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国县东村乡小洞村的群山中,掩映着一座寺庙。该寺庙坐南向北,砖木结构,悬山房顶,寺庙正面房檐上镶嵌着“东龙寺”三个大字。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寺庙,实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旧址,大雄宝殿曾为造币厂车间。1931年冬,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指示,迁至瑞金叶坪洋溪村,1932年春正式改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
在距离东龙寺约32公里外的兴国革命纪念馆内,珍藏着一枚铜证章。这枚小小的铜证章与中央造币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见证了中央造币厂的发展历程。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旧址位于兴国县东村乡的群山之中。
近日,记者在兴国革命纪念馆看到了这枚铜证章。记者看到,该证章质地为黄铜,重约5.5克,横挂式呈长方体,长5.5厘米,宽2.9厘米,厚0.1厘米。证章正面上方为阴文“造币厂”三字,下方左右两端各有一颗五角星,两颗五角星之间为证章号码“030”,背面为挂钮,证章整体基本完整。1933年,中央造币厂发给工人卢绍煌的编号为030的铜质证章。
兴国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尹保丽告诉记者,该证章是1933年中央造币厂发给工人卢绍煌的。红军长征后,他将证章藏在家中衣橱内的小箱里,直到1967年全县文物普查时由其儿子卢宗仁取出,捐献给兴国革命纪念馆收藏。1994年4月11日,这枚铜证章在瑞金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认证为国家一级文物。铜质证章的背面。
为什么会制作这枚铜证章?兴国县史志研究室党史专家黄晓明告诉记者,这枚铜证章在当时就相当于中央造币厂干部工人的厂牌,是干部工人进出造币厂的凭证。这一观点在证章的捐献者、卢绍煌儿子卢宗仁的讲述中得到了证实。为了挖掘铜证章背后的故事,记者与兴国县史志研究室党史专家、东村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行深入东村乡寻找与铜证章有关的人物。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且铜证章所有者卢绍煌在当地只是一位普通人,乡人大多不知其人。记者几经寻访,终于在东村圩镇上找到了卢绍煌的儿子卢宗仁。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现年91岁的卢宗仁曾是一名教师,退休前先后担任过兴国县东村中心小学校长、兴国县兴莲中学校长。虽已是鲐背之年,卢宗仁依然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卢宗仁老人讲述父亲卢绍煌当年在中央造币厂工作的故事。
卢宗仁告诉记者,其父亲卢绍煌出生于1903年,是一名木匠。1932年夏天,卢绍煌经兄长卢绍林介绍,进入中央造币厂工作,因其较擅长锯木头,所以在造币厂内负责拉风箱。“当时一个月能拿到5块银元作为工资。”卢宗仁说,因东村有不少人从事银匠、铁匠行业,所以中央造币厂在东村招聘了很多工匠,每月5块银元的报酬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其父亲即被安排回家,继续务农、做木匠、打零工,直至1984年去世。虽然已不再从事造币工作,卢绍煌却十分珍惜这枚铜证章,一直将其隐藏在家中。在卢宗仁成年后,卢绍煌便将这枚铜证章交付给了儿子,并叮嘱要小心保管,不可告诉外人。1967年,兴国县在全县征集革命文物,作为东村文物征集小组负责人之一的卢宗仁带头将自家的铜证章上交给了政府。“当时,我们在东村征集了一箩担文物,有公债票、罗盘,等等。”卢宗仁回忆道。就这样,这枚铜证章便一直被收藏在兴国革命纪念馆。小小一枚铜证章,对于卢绍煌来说,是他曾经为革命工作的一件珍贵凭证,而对于苏区红色金融史来说,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见证了中央造币厂的发展历程。1930年,东村造币厂迁至东村乡东龙寺,改名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造币厂,后来又改名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
黄晓明介绍,苏区的造币厂与红色政权相伴而生。中央造币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9年8月由东村乡几名银匠办起的东村区(乡)造币厂。苏区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妄图扼杀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苏区军民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筹集资金,他们决定自办造币厂。1929年3月,红色政权建立后,当地豪门大户及部分中小商家携带大批金银财宝外逃赣州、吉安、南昌等地,兴国一时财政枯竭、商业凋敝,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面对这一情况,东村区苏维埃政府提出开办造币厂铸造银币,以便从白区购买物资,解决燃眉之急。同年冬,东村区苏雇请银匠陈志美、陈奕珍、陈仕苑和陈化萌等人,在东村石角背筹办东村造币厂,由周仁根担任厂长。造币厂筹办同时,在当地民间收集了一批银器首饰,用银匠工具和石模浇铸银毫子。尽管当时受技术设备限制未能造出可以在白区使用的银元,但给兴国县苏区干部很大启示,认为开办造币厂确实可行,是解决苏区财政困难的好办法。1930年初,东村造币厂充实了谢里仁等几名技术人员,并将厂址迁至东村的东龙庵,改名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造币厂,周仁根、谢里仁分别担任正、副厂长。1930年10月,红军攻克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1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接管了该厂,改名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工人增加到20多人,平均每天能造出银元500余枚。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货币流通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奉临时中央政府的指示,搬到瑞金叶坪洋溪村,并改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直接领导。兴国县东村乡石角背村的东村造币厂(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的前身)旧址。
作为苏区的“金库重地”,出入中央造币厂的干部工人必须佩戴代表身份且有编号的铜证章,中央造币厂也建立了极为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和岗位职责、权限、奖惩等管理制度,严格守护苏维埃的重要财产。中央造币厂工人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凭着对党、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能铸造在红区通用的银元,又大量仿制在白区使用的“大头洋”“小头洋”“老鹰头”银元和银毫子,使得苏区钱币质量不断提高、流通逐渐顺畅、币值相对稳定,有力解决了苏区民生问题,支援了革命战争。1934年3月21日,《红色中华》报刊文赞誉中央造币厂工人“一分一秒一分一毫为着革命战争的需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撤离苏区进行长征,中央造币厂停止了生产,工人们则编入运输队,由国家政治保卫队1个连护送,将造币厂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运输到于都县高陂龙山村。根据中央政府办事处的指示,工人们在龙山村附近山上埋藏好机器设备后,编入红军独立第二十四师参加游击战争。造币厂的几十担银坯,由国家政治保卫队护送,随中央政府办事处转移。峥嵘岁月虽已远,但这枚铜证章依然闪耀着苏区奋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