情”到了。满街的高大榕树、绵延的巡游队伍、热闹的民俗表演……当巡游一方的关帝圣像遇见漳州,文化与信仰的力量在此刻具象化。

“那就是从山西运城远道而来的关帝圣像吗?”

“是的,来自运城解州关帝祖庙,距今已经有400多年了。”

……

在巡游过程中,每每听到这样的询问,记者总是很自豪地回答每一个好奇的人。尽管说着不同的方言,过着不同的生活,坚持着不同的民俗习惯,但在这一刻,我们因共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信仰聚在一起,迎接关帝圣像的祈福巡境。

每日清晨,巡游队伍沐浴着晨光,走进漳州的各大宫庙,巡至漳州的大小街区。在一阵锣鼓声、鞭炮声中,关帝圣像巡游活动拉开序幕。

前有鸣锣引领,后有“龙虎旗”跟随,以当地白虎帝、土地公、土地婆为先锋,青龙刀、社旗、龙虎旗、关字旗、帅旗、娘伞、舞龙队、仪仗队、銮驾队等队伍指引,关帝圣像在关平、周仓将军、三太子、伽蓝王、三帝君等神将“护送”下,从各大关庙出发,在漳州进行巡境祈福。这一场大放异彩的闽南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沿路众多民众和游客驻足礼拜。

关公巡游不仅是福建当地的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巡游过程中,人们会讲述关公的故事,传唱关公的赞歌,甚至表演关公的戏剧,使关公形象深入人心。这些故事与赞歌,不仅弘扬了忠义仁勇的传统美德,也激发了人们对正义与勇气的追求。

俗话说:“天下关庙一家亲。”这次福建巡游是继2009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23年之后,关帝圣像第六次出巡福建。多年来,解州关帝祖庙关公文化交流基地充分发挥祖庙的引领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为激发晋闽两地关公信俗活力、促进关公文化交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作出新的贡献。

行走在漳州的大街小巷,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记者听到了关于闽南关公文化的前世今生。这座从唐代绵延至今的古城,留住了宋时的文庙和武庙、明清的街区、民国的骑楼,还有那传承百年的民俗,都在静候每一位热爱关公文化的有缘人。



传承百年的民俗


在关帝圣像赴闽巡游过程中,游神、舞狮、舞龙、官将首、大鼓凉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让来到漳州的人们在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中进一步了解了关公文化的深厚底蕴。

漳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姿多彩。直到今日,漳州一带仍保留着许多与关公有关的民间习俗。以东山关帝信俗为代表的民俗活动,寄托了当地人们对关公的敬仰,丰富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在漳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厅堂正中供奉着关帝神像,每年关公诞辰,漳州各大宫庙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住在漳州祖庙附近的中学生吴伯乾说,逢年过节,人们还会用游神等各种非遗技艺展演来纪念关公。

据了解,“游神”又被称为“迎神”“神像出巡”,是闽南人在年节等喜庆日子,将神像请进神轿,抬出庙宇,或由“挺神将”架着塔骨扮演神像,在一定地域内巡游、走街祈福的一种贺岁仪式活动。它不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更是对“神明”所象征的美好品德的崇敬和追求。

高大威武的神将在众人簇拥中走街串巷,队伍里鼓乐、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一同上阵,热闹非凡,可谓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嘉年华”。这项别具特色的祈福民俗文化现已入选非遗项目,有人称之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从古到今,游神都是庙宇周边居民自发参与的活动。从扛轿辇的壮年,到手捧香炉的长者,到提灯执扇的女性,再到“挺神将”的年轻人,人们积极参与其中。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要跟着队伍沿街巡游,一起为圣像“保驾护航”。

“每一批年轻人的加入都是一种传承。小时候跟着父母走在巡游队伍中,现在长大成人,我也希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关帝的敬仰,也为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90后”郑梅英今年担任扛旗手,在两个多小时的巡游中,她高举“传承关公忠义文化”的锦旗,带领笃厚社凉伞队为圣像巡护。

对于游神民俗活动,年轻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不迷信,也不拘泥于陈旧的形式,‘游神’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全民皆可参与的民俗文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扛起游神民俗活动的大梁,担任起了銮驾手、鼓手等角色。他们正用新一代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从父辈手中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将这项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文化推陈出新。

今天,当我们走进漳州,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家庭中都摆放着关公的神像,也可以感受到关公信仰带给人们的安宁与力量。关公游神这一古老的活动,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核与文化价值,依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跨越时空的交流


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关羽是无数民众心中的英雄,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更加深了民间对关帝的信仰崇拜之情。唐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众将士到闽南开疆扩土,为安抚和凝聚军心,从中原河南带来了关公的香火。

据了解,全市境内关帝庙宇多达190多座,当地关公文化的传播较为广泛。漳州武庙、浦头崇福宫、赤岭关帝庙、南靖山城武庙……一座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庙宇静静伫立在漳州这片土地上。

走进庙宇,抬眼望去,庙宇里、屋脊上,石雕、木雕、剪瓷雕等传统非遗技艺琳琅满目,建造精巧。经过百年岁月的积淀,一件件生动传神的雕塑、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漳州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

跨越山水,星夜兼程,只为再一次的遇见。2024年金秋时节,关帝圣像与“关帝南巡”晋闽文化交流团首次走进福建漳州,参加当地的巡游活动。“在这里,既有与解州关帝祖庙已建立30年深厚情谊的‘老朋友’,也有刚刚建立友谊的‘新朋友’。我们因关公信仰而遇见,未来也将建立更多交流桥梁,一起携手讲好关公故事,促进关公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交流团成员梁莎莉说。

巡游活动结束,解州关帝庙文保所副所长郭波代表解州关帝祖庙向漳州部分宫庙授祖庙分镇牌与祖庙令旗,并赠送“天下关庙一家亲”字画、《解州关帝庙志》书籍等礼物,漳州的关庙也向大家回赠关公形象的布袋戏布偶等礼物。

缘起关公文化,联结两地深情。在多年的互动交流中,解州关帝祖庙与漳州各大宫庙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因关公而启的情谊也正从过去走向未来。有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影响着如今的中华儿女,关公文化、关公精神亦在时代发展、世代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古城不只留住过去,也传递着生活的意义。在巡游活动中,我们和漳州的民众走在一起、吃在一起,听他们讲着那些与关公有关的传说、和闽南相关的故事。那些故事里的人和物,一半留在这里,一半随远行的人流传海外,将关公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在长达15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漳州群众的热情深深打动,关公文化、关公精神在漳州传承、在漳州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大家都希望今后两地能加强交流合作,互鉴互通、并肩携手把关公文化传承好、关公精神弘扬好。

来源|运城晚报


关帝祖庙
、山西解州关帝祖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8\x5c乛乀大、档次最高、保存7最完整的关帝庙宇,被誉为“武庙之冠”、“武庙之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