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明人》一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子女越独立,父母越孤单,即便如此,父母依然学会去懂事,总是对你说:‘我很好,没事的,你忙吧。’”
随着岁月流转,儿女逐渐长大,他们的世界越来越宽广,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面对这种渐行渐远的关系,父母常常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与迷茫。
尤其是当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不尊重、不理睬时,这种失落感尤为强烈。
然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愤怒,也不要心生伤感。
记住,只需要两个字——稳住。
只有稳住心态,保持平和,才能真正化解这些难题,拉近与儿女的距离。
曾有一位城市孩子王境泽,因参加真人秀节目《变形计》而被许多人熟知。
王境泽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富裕家庭,生活优渥,但由于父母工作忙碌,很少关心他的成长和教育。
于是,他变得叛逆,逃课、打架、惹事成了家常便饭,且常常不尊重父母。
初到农村爷爷家时,他情绪失控,甚至对工作人员动手。
尽管爷爷奶奶早已年迈,但依然温和以待。
奶奶为他做饭,虽然他语气粗暴,甚至口出狂言,奶奶依然不发怒,继续为他准备热腾腾的饭菜。
几经波折,王境泽在长时间的农村生活中,感受到了爷爷奶奶那种无言的关爱。
他从最初的嚣张跋扈,渐渐变得温顺懂事。
最终,他回到城市后,主动修复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也一直与农村的爷爷奶奶保持着联系,甚至为他们修建了新厕所,节假日还会带去礼品。
当儿女不尊重你时,首先要学会稳住情绪。
愤怒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伤害到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而温情和关爱,才是化解他们逆反心理最有效的武器。
真正的父母智慧,往往藏在沉默和忍耐之中。
有一次,董宇辉在讲课时,班级里的学生因为喧哗而打扰了课堂纪律。
尤其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孩,不仅在桌子上摔书,还不停地咳嗽制造噪音。
面对这种情况,董宇辉没有生气,他并没有怒斥那位学生,而是递给她一杯药水,温和地关心她:
“你身体不好吗?要注意休息。”这样的小小关怀,不仅让课堂恢复了平静,也让女孩感受到了温暖。
正如拿破仑所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不要让愤怒掌控你。
只要你保持冷静,平和的情绪就能让你成为家庭中的定海神针,帮助孩子在情感的困境中找回自己。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但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谁也没有真正赢过。”
很多父母在面对子女时,难免会因言语不合发生争执,尤其是当子女表现出不理解、不尊重时。
此时,父母如果反驳过多,争吵不断,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会加深裂痕。
我曾经听到过邻居家老刘的故事。她常常抱怨女儿对她越来越冷漠,每一次交流总是以争吵收场。
比如,女儿分享日常趣事时,她总会打断:“别光顾着玩,老大不小了也不找对象。”
又或者,当女儿诉苦想换工作时,她总是不理解,批评道:“年轻人要吃苦耐劳,怎么每份工作都干不长?”
这种强硬的态度只会让女儿的心离她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女儿开始沉默寡言,甚至拒绝沟通。
如果父母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反驳。
在面对子女的叛逆时,父母不必一味压制,而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和忍让。
用一种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而不是强行要求他们接受父母的看法。
法国作家莫洛亚曾说:“以为两个人有相同的思想、判断和欲望,是最荒唐的念头。”
代际之间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年轻人因为缺乏经验而可能忽视父母的教诲,
而年长的父母则可能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固执和唠叨。
我们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
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子女的不足,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成长。
叔本华在《人生智慧》中写道:“我们必须把个人私事视为秘密。”
家庭中的琐事,不必让外人知道。无论家庭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尽量在家庭内部解决。
将一些私密的情感和矛盾留在家里,不要让它们成为外人的笑谈。
因为一旦被外界知晓,这些事情可能会被曲解,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名誉和自信心。
记得有一个故事,清朝时期有一位农妇,她的儿子虽然行为叛逆,但在外人面前,她总是忍不住抱怨。
结果,这些抱怨被邻居传了出去,孩子们的名声也因此受损,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婚事。
实际上,这位农妇的儿子虽然爱打牌,但干活从不含糊,也有照顾母亲的孝心。
只是她过多的抱怨,让这些优点被掩盖了。
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维护子女的面子,不论在外人面前,还是在亲戚朋友间,都不应该数落他们的缺点。
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在他人面前保留尊严,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而家庭中的矛盾,应当留给家人自己去解决。
正如《在你们离开之前》一书所写:“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也是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充满了成长与理解的考验。真正智慧的父母,
不会被情绪左右,而是能够稳住心态,以平和的方式与子女沟通。
当儿女表现出不尊重、不理睬时,父母不应愤怒、不应争执,更不应该把家庭琐事宣扬于外。
唯有不怒、不争、不议,才能在家庭中建立起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希望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放下愤怒与不满,
带着更多的包容与理解,一起走过这段宝贵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