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专题视频。通过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理论解读视频,6位党校青年教师以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话语表达,深刻领悟和阐释“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为广大青年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李笑宇,解读“坚持人民至上”。
视频链接
https://share.gmw.cn/theory/2023-08/02/content_36740094.htm
【文字实录】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锋利,一种是剑,另一种是思想。实际上,思想比剑更锋利。2021年6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开幕。玻璃展柜里,一份马克思的《布鲁塞尔笔记》手稿原件格外抢眼,引来无数人驻足观看。其实,他们很多人都看不懂手稿上的文字,但吸引他们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伟力、真理的魅力,在于为人民立论、为人民谋福。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展开,那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讨“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为此,他作出了两大理论贡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理论的起源恰恰都可以在这份笔记中寻找到答案。正是透过展柜中的手稿,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首要内容。可以说,这是贯穿这一思想的一条红线,体现了这一思想的鲜明本色和价值立场。
在浙江嘉兴,有一个“15分钟党员服务圈”。具体做法呢,由每名党员负责联系几户群众,针对教育、卫生、养老等事项,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再“评单”的工作模式,给予解决方案。在黄浦江畔的上海陆家嘴,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被称为“中国第一高楼”。有近万名党员,通过片区联建,服务这一“中国第一高楼”以及周边近70栋大厦中的50万名从业人员。这些基层党组织,就像是庞大“神经系统”中的一个个“神经元”,高度灵敏,能够及时捕捉群众的愿望,回应群众的需求,化解群众的矛盾。站稳人民立场,这就是人民至上。
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一部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不断创新的历史。新时代,我们鼓励基层和一线大胆闯、大胆创、大胆试、大胆干。
比如,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2020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当年,还第一次就五年规划编制进行“网络问策”。网民们反响非常强烈,网上留言多达100多万条。9月17日,在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请来基层代表,听取他们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中有乡村教师、种粮大户,也有货运司机、农民工,提出了金点子、好招数。五年规划的编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的一个缩影。集中人民智慧,就是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是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坚持好人民至上,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来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审核:刚仔
编辑: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