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利剑,守护平安新征程
“实施抓捕!”2024年7月21日上午,随着专案组组长一声令下,某案件主犯当即落网。时间回到2024年5月,我市警方获知线索,市民孙女士被骗27万元。鉴于案情重大,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大案攻坚,反诈中心通过对线索梳理分析,以及对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深入细致研判后,一举打掉了这个在全国多地实施诈骗犯罪的团伙。
去年一年,全市公安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侦查资源,聚焦线索挖掘、分析研判、缉捕侦查、移送起诉等关键环节,严厉打击涉黑涉恶、食药环、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持续提升刑事打击质效。民有所呼,正义之剑更显锋芒。阻断诈骗电话、拦截有害短信、封堵恶意网址、拨打劝阻电话……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一场场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的果敢决策每一天都在惊心动魄地上演着。
警有所应,让平安之盾愈加牢固。2024年,八类案件连续4年全破,现行命案连续13年全破,深入攻坚命案积案,侦破的“2001.12.25”命案积案获公安部通报表扬;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团伙5个,破获涉黑恶十类案件71起;全年电诈预警劝阻55.3万次、拦截资金两千万元,发案、财损同比分别下降7.4%和7.8%;严打涉枪涉爆、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攻坚侦破五部委联合督办的“5·26”盗版法考图书案等一大批大要案件,社会治安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全时守护,织就满格安全感
老人突发疾病、儿童不慎走失、游客被困山林……在无数个紧急救援现场,那些为生命奔跑、一往无前的坚毅身影,那些让人心生感动的瞬间,串联起2024年最温暖的“藏蓝记忆”。主动上门办证,救援被困车辆,找回丢失物品……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小事,做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大事,这一年,牡丹江公安用点滴真情汇聚成为民服务暖流,警民鱼水之情更加浓烈。
回首过去的2024年,牡丹江公安纵深推进“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全警聚力守护平安,持续开展“全警大巡逻”勤务模式,累计出动警力40余万人次,市区巡防勤务站作用持续发挥,全市刑事类、治安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67%、6.79%,城区出现99天单日刑事“零警情”。
60年前,“枫桥经验”始于基层,源自公安,铺就了一座座鱼水情深的警民桥、一座座社会和谐的平安桥。60年后,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的牡丹江,处处都有“好枫警”。
去年11月,徐家三兄弟来到西安分局火炬派出所驻所联合调解工作中心寻求帮助。经民警了解,当年开春,三兄弟的大哥去世,其生前未婚。徐家父母生前留有一套房产一直由“大哥”居住,但未留下继承遗嘱,现在三兄弟之间因为遗产继承而争论不休。派出所民警主动联系驻所法官、律师和继承人身边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到驻所调解中心对事件深入分析,寻找继承人矛盾纠纷问题突破口。经过“老人”说服教育、律师耐心解答和法官专业意见,继承人之间矛盾最终被调和。“我们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完善‘警访对接’‘警诉对接’和‘警调对接’等联动机制,变‘独奏’为‘合唱’,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体化调处、一站式化解。”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一年,牡丹江公安持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学东莱、创枫桥”活动,创新推出区域警务联勤联动、“雪城义警”群防群治、智慧社区(农村)警务室等举措,完善“四所一庭”等机制,全市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护企惠民,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守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牡丹江公安这支队伍的职责使命。2024年,牡丹江公安立足城市特点和产业结构,打出护企惠民“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牡丹江的警察真是好样的!及时给我们送泡面、烧热水,还专门准备了感冒药、热贴。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暖的,我还会再来这旅游的。”浙江游客孔女士在临行前说道。去年11月26日,我市出现暴雪、雨雪冰冻恶劣天气,260余名游客滞留雪乡景区。牡丹江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积极响应、灵活指挥,派出多辆警车全程引导护送,第一时间将滞留游客安全送达牡丹江火车站。
此外,市公安局还准确把握牡丹江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特点,创新打造“三特、四心、五全”护游警务新模式,组建旅游警察专业队伍,建立多个护游驿站,全面助力牡丹江振兴发展。
随着企业不断迭代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需求,成为了牡丹江市公安局打造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服务人性化、专业化,让我感受到了公安温度!”近日,牡丹江市公安局收到一封来自船务代理公司的感谢信。此前,一名外籍船员因急于回国,急需快速办理相关证件。出入境管理部门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办理,帮助该船员顺利回国。事后,这名船员委托公司向公安机关致谢。
