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双拥之声】第48期 战斗姐妹花 生死晋绥情

民生   2024-11-12 17:06   山西  


内容摘要:

1.【双拥快讯】

2.【红色故事】: 战斗姐妹花  生死晋绥情


1

双拥快讯





1、11月11日,吕梁老兵——农村“两委”主干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市委书记孙大军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市委常委、吕梁军分区政委羊海江主持并作开班动员。市领导张子梁、闫林、庞明明出席。本次吕梁老兵——农村“两委”主干能力提升培训班由吕梁军分区和市委组织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分两期对225名现任村(社区)“两委”主干的退役军人进行专题培训,运用专家授课、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学习方式,帮助“老兵村长”提升工作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再建新功。

2、近日,汾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汾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部分成员单位联合走访慰问了汾阳市2名抗战老兵和25名抗美援朝老英雄。慰问组和老兵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倾听他们讲述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及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事迹。老兵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的关心,也感谢汾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和爱心企业对老兵们的爱护。

3、近日,柳林县优秀退役军人代表蔡昌平受邀来到成家庄中学217班,结合自身的从军经历,为学生们讲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老兵的讲述,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4、11月4日上午,王奴保、张二虎等12名退役老兵来到方山县城,分别向中共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高鹏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崔志刚赠送锦旗,感谢党和政府对退役老兵的关心关爱。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庆斌主持召开座谈会。张庆斌希望广大退役老兵珍惜荣誉,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保重身体,加强锻炼;加强联系,互帮互助,团结战友。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来自峪口镇的王奴保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关心与厚爱,下一步将继续永葆军人本色,退伍不褪色,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

红色故事












今天我们讲述的红色故事——战斗姐妹花 生死晋绥情。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片。该片导演成荫曾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出生于山东曹县,1984年去世。妻子申伸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出生于河北宛平县,2014年去世。2019年,遵照申伸的遗愿,子女将成荫、申伸夫妇之墓迁往了遥远的吕梁山。

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一位来自广东的女青年与另一位来自河北的女青年怀着抗日救亡的报国壮志来到晋西北。在这里,她们结下了一段超越生死的革命情谊,甚至相约在去世之后也要不远千里埋葬在一起,那么这中间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2024年9月11日,当年这两位革命女青年的后代,辗转千里相约来到山西吕梁兴县祭奠他们的父母。


黄岫之子 王大铁:


爸爸妈妈,我和丽萍还有成果一起来看你。我们很感谢兴县人民(让你)有个归宿。




















































黄岫,1921生,广东梅县人。申伸,1920年生,河北宛平人。1939年到1945年,他们都在晋西北第一二0师战斗剧社任演员。


黄岫之子 王大铁:


当时在北平当学生的时候,就思想很进步。一二.九运动中还被抓起来了,脚链上了一个月,戴了一个多月才放出来。后来就是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人把北平就占了,这帮学生就准备逃亡出来,不愿意当亡国奴



























































































































































































































































































伸之子 成果:


们俩都从北平,当时叫北平,当时从北京去的冀中,所以可能就是感情更深一点吧。










































































































































































































虽然黄岫和申伸都来自北平,但是她们参加革命的道路和经历却各不相同。在加入文艺战线之前也并不相识。“战斗剧社”是八路军第一二0师师长贺龙的“三件法宝”之一。一二0师在冀中作战时,随军的文艺宣传队女演员很少,贺龙要求注重发掘文艺人才。很快,黄岫的出色演绎才能引起了贺龙的关注。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王波:


莫耶发现有这么个女演员很有才华,有演艺天赋,所以就回来给贺老汇报了。最后贺老总通过他的这个威名最后总算把这个黄岫挖过来了,吸收到咱们第一0战斗
































































































































































































































































































































































1939年6月,19岁的申伸在晋察冀工作,因慕名“战斗剧社”的演员黄岫走了十几里路去观看了话剧《军火船》。





伸之子 成果:


们到当地去看演出,就是其中有黄岫当时主演的一个话剧然后我妈妈就看,就对黄岫印象很深。





















































































































































































































































































黄岫很美,她深沉文静谦虚,并且很有才华有比一般同志要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尤其爱唱歌。演起戏来感情逼真细腻。化妆时,对每一线条每一头巾的包法,每一腰带的选择都极注意其真实性。

——《难忘昨天》伸口述

没想到,半年之后申伸也加入了“战斗剧社”。

1939年“晋西事变”后,贺龙率领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奉命从晋察冀回师晋西北,并长期驻扎于山西兴县。著名的“战斗剧社”也跟随部队扎根于吕梁山这片黄土地。

这里就是兴县石岭则村,八路军第一二0师“战斗剧社”曾在这里驻扎和演出。黄岫和申伸两人就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青春回忆。

