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关注节目吧!
春节期间,与家人朋友一同走进电影院,已然成为许多人休闲放松的热门选择。春节档电影也逐渐成为“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上午9时,2025年春节档票房高达95.10亿元,观影人次达1.87亿,均创下历史纪录。然而,在享受这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不文明观影行为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他人的观影体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在电影院做一个文明的“观影人”。
杨佳玥
云南法阳律师事务所律师
占座:无视规则,后果严重
在电影院里,“对号入座”本是基本规则,但总有一些人无视规则,故意抢占他人座位。2025年1月29日,安徽某地电影《唐探1900》的观影现场,一对母子因嫌弃自己购买的座位视线不好,强行霸占别人的座位,面对劝阻不仅不听,还打了工作人员几拳。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还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将面临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电影院属于公共场所,强行占座扰乱了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可依法对涉事者进行处罚。所以,看电影时一定要老老实实对号入座,切勿无理取闹。
噪音污染:安静观影,守护安全
电影院里的“噪音污染”也是一大问题。春节档电影受众广泛,影厅里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这就导致小孩大声喧哗、哭闹,以及成年人交头接耳、大声交流、打电话等情况时有发生。从浙江小孩观影时吵闹玩耍家长不管,到陕西后排观众大声争吵打架,再到因大声外放手机视频引发冲突,这些事件都表明电影院噪音问题普遍存在。此类行为不仅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若因大声喧哗引发争执和肢体冲突,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将被拘留和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甚至可能构成犯罪,面临有期徒刑等刑罚。所以,保持观影现场安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保障。
摄屏:管住双手,尊重版权
很多观众喜欢在观影时用手机拍摄电影画面并发到社交平台“打卡”,但这种行为其实并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制止并要求删除,拒不听从者将被要求离场。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作品的行为属于侵权。观众在电影院拍摄电影画面,即便只是部分片段,也属于录音录像和复制行为,上传网络传播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需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电影院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拍摄电影画面,共同维护电影创作的良好氛围。
损坏设备:恶意破坏,代价高昂
在观影过程中,故意损坏影院设备的行为也时有发生。2021年广东东莞,一名儿童在观影散场后踢打影幕,导致价值十几万的杜比全景CGS中国巨幕损坏,严重影响后续电影播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将被拘留和罚款;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千万不要因好奇或无聊恶意损坏电影院设施设备。
饮食问题:自主选择,爱护环境
如今,看电影时买些爆米花、可乐等小零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有些电影院会设置“禁止外带食物”的提示牌,试图让顾客只能购买影院内部售卖的食物。然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电影院的这种格式条款是无效的。顾客有权自行选择购买零食的地点,若影院以此为由阻止顾客进场观影,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过,大家在享受自由携带食物观影的同时,也要遵守相关规定,爱护公共卫生环境,电影院属于公共场所,应自觉遵守《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吸烟,共同营造良好的观影氛围。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体验。文明观影不仅是对电影创作者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和他人观影体验的负责。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号入座、保持安静、不随意拍摄、爱护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观影的理念,做一个懂法、守法、有素质的文明观影人。
《城市进行时》节目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关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特别提醒→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