这一年,牡丹江公安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不断拓展“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广度深度,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规范完善审批服务标准、重塑涉企事项审批流程,打造“全科窗口、全城通办”公安服务新品牌,107项公安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08项公安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公安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99.7%。牡丹江公安主动服务向北开放,跟踪落实、优化升级支持服务保障经济发展3个文件、70条措施,优化改进口岸签证、人才落户、证照办理等政务服务举措;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涉企案件专项治理等工作,排查整改问题案件120件;全量排查84家金融机构安全风险,按“红区”“黄区”分级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侦破涉案超亿元的尹某等人非法经营案等经济案件71起,为企业挽损2474万元。
改革创新,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一年,牡丹江公安向着“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铁军”砥砺前行、淬火成钢。
“叮铃铃……”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提示音响起,指挥席电脑上的系统显示一条弹窗:东安分局七星派出所正在办理某案件,需要数据赋能实战中心提供侦查支持。数据实战中心负责人杨博远迅速组织研判,指令侦查分中心值班民警宋昭辉开展工作。10分钟后,涉案重要信息通过系统传回七星派出所。2小时后,侦查员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这是牡丹江市公安局充分发挥数据赋能,提升侦查办案效率的一个缩影。
改革,是强警的必由之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年,牡丹江公安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全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升腾气象。
着力深化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建设,重新修订现代化警务运行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以公安数字化改革助力构建现代化警务运行体系。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在全市符合标准的36个派出所全部实行“两队一室”模式,城镇社区330个“警格” 全部配备社区民警,88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村(辅)警”,推动派出所长进乡镇街道班子、社区民警进村居“两委”班子、“一村(格)一警”、农村警务室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警调联动、法治副校长、法制员配备,实现八个“全覆盖”。
当宏大的改革于细微之处呈现,创新“大思路”对接上百姓的“小日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一年,牡丹江公安收到的一封封感谢信和在网络平台留下的一句句满意话语,为“人民公安为人民”这句庄严承诺写下有力注脚。
忠诚铸魂,迸发队伍新活力
风雪肆虐,冲锋救援;烈日酷暑,挥汗坚守;危险来临,勇毅前行……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战斗力的生成得益于牡丹江公安锻造过硬铁军的政治底色。
“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把好舵、定好向,突出抓好政治建警,让公安队伍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不断创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业绩。”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把全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放在首位。
大力实施“道植计划”“青蓝工程”,累计培养200名技术型人才、60名骨干型人才、20名专家型人才,开展政治轮训27期、业务训练700场次,实现民警、辅警全口径全覆盖,素质强警更“实”;推动全市12家医院开通公安“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两优一免”“团圆工程”等惠警服务举措,积极打造“两馆一中心”党建阵地品牌,大力施行“薪火计划”激发队伍活力,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爱警暖警更“细”。
过去一年,牡丹江公安聚焦“政治建警”,在平安“答卷”上写满收获——市公安局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海林市公安局子荣派出所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刑事科学技术室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牡丹江市拘留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拘留所”……
守雪城平安,护万千气象。又是一年警察节,牡丹江公安迎着新目标新愿景,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一个更高水平、人民更满意的“平安牡丹江”正大踏步走来!
来源:牡丹江日报
校对:赵 卓、李 泽
一审:赵 卓、李 泽
二审:王海峰
三审:迟 恒
发布:牡丹江市公安局西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