从此直到抗战胜利我们基本上是同睡一炕,一起爬山越岭通过封锁线共同过无数条冰凉刺骨的河流差不多的戏都是同台演出,喜乐都是相通的。

——《难忘昨天》伸口述

石岭则村这座有着三孔窑洞的小院是女演员们的住所。黄岫、申伸等十几位“战斗剧社”女演员就挤着住在正中间的土窑洞里,她们互相鼓励进步,教队伍中的“红小鬼”识字,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伸之子 成果:


们俩反正就住在一起吃饭在一起,活动在一起,都是在一起唱歌在一起。黄岫特别爱记日记,的字写非常好我妈妈的字就是学的字她(黄岫)在北京的时候就上了高中高二,所以字也写好,文化水平也高。所以我妈妈就挺崇拜她的。我妈妈们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黄岫就算一个资深的演员



























































































































































































































































































黄岫之子 王大铁:


我母亲是,就一般按现在说就“女一号”,我也是日记里看的。说他们军出发的时候,从住的地方出门,老百姓指指点点,那个就是演那个什么的演员,就是在当时算是个明星,有点名气。










































































































































































































“战斗剧社”的演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演出,有时候山那边与日军打得战火连天,山这边“战斗剧社”锣鼓喧天,鼓舞战士斗志。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王波:


当时这咱们这演出吧,一个到线问演出,一个是给当地老百姓演出还有一个是到咱们当时晋绥边区有好多野医院医院慰问伤兵,经常去那给搞演出活动有的就到战场到线给演出,鼓舞士气






















































































































































































































































































兴县石岭则村村民 李奴堂:


每天黑夜人家看戏,一个飞机来了就把灯灭了,不敢(演了)。

































































































































































































































































































































































































































































































1940年,为庆祝“三八节”,黄岫和申伸等在临县白文镇演出了“三八节”活报剧。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是当时的剧照,历经84年,黄岫与申伸鲜活的表演和专注的神情,仍然能把人拉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黑豆糁糁、小米饭养育了这些抗日女青年,他们在芳华岁月里唱响抗日战歌,演绎爱国赤诚,战火中结出的友谊之花更是超越生死,常人难以体会。

随着战争形势的推进,黄岫先行离开兴县,前往今忻州保德县、五寨等地从事报社工作。1947年申伸在经过忻州前往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的途中,在五寨与好友黄岫短暂相见,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为永别。

新中国成立之前,黄岫因工作需要又回到抗战时期曾先后住过三四年的山西兴县石岭则村。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王波:


那个战争年代,咱们这生活艰苦,人家黄岫那时候就是刚生产,生过小孩小产其实是身体还没有复就参加工作,所以得有疾病。其实小产以后应该好好休息,但是没有休息就主动参加工作,结果就不幸去世










































































































































































































黄岫的去世给申伸留下了巨大的伤痛。三十多年后,怀着对黄岫的思念,申伸带领子孙回到了石岭则村,看望她的革命战友、生死姐妹。

1982年,申伸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任上离休。这一年暑假,她迫不及待地带着在兴县出生的儿子儿媳等回到兴县找寻永远留在石岭则村的好友黄岫。

晋西北一行虽然失之匆忙,但看过她的碑幕以后,心却踏实了。

28日晚不能入睡,忽然想到等我死后,待他(成荫)与我的骨灰葬于兴县石岭则黄岫的墓旁。连墓志铭都想好了:虽然成荫和我都不出生在山西,但是,我们共同的故乡却是石岭则,有多少可记忆的青春年华事

......我们的挚友黄岫已静静守在这里四十年,让我们也共同安息在这片难忘的土地上吧

......这是一个极好的归宿

——《难忘昨天》伸口述

2014年,申伸去世。2019年,子女遵照遗愿,将申伸、成荫夫妇之墓从北京迁到黄岫、王定一夫妇墓旁。

如今,在晋西名校、红色学府吕梁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晋绥剧社的创演、宣讲和传播正在持续进行中。以“弘扬吕梁精神 传承晋绥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宣讲一次次走进基层,经典篇目《吕梁山大合唱》时隔85年唱响吕梁,走向全国。

80多年前,申伸和黄岫等热血青年铸就的革命文艺精神,一次又一次回响在新时代的上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吕梁交通广播《吕梁双拥之声》
主持人:程程
编辑:杨艳利
播出时间:每周二中午12:00(首播)
            周六日中午12:00(重播)
直播热线:0358—8240000
官方抖音搜“吕梁交通广播”可加粉丝群咨询留言
微信公众号搜“吕梁交通广播”点击关注咨询留言



吕梁交通广播



END




新媒体编辑:杜蓓蓓

新媒体审核:杨晓东

新媒体监制:杨晓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吕梁交通广播
吕梁电台交通广播立足交通,服务社会,以省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运煤主干线和城区的实时路况信息播报为主线,及时传递全天的出行资讯;穿插以快乐动听的音乐元素,全天为听众提供新闻类、生活类及各种服务类广播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