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子乡:资源变资产 小山村端起“聚宝盆”

时事   2024-11-15 15:43   内蒙古  

已建成食用菌棚171个、三级菌种实验示范基地一处、采摘棚34个、收回村集体耕地6000亩、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一组数字,概括了红山子乡福盛号村产业发展现状及“三资”管理的主要成效。

如何通过创新探索,更大尺度释放改革红利,使乡村资源价值得到有效、可持续变现,从而形成一种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破题关键。近年来,红山子乡集成人、地、钱等资源要素,不断挖掘福盛号村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探索切实可行的新路径新模式,引领乡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摸清家底,让沉睡土地“活”起来。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让“沉睡资产”焕发新的生机,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成为福盛号村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的基础性课题。2021年,通过清产、核资、评估、盘活四步工作法,福盛号村收回村集体耕地6000亩,次年,村委会以每亩50元的价格将集体耕地出租给村民,激发村民耕种热情的同时,打通了集体资源和资产转变为资本和资金的渠道。“以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往往只能‘等米下锅’,现在村里有自己的家底了,每年单凭土地租金就能达到20多万的收入,不但实现了资产盘活利用、保值增值,还有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刘吉武说。

多元投资,让乡村发展“旺”起来。集体资产释放最大活力,离不开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为此,红山子乡党委政府根据福盛号村的气候、位置特点,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先后建设福盛号村蘑菇产业园区、六棵树采摘园,通过资金、政策、项目的“大整合”,不断扩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入乡,采取竞争性方式优先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参与项目建设,助推产业融合发展。“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盘活乡村资产-融资发展产业-解决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资金难题-合作社分红-群众增收’的良性发展链条。”红山子乡党委书记魏湘霖说。

规范管理,让资产资金“明”起来。随着村集体资源被盘活,大量资金和项目涌入,村集体“三资”监管也增加了难度,要护航村集体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看紧村集体“钱袋子”尤为重要。“现在但凡涉及村级项目工程、低保、粮补等事儿,每一笔资金都在微信群和公开栏上公开,我们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更足了!”村民陈树军说。福盛号村村民们的安全感得益于“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程序的严格执行,同时,对项目资产制定管护运营方案,不断加强后续监管,明确管护责任,确保资产不流失、不闲置、不挪用,真正把基层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此护航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在红山子乡福盛号村的发展画卷中,资源变资产的实践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土地的苏醒到产业的多元发展,再到管理的规范有序,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下一步,福盛号村将继续沿着这条创新发展之路前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探索乡村发展新机遇,向着更富裕、更和谐、更美好的目标迈进,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催生出更多的希望之花,奏响更嘹亮的乡村振兴乐章。

来   源/红山子乡

通讯员/刘雅茹

编   辑/张舒慧

一   审/李   玥

二   审/宝云飞

三   审/赵俊刚


克 什 克 腾 新 闻

克旗一套(76频道)播出时间

首    播

当日19:40

重    播

当日21:30

次日07:30

次日12:30


识别下方二维码

更多精彩资讯   尽在“克什克腾融媒”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克什克腾旗电视台”公众号

克什克腾旗电视台
权威党台、主流媒体。密切报道与广大公众利益、国家安全、政策法规等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成为观众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新闻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