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他是个‘两面派’,平时嘻嘻哈哈的,可训练时严肃得像寒冬里的石头。”提起史磊,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呼中林业局森林消防二大队的队员们有很多话要讲。
队员心中的主心骨
“我是森防队伍的一员,必须上火场”
“当时看到很多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就跟着着急,年纪小也不知道怕,就想着赶紧派我去扑火。”1987年,刚满17岁的史磊进入林业局工作,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5.6”大火。大火过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不让我去救火,看着干着急,我也是森防队伍的一员,必须上火场。”因此,史磊毅然地提出申请,加入了消防队。
为了让自己更快成长起来,他每天坚持正常训练后,再为自己“开小灶”,又加训两小时,在速度与体能上对自己严格要求。
“打仗”不能光靠体力,还得熟悉“战场”。为了能快速到达火场,准确判断火场形势,他反复记忆林区地图,利用休息时间穿梭在各林地,对关键区域、植被密度详细标记,对重要路口、地势地貌、水源分布等都熟记于心。
史磊先后参与了大、小百余次灭火救援,多次获得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优秀扑火先进个人等荣誉。
排查隐患
“我把他们带出来,就得平安带回家”
“情况不对,紧急集合,跟我走。”2010年6月26日,大兴安岭呼中区发生多起雷击火,当时作为中队长的史磊正带领队员在呼源林场亚里河19号线1号火场扑火。
“当时起火点位于山脊上,持续高温20多天没有降雨,当火场基本得到控制时,风向突变、风力瞬间达到6至7级,我看到扑灭的地方隐约出现复燃情况,根据多年经验,这种情况下可能要发生爆燃。”史磊介绍说。
于是,史磊迅速命令队员紧急避险,将队伍转移到安全地带。3分钟后,原本扑救过的地方已经变成一片火海,火场中不时传来爆燃的声音。
“在火场救援中,各类突发情况不可预料。作为指挥员,如果没有多年的扑救经验和准确的判断,会使灾害损失升级。每个队员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把他们带出来,就得平安地带回家。”史磊说。
每日训练不松懈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民兵是兵不是民!”史磊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地方森防队伍,很多队员认为在训练上可以不用那么正规,然而史磊认为,火场扑救既要救火更要救人,“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训练不积极就是拿生命“开玩笑”。
因此,史磊在训练上严格要求,三公里不合格再来一圈,装备穿不快再来一遍,过障碍不达标再来一组……队员们都说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火场上每个队员都应该是‘指挥员’,缺少自己的判断力,会影响整个扑火任务。因此,我们很注重‘体’‘智’双结合同促进。”史磊说。
为了让队员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史磊专门带领队员分析各类森林火灾扑救策略,设定火场情景,从风向、地形、地势等多方面给队员们做分析,带动队员主动研讨扑救方案。此外,他还将他的扑火经历总结出一个个案例,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聊天的方式分享给队员,通过突击式提问,来锻炼队员们在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扑火队就是要直面危险,但也是最直接的护林工作,只有强本领,才能护林安。”史磊说。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编辑:闫玉瑞
一审:盛 昕
二审:孙莹莹
三审:李双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