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最近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严查,很多人会以为,印尼当局只是做个样子,过段时间就好了,或者等到一些关键人物拿到足够的利益,就可以了。包括很多印尼民众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会认为印尼贸易部只是一如既往地演给大家看一下。事实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很多普通贸易商,恐怕会因此损失惨重,就不只是一两批货被查而已,而是以后都难以在印尼展开生意。
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印尼有它发展经济的雄心,它不想成为任何一个经济体的附属,而是要取而代之,尽管这个路很长,但不是没有可能,至少可以分得一杯羹。
产业链的转移,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同时跟进的是政治格局的改变,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每个国家都想抓住这个风口,而作为个人,其实很难有属于你的机会。因为个体的实力实在太薄弱了,试错机会很少,十次成功,哪怕一百次成功,一次掉坑里,就可能前功尽弃,这就是商场!
印尼的这次对中国商品的严查,对一些老板而言,真是非常难熬的事情。旁观者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说一句这是一场大洗牌,或者说印尼当局的做法无可厚非,谁叫你一开始就投巧呢?我觉得还是不要占到道德制高点来说话,尤其当你自己并非生意人时,因为有的人投进去的可能是全部家当,当然是事先也慎重考虑的,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为什么这就不是印尼当时故意留下的政策漏洞呢?给你机会,让你做大,然后逮着机会,将你洗劫一空。当然,这也是笔者的揣测,没有根据,只能说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下海经商不易,出国创业更难,很多人来到印尼创业,还不是因为在自己原来的地方已经没有机会了,必须出来闯一下,要不然,谁愿意逃离自己熟悉的安乐窝呢?笔者就认识几个同胞,他们都是把希望放在了印尼,但是由于当地政策突变,导致投资打了水漂,那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个中辛酸,非过来人难以体会。事实上,大部分人的第一桶金或许都有运气的成分,而且很多人的原始积累,都是抓了政策漏洞——某种意义上说当然也属于“商机”,甚至有不少人的原始积累都不怎么干净。比如印尼多位富豪,如果你追溯他们本身或者上一代的资本积累,有的也确实没有那么干净。
全球很大一部分供应链正从大国移出,大家都可以看到吧,那么一方面是很多中小企业本身也跟着出海,同时相关产业的个体经营者尝试到海外淘金;另一方面就是不少国家,比如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都希望将那些从我国迁出的跨国企业引入到本国,就是吸引那些多元化的投资者,无论你们这些跨国资本想要把鸡蛋放在多少个篮子里,印尼想当一个重要的“篮子”。佐科维7月26日启动了中爪哇省一个工业综合体的二期工程,就是旨在吸引那些希望将其供应链从生产成本高的地方转出来的投资者。巴塘(Batang)综合工业园区占地4300公顷,目前已有近20家公司入驻,占总面积的10%,其中包括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和玻璃制造商KCC玻璃公司(KCC Glass)。佐科维总统说,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已经投资了14万亿印尼盾(8.58 亿美元)。佐科维说,现在将向投资者提供另外 400 公顷土地,以创造制造业就业机会。他强调:“我们必须为人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佐科维表示,LG Energy Solution 将于9月开始生产阴极,这是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此前曾表示,该公司将在巴塘园区建造一座耗资24亿美元的工厂,每年生产22万吨前驱体和4.2万吨阴极。他说,这将为该公司计划在西爪哇工业重镇卡拉旺(Karawang)建造的价值36亿美元的200千兆瓦时电池电池厂提供主要原材料。
现在佐科维做的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新总统上台,大概率会继续这个趋势。
印尼的方向越来越清楚,就是你要将产品卖到印尼来,那么最好的持久的做法,就是在印尼投资建厂,在印尼生产,给印尼创造直接的税收、就业和带来更广阔的经济繁荣,而不是在这个国家赚了钱,就走人,或者没有给印尼带来综合性的发展。这是一个政治家的高度,不得不说佐科维这个做法确实是为印尼长远计,但是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恐怕要成为炮灰。包括印尼本土不少依赖中国廉价产品进行贸易的商家,如果不及时转型,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也许这是严查还是有“演戏”的成分,但是就算这次结束了,恐怕这类严查还会不断出现,变成常态化。政府正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而且正在因此分派出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在印尼的做贸易的同胞要看清这个情势,保守为上。
印尼华人互助团定期举行线上交流会,为最新出现的状况进行交流,增进在印尼同胞的互助和了解,并且及时沟通最新的消息,方便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开可能的损失,在印尼平安生活。下一期我们将就本文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欢迎大家的参与,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欢迎,我们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互助团求助邮箱:wongwenhaha@gmail.com (也接受投稿)
吕先生: lv42317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