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知丨22本好书开启你的2025!【上】

文摘   2025-01-03 02:38   美国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申请资讯




2025年到来了,过去和未来的岁月,不论人生起伏,我们都希望有书与智慧和你相伴。新的一年,让我们的带上这些由引知老师推荐的好书,一起去迎接新的冒险吧!





01 

//


How to be both

作者:Ali Smith


推荐人

Kathryn

热爱音乐的教育专家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新颖独特,分为两部分,分别讲述两个角色的故事,读者可以选择任意部分先读。我读的是电子书版本,这个版本还有一个随机设置,每位读者都会以随机顺序体验故事情节。书中的情节围绕两个引人入胜的角色展开,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和一位21世纪的英国女孩,讲述他们生活的如何交织。


我不想透露太多让这本书充满乐趣的惊喜情节,不过,这本书从一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视角进行叙述,确实让我对那个历史时期的世界观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02 

//


《平面国》

作者:[英]埃德温·A·艾勃特


推荐人

Mandy

联名奶茶十级爱好者


当踏入一个落后你所在维度的王国,你会如何解释自己的存在?


当遇见一个超越你所在维度的生物,你会如何理解未知的世界?


《平面国》从一位正方形学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在二维世界,社会的阶层由角度和边数决定:女性是线段,男性是形状,越往上的阶级越是趋近于圆的多边形,圆是被神化的,不规则形状则是异端。平面国终年被迷雾缠绕,若要分辨出几米开外而来的人的性别和阶层,需要通过听觉、触觉、或视觉,而这些分辨法在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使用权限和态度,甚至曾发生过模糊身份辨别的“色彩暴动”。


正方形学者曾拜访直线国,无奈于一维世界不理解形状概念的无知;而某一天一个名为球的三维生物降于家中,学者自己也复刻了直线国国王的抗拒和嘲弄,而后在降维打击和俯瞰平面国后,知晓了这个世界不只有长度宽度,还有高度,学者也逐渐将三维世界的传道视作了神谕。


然而,知道的事物更多,等待着这位平面国普罗米修斯的是阴暗漫长的终身监禁。


这是一本由140年前的神学家书写的关于几何和维度的启蒙书籍,也是探索人类社会与哲学的对话,书中的诸多设定和情节都能让读者联想到某个历史事件、结构压迫或是思维僵化,充满着反讽和现实影射的意味。


“向上,而不是向北。”人类或许也困在自己的“平面国”中,了解自己的渺小与狭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愿探索能拓宽想象,对更高维度的渴求能带领人类走向更高的地方。


03 

//


《少数派的感受》

作者:[美]Cathy Park Hong


推荐人

Kaya

喜欢音乐偶尔DJ经常徒步的House舞初学者


Cathy Park Hong的《少数派的感受》是一部深刻探讨亚裔美国人身份认同与内心世界的杰作。作者以诗人的敏锐视角与机智幽默,用个人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当代美国的种族意识。这本书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个人回忆录、文化批评和历史回顾巧妙融合,生动展现了亚裔美国人在种族化环境中的微妙情感与复杂经历。


作为一名韩裔美国人,Cathy Park Hong敏锐地捕捉并揭示了羞耻、愤怒、自我怀疑等日常情感,这些“少数派的感受”往往在美国主流叙事中被忽视或误解。她的作品不仅是对亚裔美国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更是对种族、身份与个体性的激进而深刻的反思。


《少数派的感受》以其无畏而富有挑战性的风格,颠覆了我们对种族与文化的传统认知。对于那些渴望了解亚裔美国人复杂情感与经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作品。


04 

//


Pitch Anything: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Presenting, Persuading, and Winning the Deal

作者: Oren Klaff


推荐人

Chang Liu


《Pitch Anything》是一本让人读后印象深刻的书,它的核心是教你如何用吸引人的方式传递和推销想法,并真正打动他人。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业务拓展或销售人员,无论你是在推销项目、创意,还是推销自己,它都能帮你做得更出色。


书中提出的“框架控制(Frame Control)”理念给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强调如何掌控叙事方式以及他人对你信息的认知。对我来说,在与客户沟通或展示想法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充满了真实的例子,写作风格也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有趣。对于我们引知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源,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信地展现自己,无论是在学校、面试中,还是担任领导角色时。


05 

//


《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推荐人

Alina

平行世界 多元生活 永远在路上


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时,我正好和书中的主角苏菲一样,都是 14 岁。那时的我和很多同龄人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却又感到困惑。直到读完这本书才让我意识到,原来困惑本身就是智慧的开始。


当时读这本书的体验很特别。它不像传统的哲学著作那样艰涩难懂,而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用一种近乎魔幻的方式,巧妙地将深奥的哲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比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哲学和思考。


