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钱一片的叶酸、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2毛2分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砍到“脚踝”的药品价格,将药企之间的价格战推向新的极限。
这是近日发生在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现场的一幕,与前几次参与厂商“温和”降价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次不少药品的集采比价场面相当激烈,接连打破预期,并掀起惊涛骇浪。
此外,默沙东、辉瑞、拜耳等外资药企巨头也在这一轮集采中无一例外地选择躺平“退场”,面对国内企业“极限报价”的冲击,这些曾主导市场的原研药企选择黯然退出。与此同时,国内药企即使凭借成本优势中标,但在利润被严重压缩的背景下,也难以避免地引发了外界对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的质疑。
不过,国家医保局多次强调,集采没有降低企业的合理利润,挤压掉的是虚高的价格水分,包括“灰色地带”。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产品质量是药企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会让企业付出惨痛代价,企业会靠规模和效率把成本降下来,而不是质量。
价格战升级
行业竞争步入新一轮“深水区”
从降价幅度来看,前九批集采平均降幅在50%左右,个别品种降幅超过90%。较为罕见的是,在本轮集采拟中选结果披露后,国家医保局并未像往常一样公布拟中选药品的平均降幅。但按照业内多方统计,第十批集采的竞争烈度和降价幅度均为“前所未有”。据行业媒体医趋势统计,本次国采产品平均降价70%,部分抗感染药物及止痛药降价超80%。另据米内网以药品名+企业名+规格的不完全统计,有50多个产品降幅超90%。
以本次集采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两个品种间苯三酚及西格列汀为例。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前者共有35家获评企业参与竞标,最后仅有9家企业成功中标,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企业被淘汰,其中四川海梦智森生物(以下简称海梦智森)在该品种上更是报出了0.22元/支的超低价,较最高有效申报价2.8805元/支的降幅达92.36%。
业内普遍认为,海梦智森对间苯三酚0.22元/支的报价已击破成本线。一位参与了本轮集采中间苯三酚品种竞标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策略和考量。只能猜测说,可能他们背后有比较强的生产企业做支持,否则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我们发现他们在选择省份时也很主动,说明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报错价’,就是有意要走这一条低价拿量的路子。”
另一个品种西格列汀,则是从33家企业中“卷出了”9家企业,淘汰率同样超过七成,单片最低拟中选价格不到0.18元,较最高有效申报价2.2150元的降幅也在92%左右。
李庆明是海口天行健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感慨道:“我们觉得已经够低了,但还有同行报得比我们更低⋯⋯其实大家也只能报到自己能够承受的底线,差不多就是奔着不赚钱去做了。”
李庆明坦言,企业之所以愿意报出“零利润”甚至“亏本”的价格,无非是为了保住市场。“大家都在想办法在规模化生产中进一步摊薄成本,如果失去集采这一市场机会,就等于失去了未来。”在这种激烈的博弈中,任何一方都不想被淘汰。
吃药为什么“比喝水还便宜”?
很多药物集采之后,价格不到过去的一成,有人感慨:现在吃药比喝水还便宜,药品价格那么低,还能吃吗?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这场降价的背后逻辑,为何集采药品价格“大跳水”?还“跳”得这么厉害?
仔细剖析,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是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产品的降价空间主要来源于企业营销成本的节约。集采通过汇集全国医疗机构的需求量形成一个采购标的,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产生合理的价格。一旦中选了,产品可以按照采购合同直接销往医院,医院承诺按照采购量按时完成约定的采购,并且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由此大幅压缩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成本。
二是规则发生变化。取消了50%以上降幅可中选这一规则,保留了0.1元保底机制和1.8倍熔断机制,增加了“复活”机制。药企报价低于0.1元,也被视为有效报价,若高于最低报价的1.8倍,就会触发熔断机制,被排除在首轮拟中选名单之外,进入“复活赛”。这一机制迫使药企必须亮明“底牌”。
药品降价的缘由搞明白了,仍然有人质疑,这种“跳水式”降价,会不会影响药品安全?厂家会不会为了获取利润偷工减料降低药品质量?
这种声音不是个别人发出的,而是不少患者的真实想法——药价虽然降下去了,但是信任感却没有上升。
实际上,为保证患者能够用上高质量的药品,药监和医保部门对药品质量和供应有着严格的监管和约束,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仿制药入围的门槛。
2021年、2023年公布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即原创性的新药)相当。2024年9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2024年1至8月,国家药品抽检共计20969批次,合格率为99.43%。可以明确,绝大部分仿制药的质量有保障,未来的趋势也是更多地使用仿制药。
但也要关注到,仿制药对原研药的复刻无法做到100%,仿制药的疗效因药物种类、疾病类型、个体情况等可能和原研药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感受。
不仅如此,有些特殊患者如慢性病患者可能会担忧买不到原研药怎么办?相对于集采药品,这部分人群更习惯使用原研药,他们将不得不去药房或私立医院买药,或转用他们并不十分信任的仿制药。
这次集采中,价格过高的原研药全军覆没,这也意味着,今后患者难以在医院吃到原研药。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完成集采任务后,给予未中标企业一定的市场空间,允许一部分非中标药品进入,从而满足患者多样化的用药需求,用上高质量的药物。
无论如何,对普通人来说,药品降价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也要看到,药品和普通商品不同,患者既要看价格,更要看疗效。不少患者对低价药不放心,除了价格因素,还在于对药品疗效缺乏直观的了解。
这就需要加强对中标仿制药质量的监管力度,鼓励医药企业在产品质量、研发创新等方面进行优化,不断提升仿制药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对集采药品临床数据等信息的科普宣传,让医生和患者愿意使用低价药。
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钱买有质量保障的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