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事,还是交给新人去做。” |
被雷军亲自挖到小米的“天才95后少女”、曾任DeepSeek模型训练员的罗福莉,揭开了DeepSeek人才画像的冰山一角:年轻、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正是这一群“高深莫测的奇才”(OpenAI前政策主管Jack Clark评价),仅用600万美元,训练出性能超越GPT-4o和Claude 3.5 Sonnet的模型DeepSeek-V3。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在36氪的采访中,给出了这一群员工的大致画像:“都是一些Top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一些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
但仅仅组建一支天才梯队,对实现DeepSeek的AGI理想是不够的。
通过与多位相关人士的访谈,“智能涌现”发现,DeepSeek想要用好这一群年轻的天才,离不开团队的管理方式。
当下,随着团队规模的飞速扩张,不少AI公司不得不采用更为高效的垂直管理模式。
但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DeepSeek将团队一直控制在150人左右的规模,并采用一种淡化职级、极为扁平的文化,去确定研究课题,并调动资源。
聘请具有AI技术经验的老将出山,是大多AI公司的选人策略。
比如王小川为百川智能,搬来的是20年前的搜狗老班底;微软出身的姜大昕,在成立阶跃星辰之初,招徕的也是微软亚研院的老同事。而零一万物的联合创始人名单,起初更是星光熠熠,包括:
出身微软亚研院的黄文灏,前谷歌大脑首位研究软件工程师、前字节跳动AI平台负责人潘欣,以及前贝壳集团策略算法中心负责人李先刚。
但DeepSeek,偏爱没有工作履历的年轻人。
一名曾与DeepSeek有过合作的猎头告诉“智能涌现”,DeepSeek不要资深的技术人,“工作经验在3-5年已经是最多的了,工作超8年的基本就pass了”。
比如,DeepSeekMath的其中三名核心作者,朱琪豪、邵智宏、Peiyi Wang,是在博士实习期间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再比如,V3研究成员代达劢,2024年才刚从北大获得博士学位。
代达劢。图源:网络
没有工作履历,DeepSeek衡量年轻毕业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除了院校,还有竞赛成绩。另有多名DeepSeek的第三方合作机构表示,DeepSeek对竞赛成绩看得非常重,“基本金奖以下就不要了”。
一名DeepSeek成员曾在网络上披露自己履历:毕业于北大,在三场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比赛均获金奖。本科期间共发了6篇论文,两篇共同一作,基本都是顶会。
据“智能涌现”了解,2022年,幻方量化就开始为DeepSeek组建AI团队。2023年5月,当DeepSeek正式成立,团队已有近百名工程师。
如今,不包括位于杭州的基础设施团队,北京团队的工程师也有百人规模。技术报告的致谢名单显示,参与DeepSeek V3研究的工程师,已经有139人。
百人规模的团队,与字节、百度等动辄千人的模型雄兵,在人才规模上显得捉襟见肘。但在“人才密度”的分量远超“人员规模”的AI创新领域,不少人对“智能涌现”形容,DeepSeek是一支全员精锐的团队。
如何管理、留住这一群年轻的天才?一方面,是粗暴地砸钱、给卡。
知情人对“智能涌现”表示,DeepSeek薪酬水平对标的是字节研发,“根据人才能拿到的字节offer,再往上加价”。
与此同时,只要梁文锋判断技术提案有潜力,DeepSeek给人才的算力,“不限”。
另一方面,DeepSeek采取的是相当扁平和“学院派”的管理方式。
上述猎头表示,DeepSeek每个成员不带团队,而是根据具体的目标,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组内成员之间没有固定分工和上下级关系,“每个人都负责自己最擅长解决的部分,遇到困难就一起讨论,或者向其他组的专家讨教。”
梁文锋曾在36氪的访谈中将这种组织形式形容为“自下而上”“自然分工”:“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都是自带想法的,不需要push他……当一个idea显示出潜力,我们也会自上而下地去调配资源。”
行业内,不少创业者也将“扁平”,视作适用于创新业务的组织模式。“平等沟通对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很重要,淡化岗位身份会更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王慧文成立AI公司光年之外之初,曾对“智能涌现”表示。
OpenAI联创Greg Brockman也曾提到,OpenAI的工作岗位没有研究员和工程师之分,统称为“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这意味着,主流意义上的“初级工程师”也能在研究项目中挑大梁。
一个“自然分工”的典型成果,就是让V3训练成本大降的关键训练架构,MLA。梁文锋提到,MLA最初来源于一个年轻研究员的个人兴趣,“我们为此组了一个team,花了几个月时间才跑通”。
2023年,国内AI顶尖人才画像的几个标签——学术大牛、大厂高管、创业老兵——都指向同一个用人标准:这些人才,需要被职级、产品影响力等职场标准验证过。
但很明显,2024年以来,AI行业的用人标准,正在产生变化。更多尚未经过职场验证、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正走到台前。
Sora其中一位负责人Aditya Ramesh曾在2024年智源大会上表示,OpenAI的招聘策略与其他组织非常不同,“我们更关注那些有高潜力,但可能还没机会获得正式学术成绩的人”。
同样,DiT(Sora底层架构)作者谢赛宁也提到,有很多非常成功的研究人员并没有真正经历所谓的传统研究、正式的研究培训。
谢赛宁和Aditya Ramesh在智源大会上的对谈。图源:智源
类似的招聘观念,也体现在DeepSeek的选人策略上。加入DeepSeek的年轻人,不少都没有模型训练的相关经验,甚至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
一名毕业于物理专业的DeepSeek成员曾公开提到,自己是一次偶然机会自学了计算机,“由于工作太前沿,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一切问题都是自己设计方案并实践解决的”。另有一名DeepSeek运维工程师提到,加入公司前,自己是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小白”。
“想要创新,团队必须要摆脱惯性。”一名AI从业者对“智能涌现”表示,如今大部分国内AI公司,已经陷入了浅显模仿OpenAI的惯性,算法就选Transformer,训练就遵从Scaling Law,“跟随被验证过的路径,就能降低失败的风险。”
但大家往往忽视,在被GPT-3验证前,Transformer和Scaling Law也被视作是“疯狂的事”。
“DeepSeek没有给成员设定硬性的kpi,也没有商业化的压力,成员没有太多模型训练的经验,反而能让他们不会去抄OpenAI的‘标准答案’。”
上述从业者表示,一名DeepSeek的员工曾告诉他,“如今很少有厂商会调整Transformer去做文章,但DeepSeek对算法架构的反思,是从第一天就开始的。MLA(DeepSeek自研的架构)其他厂商未必做不出来,但是他们不会想要推翻原有的正确答案。”
但他也坦言,DeepSeek的底气,还是来源于充足的算力和钱,“所有的资源都投到模型训练一件事上,他们没有其他业务,也不烧钱做投放,省了不少钱”。
“DeepSeek不招有名的大佬,他们很少有创新的动力。”与DeepSeek曾合作过的一名猎头对“智能涌现”总结,“曾经的成功者已经成功过了,他们身上有不允许失败的包袱。创新的事,还是交给新人去做。”
深度、敏锐、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