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无痛”教会了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很多看似枯燥烧脑的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哲学思维方式:


学会了提问和怀疑的艺术,不再盲目接受既有观念;

理解到思考本身的乐趣,享受探索真理的过程;发现身边的哲学话题,开始主动思考生命、自由、爱、自由意志等终极问题。


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塑造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把打开心智的钥匙。


十多年后再读,我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本书就像一位永远陪伴的智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给予不同的启示。对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哲学入门书了。


06 

//


Tali Girls

作者:Siamak Herawi


推荐人

Natalia

爱历史爱文学、也爱编程和网页制作的芝大前招生官


这本书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过的最美丽却最令人心碎的书之一。故事发生在2005年的阿富汗一个山间小镇,讲述了塔利班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女孩们)造成的深远影响。我最初选择这本书是出于对阿富汗战争的好奇,想从另一个视角了解这段历史,而这本书就是用真实的故事来讲述女孩们的成长经历。


令我震惊的是,这一切发生在2005年,不到20年前。2005年时,我和书中的一些女孩同龄!这本书让我深思腐败现象的普遍性,而最脆弱的人群往往受到的伤害最深。


这本书由原作者以波斯语写就,英文译本由Archipelago Books出版,翻译得非常优美,我也强烈建议大家多读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


07 

//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作者:[美]马修·德斯蒙德


推荐人

Jessie

追求自由的人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有另一个视角了解美国,看到贫困背后的社会不公与结构性暴力,是一部比较经典的社会学作品。一鼓作气读完后,我深深地被书中人物的故事打动,我有些好奇他们此刻的命运如何。阿琳是如此坚强、乐观、有韧劲,我真心真意希望她的生活可以变好一些。


08 

//


《傲慢与偏见》

作者:[英]简·奥斯丁


推荐人

Shirdy

引知美国地区主管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我青少年时期最喜欢的书!我几乎读过所有的翻译版本,并将它们全部收藏在我的书架上。


09 

//


《素食者》

作者:[韩]韩江


推荐人

Yuting

爱生活爱笑,愿世界因为有你我更加美好!

Love &Peace❤️


“你现在不吃肉,这世界的人们就会吃掉你!”阅读过程中,这句话,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故事的主人公英惠,在经历了一场噩梦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不再吃肉,而是选择成为一棵树。


起初,翻阅目录的时候,以为是三篇独立的故事。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作者巧妙地将主题相似的故事串联起来,从英惠的丈夫、姐夫和姐姐的视角,细腻地勾勒出家庭主妇英惠的生活画卷。


「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感到不适、压抑,甚至生理上的不适和痛苦。但是,我依旧被韩江抒情却又撕裂的文风深深吸引。东亚家庭温情背后的蔑视和厌恶,女性的痛苦和绝望,男权暴力的结构和重组,这些主题被作者以尖锐的笔触揭露。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常常被误解为歇斯底里的妄想,被视为需要被锁进病房的精神失常。


我祈祷这一切只是梦境,希望醒来后一切都能美好如初。但英惠知道,我们也知道:被粉饰的只是梦境,而系统性的困境和被持续咽下的哭声,才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10 

//


Crisis in the Red Zone: Th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Ebola Outbreak in History, and of the Outbreaks to Come

作者:Richard Preston


推荐人

Karen

喜爱散步和烹饪的JHU升学导师


这本书聚焦于2013-2014年埃博拉疫情,作者普雷斯顿将生物学/流行病学、药物开发以及国内和国际政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成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我还读过作者关于埃博拉的第一本书《The Hot Zone》,这本书也让我忍不住产生了想去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冲动。


11 

//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作者:Joseph Nguyen


推荐人

Dorothy


我想推荐这本书,因为从我的经验看来,许多人都受困于过度思考和被自己的想法束缚。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这些想法,以及如何应对它们。对于学生来说,这本书非常有用,因为它探讨了如何放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焦虑。书中还分析了“想法(thoughts)”和“思考(thinking)”之间的区别,并指出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分为两类:绝望的想法和“灵感”想法。


绝望的想法通常伴随着负面情绪和经历,而灵感想法则充满了积极的情绪。灵感想法是所有伟大创意的起点,而这本书则教我们如何找到并发展这些想法。


对我来说,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不需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和束缚。我可以顺应这些想法的波动并将其放下,而不需要钻进牛角尖里。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绝望的想法是实现目标的最大障碍。要真正成功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成为自己想法的主人,从而成为自己现实的掌控者。




近期活动



讲座报名👇




讲座报名👇


引知北美
创立于耶鲁,服务于全球的大学申请咨询机构。集合百位名校前招生官经验,为北美地区的华人学生及家长提供前沿的升学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