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
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2024年上海艾滋病疫情
呈现以下特点
我要讲的是个艾滋病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女友结婚并准备生育的故事,有关爱情。
他们第一次来VCT门诊是因为男方婚检时检出的艾滋病病毒初筛阳性,来疾控中心VCT门诊做确证检测,这是目前确认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终检测。双方是一起来的。我并不知道小两口内心经历了怎么样激烈挣扎,好在,出现在VCT门诊的是两个人,告知和带伴侣一起进行检测才是对对方的负责。
没有奇迹,男方的检测结果依然是阳性。但女方是阴性,我们建议男方立即开始治疗,因为存在窗口期,建议女方过一个月后来复测,同时告知双方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很开心,在随后的随访检测中,女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令我们意外的是,最近又在VCT门诊接待了两位。女方问,能不能备孕?
作为医生,我们见惯了独来独往的感染者,但知道对方感染情况还坚定领证,并决定备孕的情侣并不多,我们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像这样的“单阳”家庭,先不要着急,等男方用药控制病毒持续抑制半年后是可以进行自然受孕的,并向他们推荐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这样的家庭要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必然会承受比其他家庭更大的艰辛,但我们也分享了许多成功案例,给他们打气。
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成熟而且成功率很高的母婴阻断技术,哪怕双方都是感染者,在专业机构的药物和技术辅助下,也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的。
我要讲的是一对姐弟的故事。第一次接触时,作为感染者的弟弟已陷入了昏迷。那天,一家医院向我们送检了一份艾滋病病毒初筛阳性样本,加急进行的检测确认了结果阳性。电话那头的医生说,这个患者有点特殊,他已经发生了脑白质病变,失去了意识。这是艾滋病患者后期的一种脑部病理改变。我当时心里一沉,这流调怎么做?医生又表示,也许可以问问他姐姐。我就是这样认识了这个姐姐。
流调的过程异常艰难,姐姐一边哭一边回忆着姐弟俩的过往。得知弟弟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且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她很震惊,也很后悔,这几年对独自在国外生活的弟弟没有足够关心,直到现在她依然不能理解,是什么让这个27岁的年轻生命选择放弃治疗?“要是早点知道,我怎么也得劝他好好看病、好好吃药……”
医生说,姐姐第一时间从外地赶来照顾弟弟,她会偷偷抹泪,但一直陪伴在弟弟身边,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留给弟弟的都是爱与温暖。
工作中,我们会面对歇斯底里的争吵,也会看到深深的沉默,其中有对疾病的恐惧,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无法接受。感染者第一步要做的是接纳,包括自我接纳及家庭和社群接纳,这非常重要。
我加了很多感染者的微信,我也会关心他们的健康状态。他们中很多人已经确诊五六年了,有的十多年了,甚至还成为志愿者,助人也助己。其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要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期望寿命接近于非感染者。
我要讲的是我们团队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是毕业就来到疾控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陪聊”。
我们科室的咨询电话和流调过程可以说是全中心“尺度”最大的了,因为要判断感染风险,对方会把风险行为描绘得非常细致,我们每个人都要过“脱敏期”,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公卫医生。
聊得越好,你越会觉得这是个非常敏感的群体。有时候大家看到医院义诊通常都是排长队的,但我们去做艾滋病自助检测推广,一个中午,连试剂包装都没拆开。后来我们反省了,谁会在大庭广众接受艾滋病检测呀!
7年前,我招兵“借”马做了“艾查查”微信小程序,它能告诉用户距离最近的艾滋病咨询检测点在哪里,以及开放时间和联系方式。我们希望在这些群体最纠结、最惶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联系上专业机构。这个小程序是全国首个,也得到了很多地区同行、非政府组织和网友的帮助,一起更新信息。
现在不用“艾查查”了,升级了“慢传说”,可以在这个微信小程序上申领自助检测试剂。线下,我们也将检测试剂的申领机逐渐布点到了辖区内高职、高校、企业等场所,让有需求的人“触手可得”。
2023年9月,我们与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创建了“1628i心港湾”,1628是我们的门牌号码,在这里可以为咨询检测求询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至今共有300多人次的感染者走进这里。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不问姓名”“不问过往”,单纯求医与适度分享,让每一位感染者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服务。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点赞 在看 点起来
并多多转发
👇
下方 点赞 在看 点起来
并多多转发
👇