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二我占一 !福建山海协作成绩亮眼

时事   2024-12-20 17:37   福建  




2023年,在全国28个省和自治区中,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5万元的省区只有2个,福建是其中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04%,比全国高4.88个百分点;全省69个老区县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2倍……多年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统筹“山”和“海”“城”与“乡”,加快构建极具福建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格局。

12月20日,省委宣传部举行福建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及龙岩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介绍福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的探索实践与思路举措。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前头
如何激活山海联动,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十年来,我省持续推动山海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开展协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推动对口帮扶,创新资金帮扶输血模式、产业帮扶造血模式和多元协作模式,补强山区薄弱环节,十年来推动山区南三龙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5%;二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省基本建成“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率先实现全省铁路环形闭合,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谋划推动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加快建设产业飞地、科创飞地,2023年全省23个山海协作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700.26亿元,3个产业飞地新落地项目44个,总投资78.7亿元;四是推动公共资源共享,26个县(市、区)建立了教育帮扶协作机制,集中打造了一批山海协作创新中心,组建了一批跨区域特色专科联盟。

202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一年多来,我省山海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协作领域不断拓宽,协作层次不断丰富。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山海协作推进机制,明确了福州—南平/宁德部分县区,泉州—三明、厦门—龙岩市对市对口协作关系,优化了32对县级协作关系,2024年共统筹6.32亿元作为协作资金支持山区发展。

——创新链产业链加快构建。在集中打造高端药物制剂、稀土功能材料、轻合金产业技术等一批山海协作创新中心基础上,建立省山海协作重点项目库,目前有103个在库项目总投资350亿元,65个已开工、8个已竣工,启动建设厦龙合作区、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南平(福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等首批“产业飞地”和“科创飞地”。

——民生福祉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山海间开展教育、医疗、劳务、人才等领域协作,243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沿海8家三甲医院对口帮扶25个山区县综合医院,2883名医生赴山区开展医疗帮扶和巡诊,举办45场山海协作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对接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49万人次,选派252名干部到山区挂职、62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山区开展科技专项服务,深入实施“山珍海味”协作帮扶。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表示,为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前头,我省下一步将加快制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完善实现新时代山海协作“1+N+M”的政策体系;强化产业高水平协作,以山区“产业飞地”为主要承接载体,打造“沿海链主龙头+山区配套企业”山海协作产业格局;促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科创飞地”作用,打造“研发在沿海+生产在山区”创新链;提升山海互联互通水平,加快补齐山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短板;强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深化山海间劳务、教育、医疗、人才等领域协作,持续提升山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5%,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超过95%,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基本覆盖全省所有乡村学校,基本实现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城乡产业加快融合发展,省市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日益成熟,全省培育形成省级乡村特色产业百亿强县15个、超十亿强镇124个、超亿元村252个……多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但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60%,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空间。今年9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了总体部署。

孟芊表示,下一步推动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将主要考虑:一是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城市和乡村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谋划布局,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二是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促进,支持各县市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县域产业集群集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坚持全面部署与试点先行相统一,鼓励各地先行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全省开展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发挥试点引领作用。




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我省走出了一条从山到海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特别是老区苏区,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023年,三明、龙岩人均GDP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区域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老区苏区实现“市通动车、县通高速、镇通干线、村通客车”,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老区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2969元、增长12.6%。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茶叶、林竹、食用菌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总产值突破2.3万亿元。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0,比全国优0.29。

农业农村部门在加强新时代山海协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始终高度重视新时代山海协作工作,谋划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道清表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将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做强做优临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扩大“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切实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为强化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从今年开始到2028年,全省将每年统筹整合25.6亿元资金,支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用5年时间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000个以上,带动全省1.4万多个村全面提升。为振兴老区苏区发展,将协调督促192个省直单位切实履行挂钩帮扶38个老区苏区县职责,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用心谋划、用情帮扶、用力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方案、拓宽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每年从部门专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开展挂钩帮扶,促进被帮扶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孟芊表示,我省将深入开展共同富裕探索实践,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一是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联动机制;二是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制度,落实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三是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等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编辑:邱   添

二审:李烁铃

三审:范荣生

↓↓↓
关注“海峡通讯”微信公众号
在这里,读懂福建!


觉得好看,请点
↓↓↓

海峡通讯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刊《海峡通讯》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