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谱写云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政务   2025-01-07 15:37   云南  







冬日的怒江大峡谷,阳光和煦,群山披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驾驶摩托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进组入户,把邮件、快递包裹及义务采购的农用物资、生活用品送到群众手中。他不时停下脚步,与各民族兄弟姐妹聊天,将党的民族政策、惠农政策和时政要闻讲给大家听。离开村寨的时候,他又将蜂蜜、草果、火腿等土特产带出高山深谷、发往全国各地。


这条曲折艰辛的送信路,桑南才一走就是37年,从徒步到摩托车,从实体经济到电商,一个个邮包架起了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见证了边寨邮路从“鸟路鼠道”变成“天堑通途”,也见证了我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来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牢记嘱托,团结奋进。十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云南各项工作的主线,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良好局面,谱写了云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清晨,鸣笛声响起,一列载满旅客和农特产品的“复兴号”动车穿过雪域高原,向南驶去。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看着眼前飞驰而过的列车,藏族小伙扎史七林唱起悠扬的歌谣。他说,丽香铁路2023年底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香格里拉,家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十年来,我省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把民族地区作为交通建设的重点,推动大理至临沧铁路、中老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迪庆、怒江、临沧等多个州(市)结束不通铁路、高速公路的历史;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通航运营机场达11个,所有乡镇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通4G网络,各族群众发展之门进一步开启。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我省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政策、项目、资金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四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建设5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445个示范乡镇(街道)、5768个示范村(社区),助推各族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底,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举脱贫迈入全面小康,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第二次实现“一步跨千年”。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把产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特色县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省经济总量历史性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18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


实施农民增收、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等行动,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5年的93.3%提高至2023年的97.6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6个州(市)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各族群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推进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云南代表团再创佳绩,竞赛项目获奖总数、表演项目成绩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展示了云南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多年来,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深入推进“文化兴滇”,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累计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1802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371个,并连续6年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推动彝绣、独龙毯、白族扎染等一批民族手工艺品走向世界。


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促“三交”工作,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超1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全省易地搬迁安置150万人,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363个,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生产生活、外出就业、学习上的全方位互嵌。举办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祝活动,广泛开展“百家宴”“手拉手”“一家亲”等群众性联谊活动,春节、泼水节、火把节等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多民族共居一个村寨、各族学生同校同班、一个家庭中有多种民族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创新推进创建“十进”工作,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37个、数量居全国第二,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4285个。2015年以来,134个集体和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其中2024年共有48个模范集体和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涌现出腾冲市司莫拉村、洱源县郑家庄和桑南才等模范典型,云岭大地处处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我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拥有长达4060公里的边境线,肩负着为国守边、筑牢西南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


“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颁布施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实施细则等,对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持续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健全完善民族法规体系,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问题、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保障民族团结,对现行涉民族事务法规进行梳理评估,修订完成省级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规10件、自治条例37件,从法制和政策层面立起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四梁八柱”。


边境兴则边民富,边民富则边防固。我省统筹发展和安全,做活“边疆”“民族”两篇大文章,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两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实施并全面完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一步补齐边境村寨水电路网、人居环境、教育医疗等短板。如今,一个个风景如画、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闪耀于祖国西南边陲,成为全省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我省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内容,深入开展“七五”“八五”普法、普法强基和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实行“五级书记抓边防”和边境线“五级段长制”,构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因素风险隐患的监测监管、联动处置等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来源:云南日报 转自“云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世赋




云南省教育厅官微

  发布教育权威信息,解读教育最新政策,展示教育新近成果,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回应社会民生关注——“云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教育新闻、领导讲话、文件通知、政策解读等新闻和政务类信息发布。关注办法:微信平台搜索公众号“云南省教育厅”,或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世界这么大,扫码去看看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教育系统新闻信息发布,领导讲话、文件通知、政策解读等政务类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