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贴士】认识冬季“五病毒” 科学预防保健康

健康   2024-12-31 20:45   宁夏  

  进入冬季,气温变化较大,寒冷的天气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人群外出活动减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室内通风较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做好预防至关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吧!

1、流感病毒:各年龄段均易感

无论男女老少,都容易反复中招流感。但与健康成人相比,老年人、婴幼儿及孕妇、有基础病的人群的抵抗力较弱,感染流感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更高,因此更需要提高警惕。



流感通常起病较急,人感染后3~6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并迅速发展为高热(38.9~40℃),还可能伴有头痛、咳嗽、鼻塞、乏力、咽痛、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一般持续3~5 天后,会逐渐好转。

2、肺炎支原体: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程普遍较长,大约持续2~4周,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乏力、头痛、咽痛。其中,发热多为中高热,咳嗽也大多比较剧烈,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婴幼儿患者还可能出现喘息表现。


3、鼻病毒:不分年龄段

鼻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在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暴发和流行。成年人中招后,一般7~10天就能痊愈。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不仅容易加重原有疾病,也可以伴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同时也可能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4、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易感

5岁以下儿童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是它干的。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污染物表面进行传播,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会引起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病情较重时,人会出现憋喘、呼吸困难,少数重症也可能并发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5、腺病毒:“最爱”婴幼儿

腺病主要经飞沫传播、粪口传播,全年可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12天,平均3~8天。各年龄段人群均有感染的可能,6个月到2岁之间的孩子更容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咳痰、咽部红肿、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结膜炎、水样腹泻和呕吐、泌尿系感染及中耳炎,一般会持续7~12天。


易感人群应如何预防?
01
对儿童、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其他相关疫苗。
0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与呼吸道疾病患者密切接触。
03
均衡饮食,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04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全身不适、精神食欲差,或者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切忌自行在家盲目用药,延误患者病情。
05
在学校和办公集中区域,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学生的保暖,避免着凉。同时,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的表面。


  此外,对于医务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医用口罩和手套等。

(内容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人民医院服务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