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森、陈玉华:塔尖上的“家”

政务   2024-12-17 10:15   黑龙江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13、13……16号塔一切正常。”

凌晨4点多,熟悉的报告声又在海拔803米的海亚鲁山瞭望塔上响起。23年来,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长山林场瞭望员孙立森、陈玉华夫妇以塔为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份“苦差事”。

登塔

以塔为家  携手护林

“这里就是我的家,得守好了。”2002年,作为林区“苦差事”的瞭望工作无人问津,长在这里又以林为生的孙立森与妻子商量后,毅然背起行囊上了离家20多公里的小白嘎拉山瞭望塔。

“我们上山时孩子刚6岁,山上条件艰苦,我们倒觉得没什么,可苦了孩子了,下塔回家后,孩子和我们都不亲。”陈玉华说。

每年防火期,夫妻二人在山上生活近8个月,孩子小只能靠父母帮忙照顾,后来每逢假期都把孩子接到塔上,可观察任务繁重,仍然缺少陪伴,加之生活条件恶劣,渐渐孩子越来越不愿来了,这成了两人最大的遗憾。

“现在我女儿长大了,也理解了我们这份工作的意义,每次放假回来都要陪我们在这住几天。”陈玉华说。

2012年,长山林场又在海亚鲁山上建了一个新的瞭望塔,离家45公里,而且暂住塑料棚,依旧没人愿意去,夫妻二人又主动请缨,赴海亚鲁山驻守。

瞭望

越是枯燥  越要钻研

瞭望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技术含量”不低,需要每名瞭望员熟悉自己观察范围内的所有区域的一草一木,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枯燥的工作之余,孙立森、陈玉华二人钻研出“勤”“学”“记”“走”四条工作方式。

“‘勤’就是勤钻研业务,研究如何判断各类火情和火源点;‘学’就是对工作辅助工具的使用做到精益求精;‘记’就是要将域内的山形、地貌牢记于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活地图”;‘走’就是通过踏查熟悉域内各路况、道路走向、车辆能否同行等。”孙立森介绍说。

2013年春季,海亚鲁山瞭望塔东南方向发生一起雷击火,由于地形所限,无法与邻塔进行交叉定位,孙立森利用自己熟记的“活地图”,快速准确地标出坐标点,并将火源点迅速报告给指挥部,扑火队伍很快到达起火地域,第一时间扑灭了林火。

学习钻研

倾注林海  书写热爱

“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里采蘑菇,遇见几位曾经在这里修建铁路的老铁道兵,听他们讲了很多开发建设这片森林的故事。”孙立森说。

那以后,孙立森还遇到了几批这样的老人,一年半后,他的长篇小说《雪岭》问世了。

《雪岭》于2022年正式出版,以上世纪70年代开发大兴安岭为背景,描写了林业工人、知识青年和铁道兵战天斗地,不怕艰难困苦,最终在“高寒禁区”站稳脚跟的感人故事。

“我要把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及不畏艰苦的精神写出来,把人们同大自然“斗”、到现在和谐共处、用心守护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热爱这片森林。”孙立森说。

孙立森表示,小说出版后很受欢迎,但他觉得打动人的不是小说,而是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因此,不能辜负他们的付出,一定要守好这片“林海”。

“你看‘立森’这个名字,立身森林、以塔为家,我们注定和这份工作有缘。”陈玉华笑着说。

瞭望塔前有一棵百年松树,他们宛若这棵充满风霜的松树,扎根于这片沃土。这座山、这片林、这座塔,已经成了他们真正的“家”。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编辑:闫玉瑞

一审:盛   昕

二审:孙莹莹

三审:李双丽





推荐阅读






一不留神就中招!这些要点需牢记↓

取暖“神器”你都用对了吗?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您好,欢迎关注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