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全国28个省和自治区中,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5万元的省区只有2个,福建是其中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04%,比全国高4.88个百分点;全省69个老区县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2倍……多年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统筹“山”和“海”“城”与“乡”,加快构建极具福建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格局。
一是推动对口帮扶,创新资金帮扶输血模式、产业帮扶造血模式和多元协作模式,补强山区薄弱环节,十年来推动山区南三龙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5%;二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省基本建成“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率先实现全省铁路环形闭合,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谋划推动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加快建设产业飞地、科创飞地,2023年全省23个山海协作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700.26亿元,3个产业飞地新落地项目44个,总投资78.7亿元;四是推动公共资源共享,26个县(市、区)建立了教育帮扶协作机制,集中打造了一批山海协作创新中心,组建了一批跨区域特色专科联盟。
202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一年多来,我省山海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协作领域不断拓宽,协作层次不断丰富。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山海协作推进机制,明确了福州—南平/宁德部分县区,泉州—三明、厦门—龙岩市对市对口协作关系,优化了32对县级协作关系,2024年共统筹6.32亿元作为协作资金支持山区发展。
——创新链产业链加快构建。在集中打造高端药物制剂、稀土功能材料、轻合金产业技术等一批山海协作创新中心基础上,建立省山海协作重点项目库,目前有103个在库项目总投资350亿元,65个已开工、8个已竣工,启动建设厦龙合作区、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南平(福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等首批“产业飞地”和“科创飞地”。
——民生福祉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山海间开展教育、医疗、劳务、人才等领域协作,243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沿海8家三甲医院对口帮扶25个山区县综合医院,2883名医生赴山区开展医疗帮扶和巡诊,举办45场山海协作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对接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49万人次,选派252名干部到山区挂职、62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山区开展科技专项服务,深入实施“山珍海味”协作帮扶。
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但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60%,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空间。今年9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了总体部署。
农业农村部门在加强新时代山海协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始终高度重视新时代山海协作工作,谋划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道清表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将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做强做优临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扩大“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切实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为强化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从今年开始到2028年,全省将每年统筹整合25.6亿元资金,支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用5年时间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000个以上,带动全省1.4万多个村全面提升。为振兴老区苏区发展,将协调督促192个省直单位切实履行挂钩帮扶38个老区苏区县职责,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用心谋划、用情帮扶、用力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方案、拓宽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每年从部门专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开展挂钩帮扶,促进被帮扶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孟芊表示,我省将深入开展共同富裕探索实践,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幸福地:一是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联动机制;二是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制度,落实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三是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等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审:李烁铃
三审:范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