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创新赋能 重塑产业“药”谱

文摘   2024-11-27 16:56   甘肃  

生物医药产业如同滋养国家肌体的血脉,与民众的福祉和国家的安全紧密相连,也是甘肃省撬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三重变革的钥匙。作为重大动物疫病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遵循“以改革推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谋未来”的理念,细心勾勒、稳中求进,从三年前改革之芽的破土而出,到如今生机盎然的崭新面貌,研究所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深刻的蜕变。

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是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创新改革模式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一成果的背后,凝聚了研究所科研团队的心血与智慧,也展现了研究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解“卡脖子”难题这一创新改革模式的强大力量。

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解决了疫苗种毒制备的核心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国际首例应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猪用二价疫苗。该疫苗在防控国内口蹄疫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国际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援助。它的成功应用,为国内动物疫苗领域的科研创新树立了标杆。

乘势而上启征程,踔厉奋发绘蓝图。2021改革启航之年,兰州兽医研究所提升战略再定位,壮大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实力,优化科技生态,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改革重在谋划,要在落实。对于研究所来说,科研重大基础平台体系建设是打开瓶颈的关键,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原来仅有的一栋P3实验室4间屋子,到如今拥有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研究所系统布局实验室学科方向,提升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培育能力。

科技创新犹如培育良种,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大平台宛若厚植沃土,为成长提供广阔空间;而行家里手的加入,则如同春风化雨,让这一切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年前,研究所人才流失严重,科研后备力量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2021年,兰州兽医研究所与兰州大学高起点共建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以目标为导向,围绕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生物制品研发、我国生物安全战略研究,构建了创新型、平台型、研究型学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前沿交叉,建成了人才聚集和培育高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基于兰州大学基础学科优势和兰州兽医研究所应用研究优势,双方贯通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创新研究以及产品研发产业链,建成了生物安全学院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比较医学中心等生物安全创新体。

筑巢引凤聚才,培养提速见效。兰州兽医研究所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的资源互通、强强联合,在人才引育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交叉和前沿技术研究,吸引了在北京工作长达七年的许健来到兰州工作。

科技立所、人才强所、产业兴所。2022改革发力之年,兰州兽医研究所打破壁垒,全面推动所企融通发展,建成了动物生物制品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中试平台,完善了疫苗、诊断试剂、治疗制剂等生物制品的工艺熟化,解决了基础研究和生产推广相脱节的问题。

疫苗的研发周期对于研究所来说至关重要,所企改革融合后,打通了上游研发和后期中试,提升了研发效率,疫苗研发周期从8到10年,缩短至5年左右,在市场上赢得先发优势,快速进入到国家防疫体系,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深化改革,久久为功。研究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生物制品产业串珠成链,为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甘肃省千亿级生物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动物生物产业链式创新集群发展的新思路,研究所推进“前院创造,后院创新”的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形成了科技优势转为产业胜势的发展新格局。

对于生物疫苗而言,那些直接面对病原体威胁的养殖户及大型养殖场是其应用的前沿阵地,成为兽药效力评价的第一战场。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最令人欣慰的莫过于疫苗在大型养殖场中的稳定应用,成功构筑起坚实的免疫屏障,有效支撑国家防疫决策。

2024年是深化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驱动高水平创新的实践年,兰州兽医研究所从科研、人才、成果、平台、产业出发,科学谋划、统筹布局、齐抓并举,成为支撑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创制、产业发展全链条发展的国之重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新时代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兰州兽医研究所汇聚智慧与力量,勇立时代潮头,争当转型发展的先锋与楷模,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理念,成为了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和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如今,他们正以坚定的步伐,踏上自立自强、争创一流的新征程,为科技事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甘肃科技政务信息,服务科技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