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特色疗法
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一种颇有特色的外治方法,大多数人对药棒疗法并不熟悉,也很少了解其独特的功效。
所谓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法是指以经络穴位为基础,将药敷法、棒击法及按摩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药棒的刺激作用下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温经散寒的治疗及保健方法。
药棒的结构简单灵巧,它是由特制的梨木木棒蘸上配制好的中药制成。在进行治疗时,只需将药棒在病变局部和相应穴位进行揉按或叩击。
操作部位:适用于腰、背、腹、大腿、小腿等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
在儿童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法方面,因为儿童配合能力及疼痛耐受力差,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改善患儿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儿童常用选穴如下:
1、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处。点按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有助于行气消胀。
2、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约2横指宽处。按压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有助于促进大肠蠕动,排出腹部胀气。
3、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压6秒将手放开一次,两秒后重复,循环10次,有助于疏通血气,帮助肠胃运转消化。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穴位,也可以配合小儿推拿及捏脊。
注意事项:
在进行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皮肤病、皮肤破溃、疖肿包块等患者禁用。
3、按摩过程中,如果孩子不配合或对中药成分过敏,应立即停止治疗。
4、饥饿、疲劳的孩子应进食休息后再进行治疗。
5、治疗结束后避免受凉,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药物保留20—30分钟后用温水擦除。
6、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药棒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药棒穴位按摩治疗需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和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